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合青島峯會:新征程考驗中國智慧

作者:趙會榮 中國社科院俄羅斯東歐中亞研究所烏克蘭、白俄羅斯、摩爾多瓦、波羅的海三國研究室主任

青島峰會是上海合作組織(以下稱“上合組織”)擴員後召開的首次元首峰會,標誌著組織進入到新的發展階段,因而具有里程碑意義。峰會的成功舉辦有力地證明,一個領土總面積約佔全球陸地面積25%、人口約佔世界40%、經濟總量約佔全球20%、石油和天然氣已探明儲量分別約佔全球9.6%和23%(BP公司數據)的綜合性區域合作組織將以嶄新的姿態全面參與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的構建。在這個偉大征程中,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如何發揮引領作用,值得關注、思考和討論。

辦好主場外交,成功舉辦峰會

青島峰會取得的成果令人矚目,八國領導人悉數出席峰會,簽署了23份合作文件,1份《上合組織成員國元首理事會青島宣言》和1份新聞公報,簽署文件數量超過以往任何一屆峰會,安全、經濟、人文和政治合作均取得新進展。

在簽署的文件中,最重要的文件是《實施綱要》(2018—2022年)。長期睦鄰友好條約是上合組織成員國開展合作的規範性法律文件之一,其地位僅次於《上合組織憲章》。原因之一在於該條約明確了成員國處理相互關係的準則以及各自的權利和義務。例如,條約第四條規定,締約各方尊重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原則,採取措施禁止在本國境內從事任何違反該原則的活動;締約各方不參加任何針對其他締約方的聯盟或集團,不支持任何敵視其他締約方的行動。實施綱要為繼續落實長期睦鄰友好條約制定了具體措施,也為組織未來五年的發展做出詳細規劃。

安全合作是上合組織起步最早、設立機制最多、發展最快、合作成果最為顯著的領域。安全合作的主要目的是探索建立有效的地區安全合作模式,以維護和鞏固地區安全與穩定,這也是上合組織的主要任務。上合組織的安全合作面向非傳統安全威脅,主要包括“三股勢力”、毒品犯罪、跨國有組織犯罪和信息安全。上合組織是最早提出打擊“三股勢力”的國際組織,在此方面建立了相對完備的法律體系,除了制定反恐怖主義公約、反極端主義公約等基本文件,還從2006年開始制定為期三年的打擊“三股勢力”合作綱要。青島峰會完成了安全合作領域的“規定動作”,批准了《上合組織成員國打擊恐怖主義、分裂主義和極端主義2019年至2021年合作綱要》和《2018—2023年上合組織成員國禁毒戰略》及其落實行動計劃,以及《上合組織預防麻醉藥品和精神藥品濫用構想》等文件。在上合組織地區恐怖主義、極端主義、毒品犯罪等安全威脅上升的背景下,這些合作文件的制定必要且及時,有利於提升組織在執法安全合作領域的行動力。此外,上合組織還通過了《上合組織成員國元首致青年共同寄語》及其實施綱要,決定繼續磋商《上合組織成員國糧食安全合作綱要》。

經濟合作是上合組織的重要合作領域,與安全合作並稱為上合組織的兩大支柱。2001年9月簽訂的《上合組織成員國政府間關於區域經濟合作的基本目標和方向及啟動貿易和投資便利化進程的備忘錄》確定了上合組織經濟合作的基本目標,即從貿易投資便利化、降低成本、消除障礙著手,大力開展區域經濟合作,爭取到2020年逐步實現貨物、資本、服務和技術的自由流動。由於經濟合作取決於成員國的政治意志、現實條件、資源投入等因素,且受到地緣政治經濟因素影響,合作進程並不順利,經濟合作成果主要體現在雙邊經濟合作項目,多邊經濟合作項目較難達成,融資機制有待建設,區域經濟一體化任重道遠。貿易便利化、自貿區、開發銀行、中吉烏鐵路等問題至今仍在探討中。青島峰會在經濟合作方面有所推進,通過了《上合組織成員國元首關於貿易便利化的聯合聲明》《上合組織成員國經貿部門間促進中小微企業合作的諒解備忘錄》等文件。《青島宣言》指出,成員國支持進一步深化金融領域務實合作,研究擴大本幣在貿易和投資中使用的前景;將繼續研究建立上合組織開發銀行和發展基金(專門賬戶)問題的共同立場;成員國支持烏茲別克斯坦關於舉行首次上合組織成員國鐵路部門負責人會晤的倡議,以提升交通通達性和互聯互通。

人文合作是上合組織合作領域中的“後起之秀”,方興未艾,主要包括教育、文化、旅遊、衛生和科技合作等,其目標是促進民心相通,為上合組織各領域合作奠定和鞏固人文基礎。青島峰會通過了《2019-2020年落實聯合行動計劃》《上合組織成員國元首關於在上合組織地區共同應對流行病威脅的聲明》《上合組織成員國環保合作構想》等合作文件。

在政治合作領域,《青島宣言》和新聞公報體現了成員國對國際形勢、熱點問題和地區事務的共同立場,以及對於彼此訴求的關注及支持,充分肯定了組織各領域取得的成績,討論並明確了組織未來的發展方向和首要任務,達到了增進互信、凝聚共識的目的。 除了舉辦上合組織大範圍和小範圍會議,中國作為輪值主席國還為成員國、觀察員國和對話夥伴國代表提供了多場雙邊和多邊會晤的機會。此外,中國還一如既往為上合組織發展提供推動力。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公開承諾,未來三年為各方培訓2000名執法人員,提供3000個人力資源開發培訓名額,在上合組織銀聯體框架內設立300億元人民幣等值專項貸款,設立“中國—上合組織法律服務委員會”,在青島建設中國—上合組織地方經貿合作示範區,歡迎各方參與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以及利用“風雲二號”氣象衛星為各方提供氣象服務。

開啟新徵程,面對新變化

世界主要力量之間的競爭相當激烈。美國同時把中國和俄羅斯列為“挑戰者”“對手”和遏制對象,採用加強軍事存在、制裁、貿易戰等手段,四面出擊。結果無非兩種,一種是促進被遏制方的團結,導致美國的戰略目的難以實現;另一種是被遏制方各自為戰,美國得以鞏固霸權地位。目前來看前一種情況正在發生。 在美國咄咄逼人的攻勢下,捲入地緣政治博弈的各方紛紛陷入安全困境,軍備競賽不可避免,制裁與反制裁輪番上陣,貿易戰在全球範圍內打響,歐亞、中東等地區出現多個衝突點。上合組織的外部環境前所未有複雜化,外部干涉的威脅日益上升。目前,上合組織暫時還沒有建立應對外部干涉導致成員國內部動盪的有效機制和快速反應力量。另外,國際政治中“隱身的極”——恐怖主義和極端主義勢力迴流趨勢已經顯現,而成員國在甄別恐怖主義組織等問題上還存在不同看法,在應對恐怖主義等非傳統安全威脅方面有效的工具不多,協同應對和打擊能力還有待提高。

擴員在擴大上合組織影響的同時也給組織建設帶來不小的壓力。在“八國模式”內,按照國家實力,組織內部的力量結構從2+4轉換為2+1+5。2指的是俄羅斯和中國,1指的是印度。在新的模式下,印度作為新的力量其作用不容小覷。由於印度的存在,以中俄兩家為主的協調增加了新的因素。印度是一支獨樹一幟的力量,無論是俄羅斯還是中國,所提出的建議都有可能因為印度的否定而擱淺。另外,印度作為第三支力量具有雙面作用,一方面可能稀釋中國在組織內的影響,另一方面俄羅斯也可能因此不再過度擔憂中國影響,對中國提出的經濟合作倡議展示出包容和合作的一面,長期被擱置的經濟合作倡議和項目有可能取得進展。

成員國數量的增加必然帶來組織決策難度的增加。八個成員國的社會制度、發展水平和傳統文化各異,對不同問題有不同立場,利益差異很大,它們彼此之間的分歧或問題不可避免將影響到組織的發展。上合組織暫時還沒有建立協調和解決成員國之間分歧與矛盾的機制,目前主要的辦法是避免成員國把雙邊矛盾帶入組織內。在印度和巴基斯坦加入上合組織後,還有一些國家也表示希望加入。如何處理擴員問題,如何避免組織的論壇化,對上合組織是嚴峻的考驗。

中國是推動上合組織發展的核心力量,不僅提供將各方凝聚在一起的理念,還是主要的“供血方”,為成員國提供很多援助、貸款和投資,也是成員國主要的貿易伙伴。目前,中國對多數成員國的投資和貿易份額基本逼近20%的敏感點,繼續增加投資和貿易的空間很小。“一帶一路”建設已全面鋪開,項目佔用資金規模龐大,投資安全問題亟待解決。而且,中國經濟與過去相比面臨的不確定因素增加,保持高速度增長壓力增大,中國是否能夠維持強勁的輸血能力將關係到組織的發展以及中國在組織內的地位。

貢獻中國智慧,提供中國方案

在青島峰會上,習近平主席做了《弘揚“上海精神” 構建命運共同體》的發言。他指出,上合組織始終保持旺盛生命力、強勁合作動力,根本原因在於它創造性地提出並始終踐行“上海精神”,主張互信、互利、平等、協商、尊重多樣文明、謀求共同發展。這超越了文明衝突、冷戰思維、零和博弈等陳舊觀念,掀開了國際關係史嶄新的一頁,得到國際社會日益廣泛的認同。我們要繼續在“上海精神”指引下,同舟共濟,精誠合作,齊心協力構建上合組織命運共同體,推動建設新型國際關係……

“上海精神”是上合組織成員國一致認可的理念,是規範成員國之間相互關係的準則,也是構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的保障,因此被寫入《上合組織成立宣言》《上合組織憲章》等文件中。習主席最早提出命運共同體的思想是在2013年訪問俄羅斯期間,他指出,世界各國相互聯繫、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人類生活在同一個地球村裡,生活在歷史和現實交匯的同一個時空裡,越來越成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運共同體。上合組織命運共同體的思想由此而來。習主席還在青島峰會上提出“五種觀念”: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觀,共同、綜合、合作、可持續的安全觀,開放、融通、互利、共贏的合作觀,平等、互鑑、對話、包容的文明觀,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觀。這實際上是“上海精神”的進一步發展,與“上海精神”一脈相承。

無論是“上海精神”“命運共同體”,還是新型國際關係,都是中國智慧的結晶,它的目標是建設一個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榮、開放包容、清潔美麗的世界,這符合所有國家的利益,一經提出即得到上合組織成員國的認可和贊同,被寫入《青島宣言》。“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還兩次被寫入聯合國決議。

為什麼習主席一再強調這些理念?這是否如外界所評論的那樣,即中國滿足於務虛,而不是務實?在上合組織內外形勢複雜、彼此認同度有限的情況下,太過計較各自的利益得失不利於成員國之間的團結和組織的建設。擴員長遠看必然有利於組織發展,但在短期內對上合組織是不小的挑戰。要應對這些新的挑戰,上合組織在磨合期要追求行穩致遠,成員國之間首先需要加強交流,觀念共享,爭取在國內國際一些主要問題上達成共識,儘可能彌合分歧。

中方不僅提倡平等、相互尊重、包容、開放等先進的理念,也是這些理念的踐行者。例如,印度作為上合組織成員國暫時還不能接受“一帶一路”倡議,上合組織《青島宣言》沒有迴避這一事實,而是作了如實表述:“哈薩克斯坦共和國、吉爾吉斯共和國、巴基斯坦伊斯蘭共和國、俄羅斯聯邦、塔吉克斯坦共和國和烏茲別克斯坦共和國重申支持中華人民共和國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肯定各方為共同實施‘一帶一路’倡議,包括為促進‘一帶一路’和歐亞經濟聯盟對接所做的工作。”這既體現了中方有諾必行的品格和求同存異的外交智慧,也體現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大國外交思想的格局意識以及中方對於建設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高度自信。正所謂“風物長宜放眼量”,經營上合組織如此,實現中國夢亦是如此。

(本文發表於《世界知識》雜誌2018年第13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