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版敦刻尔克撤退指挥者—卢作孚,无眠的40天保留中国工业命脉

二战中,有一件世界知名的大事叫敦刻尔克大撤退。

英法联军通过这次艰难的撤退挽救了大量的人力和部队,为后期反扑德军留下了火苗。而实际上,在远离欧洲大陆的中国宜昌,也同样上演了一次惊心动魄的大撤退。

相比于敦刻尔克,宜昌大撤退无论是从难度、还是重要程度上来看,都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并且,比敦刻尔克更难的地儿是——

敦刻尔克大撤退那靠一整个儿国家的力量,由国家军队干的。

but,请注意宜昌大撤退90%是靠一商人。他凭着一颗忠诚爱国心,以几乎耗尽自己身家的代价力挽狂澜。

他叫卢作孚;

中国版敦刻尔克撤退指挥者—卢作孚,无眠的40天保留中国工业命脉

近代爱国实业家卢作孚

1937年,全面抗日战争爆发,当年年底南京沦陷。国民政府的机关、部队、兵工厂,以及大量的逃难人群都沿着长江向上游撤退。

武汉,成为这些机构和人群的落脚点,实际上在当时的情况下这地儿已经成为全国政治和经济中心。

到了1938年,日本进攻武汉,武汉会战全面展开。当年10月份,武汉的情况急转直下,即将失守。这时,离武汉只有300公里的宜昌成了非常重要的战略要地。诸位都知道宜昌可是长江的咽喉,是入川的门户。

中国版敦刻尔克撤退指挥者—卢作孚,无眠的40天保留中国工业命脉

进川示意图

从武汉、南京、上海、苏州、无锡、南通、常州等撤退而来的大家伙儿都聚集在这等着入川。这些人大部分是教师、医生、工程师、商人、公务员等中国各界的精英。

此外,国内大部分的兵工工业、重工业、轻工业等设备也全部转移到了宜昌。如果这些人员和设备不能顺利运送到重庆,对中国抗日的打击将是毁灭性的。但当时面对的交通运输状况实在是惨不忍睹——

飞机少得可怜,除了运送一些高层领导外无济于事。

火车线路被日军轰炸的七零八落,根本无法正常展开运输。

公路运输路途遥远,没法直接入川。

因此,去往重庆的唯一通路就只剩下了长江水道。

不过,水路不是你想走,想走就能走。

中国版敦刻尔克撤退指挥者—卢作孚,无眠的40天保留中国工业命脉

水泄不通的宜昌码头

走水路也面临着几个重大的困难——

一是:日本飞机不断前来轰炸,前线失利战报不断,人们因为恐慌导致秩序混乱。

二是:当时距离河道的枯水期只有40天了。枯水期一到,运载大型机器的船只根本无法起航。

三是:当时运输船只奇缺,以当时船只的运力计算,要把这些人员和物资运送到重庆,至少需要1年时间。

时势造英雄,种种的历史机遇汇集到一起,把卢作孚推倒了时代的风口浪尖。卢作孚,是民生轮船公司的老板。

他从1925年开始创业。经过10余年的经营,把民生打造成宜昌到重庆航线上最大的轮船公司。

中国版敦刻尔克撤退指挥者—卢作孚,无眠的40天保留中国工业命脉

当时,能够穿越三峡的轮船非常少。除了民生公司的22艘轮船外,只有2艘中国轮船和几艘外国轮船可以穿行。而外国轮船在此时却还标榜“中立”,拒绝搭载军用物资。

撤退的所有希望都寄托在卢作孚一个人的身上。在这种困难的情况下,卢作孚火速赶往宜昌进行指挥。

他亲赴各个码头检查,把每条船只的性能、运载量、运行情况进行了了解。随后马上来到轮船公司,将那些来自各单位想要走关系的人们劝退。同时并向各单位保证,40天内运完在宜昌所有的物资,安抚住人们的情绪。

中国版敦刻尔克撤退指挥者—卢作孚,无眠的40天保留中国工业命脉

卢作孚现场指挥撤退

接下来,卢作孚连夜召集公司员工开会,制定出了40天内运完撤退人员和物资的详细安排——

首先是将客运舱的铺位一律改为座票,这种做法能提高一倍以上的客运量。

与此同时,卢作孚并没有借此机会大发国难财,反而是降低收费,自掏腰包让撤退能够顺利进行。他决定对所有公教人员实行半费,战区儿童免费;所有的货物则只收取平时十分之一的费用;

中国版敦刻尔克撤退指挥者—卢作孚,无眠的40天保留中国工业命脉

战区准备撤退儿童

而且,为了防止出现“走后门”的状况。卢作孚规定所有轮船、码头都只听他一个人调遣,人员和物资的转运顺序一旦排定,必须坚定执行;

为了搬卸方便,他临时增加雇工3000人,并且征用了民间的普通木船上千艘,便于运载轻型物资。

除在运载方面进行了改变,卢作孚对航线也进行了调整。将各个船只的吃水深度、马力大小为依据,把宜昌到重庆的线路分成了三段。

中国版敦刻尔克撤退指挥者—卢作孚,无眠的40天保留中国工业命脉

每段安排不同的船只运送,这极大地增进了运送的效率,一些重要的物资,则由宜昌直接运往重庆。而回程途中则载满奔赴前线的士兵。

10月24日,第一艘满载物资和人员的轮船起航,生死时速开始上演。

10月27日,武汉全部沦陷,日军的战略重心开始转移到宜昌。宜昌到重庆的航程近千公里,险滩数百处。敌机不断在运输沿线上进行轰炸。

中国版敦刻尔克撤退指挥者—卢作孚,无眠的40天保留中国工业命脉

每天,民生公司的船队都有损失;每天,民生公司的员工都有牺牲。就连卢作孚都说:“我们没有做生意,我们是上前线去了。”

在这样的硝烟和炮火中,时间终于来到了1938年的12月。此时,江水低落。之前喧闹的宜昌城已经完全安静下来。经过40天的苦战,奇迹真的发生了;

中国版敦刻尔克撤退指挥者—卢作孚,无眠的40天保留中国工业命脉

民生公司撤退船只

原来堆满器材、挤满人流的码头已经空空如也。

在这次大撤退的运输中,民生公司以损失轮船16艘,牺牲员工116名的代价,运送出部队、伤兵、难民等人员共计150余万人,货物100余万吨。

中国版敦刻尔克撤退指挥者—卢作孚,无眠的40天保留中国工业命脉

宜昌撤退部分牺牲员工名单

抢运出的单位包括兵工署22厂、23厂、24厂、25厂、金陵兵工厂、兵工署陕西厂、上海

钢厂、大鑫钢铁厂、周恒顺机器厂、天元电化厂、新民机器厂、中福煤矿、大成纺织厂、武汉被服厂、武昌制呢厂、武汉纱厂等等等等。

这些工厂、设备和人员很快在西南建立起了新的工业区。其中尤以兵工、炼钢等产业为重。

可以说,卢作孚凭借一己之力保住了中国的工业命脉。为日后的反扑留下了希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