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八股文会让人变“蠢”?肤浅!或许是当时最好的选拔人才方式

我们常常听到这么一种似乎很“主流”的说法,那就是“八股取士”这种人才选拔模式反而是埋没了人才,对那个年代的读书人来说,无疑是创造力的一次不可挽回的创伤。

古代八股文会让人变“蠢”?肤浅!或许是当时最好的选拔人才方式

为什么这么说呢?表面上看似乎答案显而易见——八股文章就四书五经取题,固定格式、固定内容,必须是代圣贤立言,不允许自由发挥,也不允许有自己的观点。同时句子的长短、声调高低等也都要相对成文,字数也有限制。

如此一来必然形式单一、思想空洞。都这么束缚精英的思想和论调了,还不叫埋没人才吗?于是一种“阴谋论”甚嚣尘上,认为八股文就是一种愚民政策,达到钝化精英以长治久安的目的。

古代八股文会让人变“蠢”?肤浅!或许是当时最好的选拔人才方式

粗浅地看这套逻辑似乎没有问题,愚民政策在封建时代也屡见不鲜。但这是从内部出发的思考逻辑,如果把这套逻辑放在大环境下,那就有点说不通了——历朝历代,中国都处在一种内忧外患的状态下,即便是最鼎盛的唐朝也一直受外部势力威胁。

如果说统治者一心要让自己手下的精英变蠢,那不是自掘坟墓?敌人可不会因为你的臣子变蠢而放弃对你的垂涎,这种自绝后路的事别说是当时的统治者,就是个小孩子恐怕也是干不出来的吧。

古代八股文会让人变“蠢”?肤浅!或许是当时最好的选拔人才方式

而且我们的历史上也不乏通过考八股文发掘出来的精兵良将,比如大名鼎鼎的王阳明、曾国藩,都是科举制选拔出来的国之栋梁,难道他们也是因为“变蠢”了才能留下万古英名?这就更说不过去了。

古代八股文会让人变“蠢”?肤浅!或许是当时最好的选拔人才方式

虽然八股文对形式的要求极其苛刻,要对仗,要工整,但是换个角度来看,这和现在中学生写作文要求的“排比句”其实也没多大差别。就像那个著名的对对子考试题——上联“孙行者”,让你对下联,就这简单的三个字,你怎么对?后来的答案是“胡适之”也对,“祖冲之”也对。

你可能要问了,这到底考出来了些什么东西?这又能证明什么呢?怎么感觉好像是在取巧一样。您还别说,就算是取巧,也能看出水平的差距。就这么短短三个字,考的可不仅仅是你书本上学到的东西,还有你对人文知识的理解与贯通。

古代八股文会让人变“蠢”?肤浅!或许是当时最好的选拔人才方式

某种程度上说,形式越刻板,反而越能看出水平差距——当然了,并不是说我们提倡一成不变的选拔与考核方式,只是单纯的就事论事。

就像如今很多人评价高考一样——八股取士可能不是那个年代最好的考核办法,但一定不是最坏的。因为它的上限可能不高,但下限是有保障的。起码不会选出滥竽充数的人。

古代八股文会让人变“蠢”?肤浅!或许是当时最好的选拔人才方式

你说换一套试卷可能一个省的文理科状元就花落别家这不假,但是你再怎么换试卷,只能考300分的人恐怕无论如何都考不出清华北大的录取分数吧。一个有绝对实力的人,和一个“只能靠蒙”的人也许状态会有好坏,但最低的标准是很难改变的。所以作为一种选拔手段,不能只看“高精尖”的部分,

那样确实会有失公平,但是整体而言,读书更深入、逻辑更严密、心态更稳定同时对人文更敏感的人,一定更适应职场和官场。这个结论相信要比“八股文会让人变蠢”更有说服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