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妈妈,我不想比了,这句话让千万父母沉思

上个周五,兰兰妈的微信群里办了一场免费讲座,主题是“美国学生的学与玩”。讲座结束后,有位孩子妈妈给我留言,她说听了讲座很受益,但同时心里也有些说不出的滋味……

事情是这样,她的孩子上小学五年级,前几天刚开了家长会,她在会上感受到了浓浓的焦虑。家长们对孩子的方方面面都会比较,尤其是学习成绩。孩子成绩好的家长春风得意,成绩不好的家长仿佛都抬不起头似的。

爸爸妈妈,我不想比了,这句话让千万父母沉思

这位妈妈说,她一直以来很注重孩子综合能力的培养,也鼓励孩子多去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所以,孩子的学习成绩在班里是中上水平,她觉得足够好了。然而,在家长会中她感受到强烈的“唯成绩论”,这让她有些隐隐的担心:家长间的“比较”制造出的焦虑,会无形中传递给孩子,从而给孩子造成不必要的压力。

听完这段经历,兰兰妈的感受是,这位妈妈的担心很有道理,因为孩子是很敏锐的,尤其对于家长的心态和情绪,孩子们即便嘴上不说,心里都十分在意。

01

之前网上流传过一首歌《我只是个孩子》,作者是一名年仅9岁的小男孩,稚嫩的声音加上句句戳心的歌词,唱出了孩子的心声:

爸爸妈妈,我不想比了,这句话让千万父母沉思

隔壁邻居小明期末又考了第一

王大妈的孙女儿钢琴她过了十级

我爸战友的儿子一口流利的英语

我妈同事的女儿有深厚的舞蹈功底

听到这些消息我只能默默不语

你们的期待我都明白在心底

我知道少壮要努力

可为什么要和别人比

我只是个孩子呀

其实我也会调皮

给我多一些拥抱吧

哎 你学习怎么样啊

变成了礼貌用语

可在我心底

老爸老妈 我不想比

爸爸妈妈,我不想比了,这句话让千万父母沉思

兰兰妈相信,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样,听了这首歌都感到心酸。成人世界的期待与生存法则,让孩子们承受了他们这个年纪本不该有的压力。

02

在成长历程中,由于遗传因素、家庭环境等原因,每个孩子在认知、情感、意志等方面会表现出相对稳定而又不同于他人的心理、生理特点,这叫做个体差异。即使是同一年龄段的孩子,他们的个性特点、发展情况也是不尽相同的。

爸爸妈妈,我不想比了,这句话让千万父母沉思

比如在认知方式上,有的孩子回答问题不假思索,反应非常快,但常常不够准确,甚至常常出错;有的孩子倾向于在深思熟虑之后再回答问题,反应较慢,但仔细,较少出错。认知方式没有优劣好坏之分,只是表现为对信息加工方式的某种偏好与习惯。

在智力水平上,不同孩子的发展方向和程度也有着明显的差异性。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认为智力包含八个维度:语言智能、数学逻辑智能、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音乐智能、人际智能、自我认知智能、自然认知智能。这些维度在每个孩子身上以不同方式、不同程度组合,使得每个人的智力各具特点。

爸爸妈妈,我不想比了,这句话让千万父母沉思

在性格与气质上,这种差别就更明显了,有的孩子天生谨慎内向,需要家长有足够的热情和耐心,鼓励他们接受新事物,主动探索;有的孩子自尊心强,不能接受在公开场合被批评;有的孩子则“皮”一些,需要家长严格要求,多加检查与监督……

由此可见,人与人的差异,是方方面面的,而且永远存在。每一个孩子的成长历程都是不可复制的生命故事。

爸爸妈妈,我不想比了,这句话让千万父母沉思

简单粗暴的比较,肯定会带来不必要压力,让家长焦虑、让孩子受伤。

03

家长拿自己的孩子跟别人比,赢了洋洋得意,输了垂头丧气,这实在很难起到正面积极的作用,反而会让家长的爱变成枷锁、变成抽在孩子身上的鞭绳。

通过对比产生的压力,有可能让孩子暂时地进步,但长远来看,一定会破坏亲子关系。

爸爸妈妈,我不想比了,这句话让千万父母沉思

在对待孩子“个体差异”的问题上,兰兰妈很欣赏这一位家长的育儿理念。

她叫陈美龄,曾是与邓丽君齐名、红透半边天的偶像歌手,结婚生子后她进入斯坦福学习深造,并获得教育学博士学位。

后来,她的三个儿子全部都成功被斯坦福大学录取,她自己也完成了从偶像歌手到教育学博士,再到传奇妈妈的转变。

提到家庭教育,她认为排在第一位的就是:不要和别人家的孩子比较。

爸爸妈妈,我不想比了,这句话让千万父母沉思

她说:在一个压力比较大的社会,小孩子很容易自卑,看到同学考得那么好,自己考得不好,名次也不够高,是不是自己的一生就完了。我们做父母的一定不可以让孩子们有这个想法。

父母绝对不要比较。自己的孩子是很珍贵的,人家做得好是人家的事,他是他,我是我。如果要比较的话跟谁比呢?可以跟自己比较,今天可以跟昨天的自己比较,明天可以跟今天的自己比较,只要小孩子有进步,就值得父母欣赏。

04

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叶子,同样也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孩子。

爸爸妈妈,我不想比了,这句话让千万父母沉思

对于每个孩子,每个阶段的发展是不同步的,有些阶段发展快些,有些阶段发展慢些,这些都是孩子成长中的正常现象。那么,家长如何才能做到充分尊重孩子的个体差异呢?

1、以平常心对待孩子

兰兰妈的公众号一直在强调一个观点:孩子是一个独立的发展个体,而不是家长个人愿望的载体。所以,家长应该注意克服自己性格和心理方面的一些弱点,尽可能避免把社会上成人之间的一些想法和做法强加于孩子。

特别是现在很多媒体和机构喜欢制造焦虑,树立一些不切实际的高期待。家长要注意调整自己的期望值,以平常心对待孩子,给他们尊重、鼓励、信任、帮助,与他们共同成长。

爸爸妈妈,我不想比了,这句话让千万父母沉思

2、细心观察,更多地了解孩子

家长是与孩子接触时间最长、最有条件了解他们的人。通过有目的、有意识的观察,全面了解孩子的个性,并真心倾听孩子的需求。当孩子遇到困难挫折时,及时给予支持与鼓励,让孩子持续感受到家长的爱。

3、关注孩子自我的进步,不做横向比较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不要拿自己孩子的弱点跟其他孩子的强项来对比。请把注意力放在孩子的成长上。尽可能地只在孩子身上做纵向的比较,减少与“别人家孩子”的对比。

爸爸妈妈,我不想比了,这句话让千万父母沉思

试想一下,如果孩子对你说“你看谁谁的爸爸妈妈多好”,你心里一定也不舒服。我们跟孩子一样,都在自己的路上,有自己的节奏,无法简单对比。尊重孩子的个体差异,就是教会孩子尊重生命本身。

05

这里也想讲个题外话,尊重人与人之间的差异,不仅对教育孩子很重要,在夫妻相处、朋友交往中也是如此。

爸爸妈妈,我不想比了,这句话让千万父母沉思

我是一个做事很注重条理的人,用洗碗机的时候,我一定会把盘子、碗、玻璃杯都分类放得整整齐齐。但是我老公机器人先生对待家务就相对随性一些,他往洗碗机里放餐具就像往洗衣机里塞脏衣服一样,目标只有一个——最终能把门关上就行,因为他相信机器会自动把一切弄好的。

我花了很久时间才意识到,机器人先生不会按照我的方式来放餐具。我要学着接受那些撞破边角的盘子、杯子,还有洗不干净的汤勺。最终我决定给他自由,让他做自己。

爸爸妈妈,我不想比了,这句话让千万父母沉思

现在,机器人先生还是随随便便往洗碗机里放餐具。但是如果哪天我赶着开会,把洗碗的事情交给他做,他是乐于接受的。我也学会了接受他用洗碗机的方式。

06

人生不是用来比较的,是用来完成的。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所能做的最好的事,也许只是给予充分的养分,然后静待花开。孩子有他们自己的成长轨迹,尊重孩子的个体差异,就是尊重每个生命各有不同。

爸爸妈妈,我不想比了,这句话让千万父母沉思

兰兰妈相信,用尊重和爱养大的孩子,比用焦虑与指责养大的孩子,更有可能获得幸福的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