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一词是什么时候由什么人提出来的?

天眼217881519


中华民族这一概念是由近代的梁启超先生提出来的,但是中华民族的形成则由来已久。

我们知道自从融合了西羌和东夷等诸多部族的华夏族形成之后,中国历史上就逐渐形成了华夷之辨,但是总的来古人认为华夷一家都是炎黄子孙,只不过由于文明发展程度不同而区分开来了而已。
梁启超


所以古人认为西北的犬戎等少数民族和周人同祖都是出自黄帝,而南方的百越和苗族等少数民族也是出自炎帝或者蚩尤,北方的匈奴和鲜卑等诸多部落也被认为祖先是炎黄二帝,比如匈奴被认为是夏朝末代君主桀的儿子淳维的后裔,而鲜卑赫赫有名的的拓跋氏和慕容氏被认为是黄帝的后裔,而同样赫赫有名的宇文氏也被认为是炎帝的后裔。
炎帝


神农氏


不仅是中原的华夏族以及后来由此演变而来的汉族是这样看待的,许多少数民族也认同了自己是炎黄子孙的说法,因此在古代中国境内的各族同胞同属炎黄子孙是许多民族的共识,只不过中华民族这一客观存在的事实概念还没有正式提出来而已。

后来面对列强的入侵近代中国饱受凌辱不断的丧权辱国,中国各民族的利益都因此受到了极大的损害,因此更加需要团结起来一起应对前所未有的危机,这一时期单纯的天下华夷一家概念已经不能适应形式的需要了,因此把中国各民族更加紧密联结起来的中华民族概念应运而生。
土尔扈特人回归祖国

中华民族这一概念包括了中国境内所有56个民民族以及未识别民族在内的所有中国人,这样就把一些没有认同自己是炎黄子孙的少数民族也概括进来了,从此之后中华民族这一概念在各民族中逐渐得到认可,成为全体中国人和认同中国的海外华人共同的称呼。


执斧传播开天名


中华民族是一个非常晚才出现的词,是近代西方思想传入中国之后,中国的民族意识觉醒,最早由梁启超先生发明的这个词,中华民族以此来凝聚人心,团结我们民族的可以团结的一切力量,达到救亡图存的目的。

晚清时期,面对列强的威胁,知识分子出现了“亡国灭种”的危机感,其中一部分人将中国的危机归咎于中国内部“异族”的统治,不满清廷的民族压迫和民族岐视政策。这种认知在20世纪初发展成为汉民族主义 ,形成主张“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革命党”,而维新派则警告革命派的“排满”种族革命主张可能导致国家分裂和列强干预的危险。另外,清末留日满族和蒙古族人士及清朝官员在“国民”观念的启示下,对于中国族群关系“从多元到一体”的认知,影响了中华民国建立后的族群思想与族群政治。

中日甲午战争后,清朝出现了最为严重的民族矛盾,由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派纷纷参与革命,日益威胁著满清统治权。为了度过自身低潮的统治时期,清朝统治者与以维新派为代表的汉族士大夫之间,取得了透过“变法维新”将君主专制转化为君主立宪的共识,“五族共和”族群论述被晚清政府接纳并且成为朝廷的官方族群政策,将自身定位为合“五族”、“五地”为一体的“中央”政府。与维新派相对立的是顽固派,两者的实质都是为了维护清朝的统治。辛亥革命后,主张种族革命的革命派放弃种族复仇主义的主张,接受新成立的中华民族民族国家的立国理论基础——“中华民族”观念和“五族共和”政策。

中华民族一词的提出,可以说是团结了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包含了五十六个民族,排除了极端的汉族主义,将我们民族融合从法理上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在这个和平的年代更要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大好生活,共同努力建设美丽富强的中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