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瑞和《风月宝鉴》的关联,他为何字天祥,其中有何玄机?

贾瑞和《风月宝鉴》的关联,他为何字天祥,其中有何玄机?

在《红楼梦》几百个人物之中,贾瑞尽管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人物,但远不能说是核心人物,他仅仅出场了几回,就在第十二回中死去了。因为他垂涎王熙凤的美色,被王熙凤设下了歹毒的相思局害死了。他的死状可谓是丑态毕露,难以启齿。

按理来说,这样的一个不算十分重要的人物,应该和全书并无多大关联。然而,细究之下,却觉得并非如此,他竟然和“风月宝鉴”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众所周知,《红楼梦》有五个书名,除了《红楼梦》之外,还有《情僧录》、《金陵十二钗》、《石头记》和《风月宝鉴》四个书名。由此可知,第十二回出现的“风月宝鉴”并非一面普通的镜子,实际上就是《红楼梦》这本书!“代儒夫妇哭的死去活来,大骂道士,‘是何妖镜!若不早毁此物,遗害于世不小。’遂命架火来烧。”如果只是一面镜子,砸碎了就是,干嘛还要架火来烧呢?在这里,庚辰本给出的双行夹批是:凡野史俱可毁,独此书不可毁。

贾瑞和《风月宝鉴》的关联,他为何字天祥,其中有何玄机?

这里已经说得非常清楚了,“风月宝鉴”就是一本书,而且还不是野史,而是正史!这也即是说,《红楼梦》是一本正史。可为什么我们许多读者怎么看都不觉得它是一本史书,而像是一本精彩的世情小说呢?

原因也很简单,因为“风月宝鉴”有正反两面,正面的美人和反面的骷髅,而《红楼梦》也有两面,正面的小说和反面的历史。这从贾瑞这个人物也可以看得出来。

,字天祥。学过历史的人,对“天祥”这两个字想必不会陌生,必然会想到文天祥!

天祥(1236年6月6日-1283年1月9日),初名云孙,字宋,一字履善。自号文山、浮休道人。江西吉州庐陵(今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富田镇)人,宋末政治家、文学家,爱国诗人,抗元名臣,民族英雄 ,与陆秀夫、张世杰并称为“宋末三杰”。宝祐四年(1256年)状元及第,官至右丞相,封信国公。于五坡岭兵败被俘,宁死不降。至元十九年(1282年)十二月初九,在柴市从容就义。

贾瑞和《风月宝鉴》的关联,他为何字天祥,其中有何玄机?

文天祥是我国历史上最为著名的民族英雄之一,面对异族统治者,他坚贞不屈、坚忍顽强,维护了民族尊严,是一个铁骨铮铮的大英雄。因此,数百年来,他一直受到人们最崇高的敬仰。

可在《红楼梦》中,这个以“天祥”为表字的贾瑞怎么也不像是好人,他违背祖父的教训,垂涎王熙凤的美色,做了许多荒唐事。而且他的智商也是实在太过低下,那么轻易就着了王熙凤的套儿,以至于被其活活整死。将这两人相提并论实在有点不伦不类。也许有人会说了,这恐怕只是一种巧合,作者没想那么多。

说这话就显得相当没水准了。《红楼梦》是一群历史和文化底蕴深厚的人经过数十年精心创作的成果,作者们学富五车、才华横溢,对历史文化了如指掌,他们不可能不知道文天祥这样的一个人物意味着什么。就算贾瑞字天祥是一个巧合,但是文天祥其中一个字是宋瑞,这难道还是巧合吗?

是的,文天祥字宋瑞,而贾瑞字天祥。文天祥的名成了贾瑞的字,而他的字“宋瑞”里面的“瑞”字则成了贾瑞的名!这难道也仅仅只是巧合吗?天底下又怎么可能会有这样的巧合呢?

这自然不是巧合,而是作者刻意为之!

这样的刻意为之,《红楼梦》的作者也不是首创者,在此之前的南宋,陆游的母亲唐氏就已经这样做了,她将秦观的名和字套用在了自己的儿子身上。

秦观和陆游都是极为著名的文人,两人一个出生在北宋,一个出生在南宋,两人的出生相去了七十四年(秦观1049-1100,陆游1125-1210),似乎难以交会。但因为陆游母亲的关系,使得他们两人联系在了一起。

陆游出生于名门望族、江南藏书世家。陆游的高祖陆轸是大中祥符年间进士,官至吏部郎中;祖父陆佃,师从王安石,精通经学,官至尚书右丞,所著《春秋后传》、《尔雅新义》等是陆氏家学的重要典籍。陆游的父亲陆宰,通诗文、有节操,北宋末年出仕,南渡后,因主张抗金受主和派排挤,遂居家不仕;陆游的母亲唐氏是北宋宰相唐介的孙女,亦出身名门。

贾瑞和《风月宝鉴》的关联,他为何字天祥,其中有何玄机?

唐氏在生陆游的时候,临盆之际梦到了秦观,于是她就理所当然的认为这个孩子是秦观转世。于是唐氏将秦观的字少游里面的“游”字拿来做了儿子的名,而将秦观的名嵌进了陆游的字“务观”里面了。陆游出生之后,唐氏就对其格外的看重,重点培养。一方面固然是使陆游有了很深厚的文化修养,奠定了他作为著名诗人的基础;另一方面,也正因为太过看重他,所以唐氏容不得陆游在文化修行上有任何一丁点的懈怠,这也造成了陆游的婚姻爱情悲剧:由于陆游和表妹唐婉二人琴瑟和谐,难免有太过于沉溺于爱情的举动,这让唐氏很是担忧,认为长此以往会耽误了儿子,于是逼迫陆游休了唐婉,这就造成了一对真心相爱之人的分离,成就了千古绝唱“钗头凤”。由于这段故事并不在本文的讨论范围之中,在此略过不提。

贾瑞和《风月宝鉴》的关联,他为何字天祥,其中有何玄机?

很明显,作者在这里借鉴了唐氏给陆游起名的方法,将其套用到了贾瑞身上。

文天祥写过一篇《过零丁洋》的名篇,其中有这样两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汗青,借指史书。而贾瑞所照的“风月宝鉴”也是一本史书。

那么这本书有什么特征呢?“风月宝鉴”有两面,正面是美女;反面是骷髅。而“风月宝鉴”就是指《红楼梦》这本书。也就是说,《红楼梦》这本书也有正反两面,一般读者看到的只是《红楼梦》的正面,即是一部很精致的世情小说,写的是以贾府为中心的中上层阶级的日常生活;而其反面,也正是我们“吴氏红学”在前面的文章中反复讲过的“白骨如山”“虎兕相逢”的“末世”!

其实这些东西,也并不是那么难以揣摩的,只要对历史文化常识稍微有所了解,就很容易知道。然而,绝大多数的读者因为受胡适派红学的误导,跳不出他们所划定的圈子,也就不会往这方面去想。

如果说陆游和秦观之间很是相似的话(都是有名的文人,有着很深厚的文学造诣),那么贾瑞和文天祥之间则完全没有哪怕一丁点的相似之处。文天祥顶天立地、正气凛然,而贾瑞则猥琐不堪,为人下流且智商低劣,两人简直是云泥之别,似乎作者将文天祥的名和字用在贾瑞身上实在让人很是不解。但请注意的是,贾瑞的姓——贾,即是假!也即是说,贾瑞,贾天祥,即是假的文天祥!

这样一来,就很好理解了。贾瑞,即是指那些平时以文天祥自居,可到了关键时刻却没有经受得住考验,做了可耻汉奸的败类们!

这些汉奸之中,最出名的是四藩王:定南王孔有德、靖南王耿仲明、平南王尚可喜、平西王吴三桂。

然后就是祖大寿、洪承畴、续顺公沈志祥、义王孙可望、孟乔芳。

还有额驸李永芳、马光远、孙得功、金砺、鲍承先、祖泽润、祖泽溥、祖泽洪、祖可法、祖泽远、张存仁、李国英、刘武元、陈锦、刘芳名、左梦庚、田雄、马得功、张天禄、许定国、刘良佐、赵之龙等人。

这些人,本是明朝将领,在国家和民族存亡的关键时刻,本应该奋起反抗、保家卫国,和异族侵略者做殊死搏斗。然而,他们却做了可耻的汉奸,投靠敌人,屠杀起自己的同胞来,为清廷最终占领全中国立下了赫赫战功。这些个“假天祥”们,和文天祥相比,显得是那样的猥琐,那样的可耻和可恨!

正如书中的贾瑞那样,他们在选择的时候,不敢面对无数同胞的血泪和清廷的暴政(镜子的反面骷髅的象征),而是选择了荣华富贵(镜子的正面美女的象征),作者让贾瑞丑态百出地死去,其实就是对他们的一种鞭挞和诅咒!

我们再来看看《吴氏石头记增删试评本》的后二十八回,这二十八回书太过血腥、太过残酷,充斥着无数的血泪,写出了当时国人的凄惨生活,控诉了清朝统治者的暴政。毕竟“风月宝鉴”是正反两面都要兼顾的,《红楼梦》不仅仅有大观园如诗如画一般的风花雪月的生活(镜子的正面美女),也有血雨腥风和刀光剑影(镜子的反面骷髅)。而这也是造成这后二十八回不能流传于世的一个最为根本的原因。所以几百年来,只有八十回本和一百二十回本得以广泛流传。作为《红楼梦》的研究者,不能放过任何有参考价值的版本。

————————————————————

深度解读,高屋建瓴。吴氏红学,高端学术。 知识的盛宴,智慧的光芒。

新观点、新视角,同一部红楼梦,不一样的文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