马云再投千亿建智能物流骨干网,新制造时代已然开启?

要说中国制造业一直以来最大的痛点,莫过于成本控制。而在制造业纷纷转型升级的当下,成本控制的一大痛点则是物流成本。数据显示,目前我国的社会物流成本占GDP的15%左右,而欧美发达国家则为6%~7%,日本更是为5%。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而马云则在日前举行的2018全球智慧物流峰会上表示,接下来菜鸟的主要任务就是要把占中国 GDP 15%的物流成本降到5%以下,为制造业创造利润空间。在大会现场,马云宣布:菜鸟将全力以赴建设国家智能物流骨干网,为此阿里将再投入上千亿。

那么,为什么马云愿意拿出千亿甚至更多来建设这张“网”?对于阿里、菜鸟而言,其将为中国物流业和制造业带来怎样的赋能?千亿大网背后,是怎样的战略考虑?

马云再投千亿建智能物流骨干网,新制造时代已然开启?

【物流是中国制造业的痛点也是未来机会点】

在全球经济大变革和中国经济大发展之际,中国制造企业为增强市场竞争力,满足客户需求,纷纷向按订单生产、按需制造转型。

而这种生产模式的变化,首当其冲的就是对制造业的物流体系提出了挑战,迫使企业对生产物流系统进行升级改造。在此过程中,企业会面临诸多问题和困惑,以至于一众制造企业无奈面对够大的压力。尤其是在按订单生产、按需制造之下,除了保证按时交货,“按单生产”和“按需定制”更是对物流提出的突出的挑战。

因为制造业要生产更多品种的产品以供客户选择,要做到能够接受最后一分钟的订单修改,要能够对市场做出快速响应,就必须有高效且低成本的物流体系予以保驾护航。简言之,高效的生产物流系统对于制造企业是必需的,甚至成为企业能否生存发展的关键。

我国是制造业大国,目前有两大趋势是显见的,一是消费升级、二是产业升级。目前来看,是消费升级在倒逼产业升级,由于产业端的大多数制造企业还是传统的经营管理模式,其在观念、模式和机制上一时半会还未能跟上消费升级的势头。这其中,物流其实是很重要的一环,通过物流来为制造业降本增效,以物流能力打造新制造时代,是产业升级的必然趋势。随着物流体系和效率的日臻完善和提升,产业升级会成为消费升级的主动使能的一方,让制造企业没有物流包袱,是制造业轻装上阵朝新制造蜕变升级的基础要说中国制造业一直以来最大的痛点,莫过于成本控制。而在制造业纷纷转型升级的当下,成本控制的一大痛点则是物流成本。数据显示,目前我国的社会物流成本占GDP的15%左右,而欧美发达国家则为6%~7%,日本更是为5%。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而马云则在日前举行的2018全球智慧物流峰会上表示,接下来菜鸟的主要任务就是要把占中国 GDP 15%的物流成本降到5%以下,为制造业创造利润空间。在大会现场,马云宣布:菜鸟将全力以赴建设国家智能物流骨干网,为此阿里将再投入上千亿。

那么,为什么马云愿意拿出千亿甚至更多来建设这张“网”?对于阿里、菜鸟而言,其将为中国物流业和制造业带来怎样的赋能?千亿大网背后,是怎样的战略考虑?

马云再投千亿建智能物流骨干网,新制造时代已然开启?

【物流是中国制造业的痛点也是未来机会点】

在全球经济大变革和中国经济大发展之际,中国制造企业为增强市场竞争力,满足客户需求,纷纷向按订单生产、按需制造转型。

而这种生产模式的变化,首当其冲的就是对制造业的物流体系提出了挑战,迫使企业对生产物流系统进行升级改造。在此过程中,企业会面临诸多问题和困惑,以至于一众制造企业无奈面对够大的压力。尤其是在按订单生产、按需制造之下,除了保证按时交货,“按单生产”和“按需定制”更是对物流提出的突出的挑战。

因为制造业要生产更多品种的产品以供客户选择,要做到能够接受最后一分钟的订单修改,要能够对市场做出快速响应,就必须有高效且低成本的物流体系予以保驾护航。简言之,高效的生产物流系统对于制造企业是必需的,甚至成为企业能否生存发展的关键。

我国是制造业大国,目前有两大趋势是显见的,一是消费升级、二是产业升级。目前来看,是消费升级在倒逼产业升级,由于产业端的大多数制造企业还是传统的经营管理模式,其在观念、模式和机制上一时半会还未能跟上消费升级的势头。这其中,物流其实是很重要的一环,通过物流来为制造业降本增效,以物流能力打造新制造时代,是产业升级的必然趋势。随着物流体系和效率的日臻完善和提升,产业升级会成为消费升级的主动使能的一方,让制造企业没有物流包袱,是制造业轻装上阵朝新制造蜕变升级的基础。菜鸟的使命】

“菜鸟不仅要自己飞,还要让自己的伙伴飞”,马云在本次演讲中如是强调。

根据马云的演讲,国家智能物流骨干网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个是在国内,要做到任一地方24小时必达,把中国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降到5%以下。另一个是在全球,要沿着一带一路,打造全球72小时必达。这两部分是什么概念呢?有没有衡量的标准呢?马云给出的答案是,“北上广深快不叫快,云南快、贵州快、内蒙古快、拉萨快,才真是快”;另一个是在全球,沿着“一带一路”,实现全球72小时物流。“比如早上在挪威捕捞起来的三文鱼,晚上就能出现在中国的餐桌上”。

可以说,这绝不是一个小工程,无论是国内还是全球,都要求菜鸟充分整合内外部资源,形成智能物流体系。对此,我很认同马云的这一观点——菜鸟过去五年主要在解决电商和自身行业的问题,今后必须为国家、行业、社会解决问题。中国是制造业大国,物流业不仅要自己发展,还应该成为制造业的利润担当。

由此来看,对于2013年成立的菜鸟,马云爸爸已经决定放手让其自由飞翔。一组数据是,成立5年来,菜鸟网络连接了300万名快递员、3000万平方米仓库,把中国快递的平均时效从4天以上提速到2.5天,把中国到主要国家的跨境物流时效从平均70天提升到了10天以内。譬如,菜鸟通过与马来西亚海关合作,已然将原有的清关效率从1天缩短到3小时,还把机器人仓从中国带到吉隆坡。

可以说,菜鸟不是做物流,而是建立智慧物流网络,让全社会的物流资源在上面跑的更顺畅,更有效率。做别人不愿意做、做不了的事。

马云再投千亿建智能物流骨干网,新制造时代已然开启?

【阿里大生态的赋能】

从新物流到新制造,其实在菜鸟的背后,一支更大的力量便是阿里的大生态。譬如,制造业存在成本控制难题,这其中又有很多物流成本在里面。而在菜鸟将这一成本降低的同时,其实阿里大生态还是进一步赋能新制造。

比如,在按单生产、按需制造的模式下,其实阿里的电商数据、消费行为数据等,能作为制造业的晴雨表和风向标。无论是制造业的生产计划环节还是物流成本环节,其实都离不开大数据。菜鸟网络过去5年自然积累了足够的大数据,而阿里大生态下则有更丰富、指标更多元的大数据可赋能制造业。

而在阿里大生态下,其实新制造的赋能,正是技术、智能、协同等的联动来为制造业创造利润空间。换言之,没有大数据,没有未来的物流,没有现代物流,就不可能有新零售、不可能有新制造。

“如果1千亿不够,我们会投资几千亿。”马云的这一掷地有声,其实已然彰显了阿里大生态赋能新制造的壮志和雄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