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论文入选"ESI全球TOP 0.1%"热点论文!陕科大这个学院“开挂”了

众所周知,ESI是当今世界范围内普遍用以评价学术机构、大学及学者国际学术水平及影响力的重要指标,为科学研究评价和追踪前沿研究提供了一个可利用的数据平台。而针对近2年内发表并且在最近2个月内具有很高被引用次数的ESI论文,每个领域的

前0.1%的论文称为Hot Papers(热点论文)。高被引论文和热点论文统称为Top papers,简称Top论文或高影响论文

教师论文入选

作为我国西部地区唯一一所以轻工为特色的多科性大学,陕西科技大学高度重视科技创新,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共发表核心期刊论文3906篇,被SCI、EI、ISTP等三大检索收录论文2954篇。近日,由环境学院陈湘萍副教授和马宏瑞教授发表的论文“Recovery of valuable metals from waste cathode materials of spent lithium-ion batteries using mild phosphoric acid”入选ESI-Highly Cited Papers(高被引论文)ESI-Hot Papers(热点论文),为环境学院近年来唯一入选的ESI全球TOP 0.1%热点论文,标志着环境学院在固体废弃物资源化领域和废旧锂电池有价金属分离回收方向具有一定的国际学术前沿影响力。该研究利用低浓度磷酸的酸性和螯合性,在低浓度磷酸介质中实现废旧锂电池正极活性材料中钴和锂浸出和沉淀反应的耦合,实现有价金属元素钴锂的高效分离,锂浸出效率可达99%以上,可同时制备得到高纯磷酸钴(纯度97.1%)产品,并对分离回收过程反应机理和产物进行研究和分析。

开辟了废旧锂电池中有价金属短程耦合反应分离回收的新思路,可有效缩短分离流程,实现废弃物到产物的短程回收。

教师论文入选

陈庆彩副教授相继在环境领域TOP期刊Environ. Sci. Technol.及Amos.Environ.上,发表关于大气水不溶性有机气溶胶及大气长寿命自由基检测方法的研究论文。揭示了大气细颗粒物中具有水不溶性的中等极性有机物是棕碳的最重要组成部分,并预示这一组分可以引发气溶胶有机相光化学反应,从大气细颗粒物中分离出了6类水不溶性有机组分,以综合化学表征的角度探讨了大气有机气溶胶化学结构和光学性质的关系。

关于大气长寿命自由基检测方法的研究论文,开发了一种快速、便捷定量微量大气细颗粒物中长寿命自由基(EPFRs)的方法,长寿命自由基(EPFRs)是大气颗粒物中新型污染物,可能对人体造成健康损坏。如何快速和精准的定量测量EPFRs在微量大气颗粒物中的含量,是大气EPFRs研究的关键瓶颈技术。基于组织池建立了一套新颖的快速、便捷定量大气EPFRs的分析方法,并将该方法成功的运用于西安市大气污染程度调查研究。该方法将进一步扩展或促进大气EPFRs理化性质、来源解析以及防治措施等研究。

教师论文入选

陕西科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陈湘萍、马宏瑞、陈庆彩教授率领科研团队相继发表高水平论文,标志着陕科大环境学科科研水平的持续提高。以上高水平及热点论文的发表对于提升陕科大环境学科国际声誉、扩大学科影响力具有重要意义。

关注“陕西科技大学招生办”头条号,获取更多关于陕科大的最新资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