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自己的爱达荷》:爱情输给了距离,我对你的爱却不会输

《我自己的爱达荷》:爱情输给了距离,我对你的爱却不会输

这部影片与莎剧《亨利四世》有多处对应。鲍伯在影片里所对应的是福斯塔夫。两人都是胖汉。福斯塔夫是莎剧中的著名人物,出现在《亨利四世》(上、下)和《温莎的风流娘儿们》等剧作中。《堂吉诃德》比《温莎》和《亨利四世》的创作年代相差不到十年。它们的共同之处是对中世纪“骑士精神”的抛弃。中世纪骑士们追求“忠”、“义”、“勇”。堂吉诃德还算是一个骑士,他心目中必须有一个敌人,而那些敌人都是他假想出来的。堂吉诃德可笑,但令人同情。福斯塔夫则不同,虽然他貌似骑士,但他实际已抛弃了中世纪的骑士精神,背叛了骑士精神中虚伪的一面,由此回归到更加真实和人性的一面,因此福斯塔夫是既怯懦又可爱的典型。当时对骑士精神的讽刺,基本上表现为这两种趋势。福斯塔夫在描述自己与敌人博斗的场景时,故意把对方的人数夸大,而且每次会越讲越多。他在战场上貌似勇敢,结果临阵装死,当敌人死了之后,他又假装是胜利者,在敌人身上插上利剑。鲍伯跟这些都相对应。

《我自己的爱达荷》:爱情输给了距离,我对你的爱却不会输

在斯各特父亲的葬礼旁边,流浪人叫喊着“鲍伯!鲍伯!”尽情狂欢,形成了一个深刻的对照,可以看出这些流浪人在情感上对鲍伯的认同,而上流社会的葬礼上的悼词只不过是仪式而已,很难说有多少感情色彩。另外,鲍伯的形象,是与虚伪人(上流社会)的形象相对照而存在的。和虚伪人相比,他抛弃了骑士精神,抛弃了虚伪(虽然也沾上另一种虚伪),因此更贴近真实人(流浪人)。在莎剧(《亨利四世》)中,福斯塔夫最后被逐(死在《亨利五世》),而在电影中,鲍伯叫着“上帝”死去,可谓善终。诚然,他是一个有瑕疵的人,但也是真实的人。他展现了流浪人想展现但又不敢或不能展现的某种精神。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都是这种怯懦或无能的人。艺术,包括电影艺术,就是要创造出某种环境,以及在那种环境中的人物,从而把这种精神“显现”出来。

《我自己的爱达荷》:爱情输给了距离,我对你的爱却不会输

上流社会的生活往往大同小异,而底层的生活则各各不同。这也许是一个偏见,但上流社会希望社会结构不要发生变化,这是显而易见的。底层的人们则追求变化、改革,这也是不容争辩的。因此,底层的生活会更加丰富多彩。就斯各特来说,生活在结构稳定、感觉舒适的群体中,如果甘愿于同流合污,就没有追求的需要。斯各特与流浪人相处,是对上流社会的生活腻味了,他追求暂时的变化,而不是追求永恒的变化,把自己当作是隐匿于乌云背后的太阳,他甚至鄙视那些与他相处的同伴。他的追求是有时间限制的——21岁之后要改过自新——而真正的追求是没有时间的,因为追求本身就是他的人生状态,也就是流浪人的生活方式。

《我自己的爱达荷》:爱情输给了距离,我对你的爱却不会输

当然,他做这些事情也许是出于好玩打发时间,而非出于对Mike的爱,但这其实并不那么重要,重要的不是他是不是爱Mike,重要的是Mike以为自己是被爱的,是Mike在此时此地得到了安慰。对于一个就要溺水的人,一根稻草也是会抓的,对于一无所有的Mike,除了自我暗示的片刻欢愉他还有什么勇气去奢望更多呢?过度的匮乏让他来不及自我来不及追究就头也不回的飞蛾扑火了,而这种飞蛾扑火又只是心灵上的挣扎,行为却是那么平和,甚至在Scott为了女孩子离开他时都没有任何的挽留,不挽留是因为太爱他了,而平和是因为,真正难过的人,是那些心里自己和自己在打架的人,外界对他们太冷漠,他们只好专注于内心。影片快结尾时是两个生活经历社会地位不同的老人的丧礼,一个是Scott的市长父亲,一个是流浪街头也被这些男孩称为父亲的老流浪汉。

《我自己的爱达荷》:爱情输给了距离,我对你的爱却不会输

一边的丧礼是一片素净,来客一片黑衣,礼貌和冷漠,牧师朗读的圣经,庄严的入殓,另一边是衣着花哨的流浪汉,胡乱弹奏的琴声,争吵和呼喊的声音,放声哭泣的声音,仿佛是一场即兴的party。不想批评哪一种生活方式,但是相比于前者的刻板后者宣泄感情的方式是多么的坦率,真诚,实在,不加掩饰,那一刻,对死者恣意的怀念让这群社会的边缘人终于成为感情上的优胜者。两个老人的逝世竟然让我有奇怪的联想,觉得这也许就预兆着Scott和Mike将来的死亡方式,生来的距离,死后还在延续。要怎么办才好呢?生活没出路,爱情也没出路,只能隔着距离爱你了。如果如人所说,爱是一个人的事情,爱情是两个人的事情,那么爱情输给了距离,我对你的爱却不会输。我暗自揣测孤独的,哀伤的Mike想法。

《我自己的爱达荷》:爱情输给了距离,我对你的爱却不会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