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十诫》:不这么麻烦的导演,拍不出史诗级的大片

从1923、1956的史诗大制作,到1989的生命不能承受之重

电影《十诫》:不这么麻烦的导演,拍不出史诗级的大片

以“摩西十诫”为基础的电影,有许多版本,但是没有一部能够超越塞西尔·B·戴米尔的制作。

戴米尔是世界电影史上最伟大的导演之一,他的那些作品,诸如《十诫》、《埃及艳后》、《十字军东征》、《戏王之王》等等,都是不可替代的经典大片。

戴米尔一生拍过两次《十诫》,每一次都是史诗级的作品,而他的《十诫》1956年版,则不但获奖众多,还被美国国家电影保护局,收为了政府收藏作品。

电影《十诫》:不这么麻烦的导演,拍不出史诗级的大片

戴米尔作为编剧、导演的转变,正是从拍摄《十诫》开始。

那是1923年,当时好莱坞请来威尔海斯做了美国制片发行协会会长,戴米尔受其影响,决心此后再也不导不道德的剧情片。

默片时代的导演们,远比今天的电影人更把电影当做艺术,有着崇高的追求,一向对圣经题材感兴趣的戴米尔,因此就对《十诫》下了非常的工夫。

电影《十诫》:不这么麻烦的导演,拍不出史诗级的大片

(23版的法老王)

电影先期准备了八个月之久,而后戴米尔就聘请考古专家,四下出动,专门搜集古埃及艺术材料。

他们搜集到的材料,曾事先在纽约展出,吸引到大批考古家、艺术家、鉴赏家、博物家、科学家,那已经具有研究的意义。

而态度异常审慎的戴米尔,却是为通过他们,对材料做严格的甄别、取舍,再进入正式拍摄。

倒好像他拍的是资料片、科学片似的。

电影《十诫》:不这么麻烦的导演,拍不出史诗级的大片

(23版的埃及女郎)

戴米尔之所以会成为今天好莱坞电影中,权力强大的导演和制片人原型,这与他当年推行的导演和制片人制度有关,料想,他的目的之一,正是为他这种费钱的大制作提供便利。

电影场中,以色列城、法王跑马之地、摩西念诫之山、24具狮身人面像等等,都规模宏大,复制精严,费工费时费钱不少。

就连法老等使用的一般器具,都无不或者是古代材料,或者要力求逼真。

电影《十诫》:不这么麻烦的导演,拍不出史诗级的大片

(狮身人面像施工现场)

该片雇请的演员高达2500多人,其中埃及人、阿拉伯人、土耳其人、俄罗斯人、高加索人、亚美尼亚人、塞尔维亚人、希腊人、波兰人、意大利人、西班牙人、葡萄牙人、瑞士人、德国人、澳大利亚人、荷兰人、比利时人,等等等等,凡有关系的皆有,几乎是世界人类的一个大集合。

电影《十诫》:不这么麻烦的导演,拍不出史诗级的大片

(23版场景)

电影共分二部,一部以旧约圣经的《出埃及记》为基础,属大历史,一部以旧金山为背景,将现代与历史结合,属道德预言。

戴米尔竟在那个没有电脑特技的时代,仅靠宏大的道具建筑、庞大群演、壮观的沙漠和海洋外景等等,就制造出了令人震撼,不亚于今天的视觉效果。

大场面和超越时代的特技,尤其是红海分水那一段,简直匪夷所思,也难怪它一经放映就风靡世界,仅在纽约就放映达62周之久,到今天都仍被人们惊叹了。

电影《十诫》:不这么麻烦的导演,拍不出史诗级的大片

戴米尔是一位尤其善于叙事的导演,他之后的电影一般都以宏大壮观的场面、结构严谨的故事、历史感强烈的道具、令人惊叹的特技效果、杰出逼真的表演、斑斓夺目的色彩、节奏鲜明的剪辑取胜。

而他1956年的《十诫》,由于有了与画面水乳交融的声乐,就更加了不得。

电影《十诫》:不这么麻烦的导演,拍不出史诗级的大片

他在1956年的拍摄中,照搬了旧版的许多精彩场面,但大场面、大历史,以及特效的设计和运用,却只有比原版更加超出。

大迁徙和过红海这两个著名的片段是不用说了,他为追求逼真,曾亲自指挥,在埃及建起一座高大雄伟的古城。

这位当时已75岁高龄的老人,就是在这种亲力亲为的过程中,发现患有严重的心脏病的。

戴米尔拍摄“出埃及”那场,曾动用了一万多人,1.5万牲畜,那队伍竟拉到3英里那么长。

他为了拍摄好埃及士兵追赶犹太人的场面,竟曾雇佣数千埃及军人,训练了四个月之久。

他如此认真,如此拼命,结果就在某一天,站在一百多尺的梯子上指挥时,突然感到胸部剧痛。

电影《十诫》:不这么麻烦的导演,拍不出史诗级的大片

戴米尔下来后,几乎精疲力尽,站不起来,医生检查后告诉他,你必须在生命和电影中做出选择了,但是他经过一夜的思考之后,立刻重返片场。

这部电影无疑是戴米尔的生命之作。

拍电影首先在真实,不能自欺欺人,这是戴米尔一贯奉行的信条,他的成功在于此,伟大也在于此。

戴米尔拍完此片之后,仅过两年就去世了,好莱坞的黄金时代也很快随之终结,他本人就是一个时代的象征。

45年的电影生涯,如此认真的大制作,戴米尔居然为世界留下了50多部长故事片,这其中有好多部都将永久载入史册,他真是一位神人。

电影《十诫》:不这么麻烦的导演,拍不出史诗级的大片

《十诫》讲述的是先知摩西带领被奴役的犹太人出埃及,过红海,到达奶蜜之地迦南的故事,“因为不屈服于奴役,所以选择了流浪”,这是它于人类的第一个伟大价值。

此外,摩西在神谕下,颁布给子民的“十诫”,也体现了平等的“人神契约”精神:谁毁约,谁就将受到上帝惩罚,而人类,也拥有“神不佑我,我即弃之”的神圣权力。

世界上最伟大的一份人生契约,就由此诞生。

“除了我以外,你不可有别的神。”神是无比霸道的。

但是神之所以霸道,是因为他是创世者,是忌邪之神,他要的是,不杀人,不奸淫,不偷盗,不做假证害人,不贪恋他人房屋、妻子、奴婢、牛驴,以及孝敬父母等等这些正道。

受他诫命的,他必发慈爱,直到千代,违背他的,他必予讨罪,由父及子,直到三代四代。

他做不到,你可弃之。

电影《十诫》:不这么麻烦的导演,拍不出史诗级的大片

这份契约,实际上透露出的是人类所希望于神的力量和悲悯,向神发出的呼号,以及质疑,所以1989年的波兰,就又产生了另一种《十诫》。

导演克日什托夫·基耶斯洛夫斯基,用长达572分钟的一部片子,向现代人做出了拷问:你是否能称量自己在生命中的重负?

导演离经叛道,以十个现代波兰故事,设置出种种极端困境,让人物在永恒的道德难题和艰难选择中,向古老的十诫发出了挑战。

道德是复杂的,万能的上帝也有棘手的时候,科学(上帝)解决不了伦理的事,撒谎有时候是必须,忠诚是需要条件的,法理不代表情理,爱情是一座迷宫,爱有时候是残害,恩怨很多时候无处报,对错很多时候无法判断……

电影《十诫》:不这么麻烦的导演,拍不出史诗级的大片

神真的了解一切,能够有能力公正判断吗?他真有权力做出裁决吗?

那么这个权力应该操在谁手?你该如何前行,遵循什么前行?你该有神还是无神,有怎样的神,没怎样的神?

伟大的契约被撕破,神其实和我们一样,都在路上,这部电影所能引发的思考无穷无尽,可就是没有终极答案。

电影《十诫》:不这么麻烦的导演,拍不出史诗级的大片

人类价值观的抽象和虚妄,人在价值观中的失落、迷茫、软弱,人类永无休止的流浪感,这依旧是一个永恒的命题,所以波兰这部同样曾获得大奖,并深获世界电影人、文学家赞誉的《十诫》,你也该看看去。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重,需要“诫”,却又似乎无“诫”可守,需要“神”,却无似乎“神”可觅。

从历史到现实,从史诗重现到精神命题拷问,这是人类永远无法摆脱的咒语,这二位大导演通过电影这个载体,无疑成功地实现了宏大与愉悦、感官刺激与思考的艺术融合。

不这么麻烦的导演,拍不出这样的大片,学不会麻烦的人,也拍不出人生大片。

END

文 | 九鸦

图 | 网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