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自己的愛達荷》:愛情輸給了距離,我對你的愛卻不會輸

《我自己的愛達荷》:愛情輸給了距離,我對你的愛卻不會輸

這部影片與莎劇《亨利四世》有多處對應。鮑伯在影片裡所對應的是福斯塔夫。兩人都是胖漢。福斯塔夫是莎劇中的著名人物,出現在《亨利四世》(上、下)和《溫莎的風流娘兒們》等劇作中。《堂吉訶德》比《溫莎》和《亨利四世》的創作年代相差不到十年。它們的共同之處是對中世紀“騎士精神”的拋棄。中世紀騎士們追求“忠”、“義”、“勇”。堂吉訶德還算是一個騎士,他心目中必須有一個敵人,而那些敵人都是他假想出來的。堂吉訶德可笑,但令人同情。福斯塔夫則不同,雖然他貌似騎士,但他實際已拋棄了中世紀的騎士精神,背叛了騎士精神中虛偽的一面,由此迴歸到更加真實和人性的一面,因此福斯塔夫是既怯懦又可愛的典型。當時對騎士精神的諷刺,基本上表現為這兩種趨勢。福斯塔夫在描述自己與敵人博鬥的場景時,故意把對方的人數誇大,而且每次會越講越多。他在戰場上貌似勇敢,結果臨陣裝死,當敵人死了之後,他又假裝是勝利者,在敵人身上插上利劍。鮑伯跟這些都相對應。

《我自己的愛達荷》:愛情輸給了距離,我對你的愛卻不會輸

在斯各特父親的葬禮旁邊,流浪人叫喊著“鮑伯!鮑伯!”盡情狂歡,形成了一個深刻的對照,可以看出這些流浪人在情感上對鮑伯的認同,而上流社會的葬禮上的悼詞只不過是儀式而已,很難說有多少感情色彩。另外,鮑伯的形象,是與虛偽人(上流社會)的形象相對照而存在的。和虛偽人相比,他拋棄了騎士精神,拋棄了虛偽(雖然也沾上另一種虛偽),因此更貼近真實人(流浪人)。在莎劇(《亨利四世》)中,福斯塔夫最後被逐(死在《亨利五世》),而在電影中,鮑伯叫著“上帝”死去,可謂善終。誠然,他是一個有瑕疵的人,但也是真實的人。他展現了流浪人想展現但又不敢或不能展現的某種精神。從某種意義上說,我們都是這種怯懦或無能的人。藝術,包括電影藝術,就是要創造出某種環境,以及在那種環境中的人物,從而把這種精神“顯現”出來。

《我自己的愛達荷》:愛情輸給了距離,我對你的愛卻不會輸

上流社會的生活往往大同小異,而底層的生活則各各不同。這也許是一個偏見,但上流社會希望社會結構不要發生變化,這是顯而易見的。底層的人們則追求變化、改革,這也是不容爭辯的。因此,底層的生活會更加豐富多彩。就斯各特來說,生活在結構穩定、感覺舒適的群體中,如果甘願於同流合汙,就沒有追求的需要。斯各特與流浪人相處,是對上流社會的生活膩味了,他追求暫時的變化,而不是追求永恆的變化,把自己當作是隱匿於烏雲背後的太陽,他甚至鄙視那些與他相處的同伴。他的追求是有時間限制的——21歲之後要改過自新——而真正的追求是沒有時間的,因為追求本身就是他的人生狀態,也就是流浪人的生活方式。

《我自己的愛達荷》:愛情輸給了距離,我對你的愛卻不會輸

當然,他做這些事情也許是出於好玩打發時間,而非出於對Mike的愛,但這其實並不那麼重要,重要的不是他是不是愛Mike,重要的是Mike以為自己是被愛的,是Mike在此時此地得到了安慰。對於一個就要溺水的人,一根稻草也是會抓的,對於一無所有的Mike,除了自我暗示的片刻歡愉他還有什麼勇氣去奢望更多呢?過度的匱乏讓他來不及自我來不及追究就頭也不回的飛蛾撲火了,而這種飛蛾撲火又只是心靈上的掙扎,行為卻是那麼平和,甚至在Scott為了女孩子離開他時都沒有任何的挽留,不挽留是因為太愛他了,而平和是因為,真正難過的人,是那些心裡自己和自己在打架的人,外界對他們太冷漠,他們只好專注於內心。影片快結尾時是兩個生活經歷社會地位不同的老人的喪禮,一個是Scott的市長父親,一個是流浪街頭也被這些男孩稱為父親的老流浪漢。

《我自己的愛達荷》:愛情輸給了距離,我對你的愛卻不會輸

一邊的喪禮是一片素淨,來客一片黑衣,禮貌和冷漠,牧師朗讀的聖經,莊嚴的入殮,另一邊是衣著花哨的流浪漢,胡亂彈奏的琴聲,爭吵和呼喊的聲音,放聲哭泣的聲音,彷彿是一場即興的party。不想批評哪一種生活方式,但是相比於前者的刻板後者宣洩感情的方式是多麼的坦率,真誠,實在,不加掩飾,那一刻,對死者恣意的懷念讓這群社會的邊緣人終於成為感情上的優勝者。兩個老人的逝世竟然讓我有奇怪的聯想,覺得這也許就預兆著Scott和Mike將來的死亡方式,生來的距離,死後還在延續。要怎麼辦才好呢?生活沒出路,愛情也沒出路,只能隔著距離愛你了。如果如人所說,愛是一個人的事情,愛情是兩個人的事情,那麼愛情輸給了距離,我對你的愛卻不會輸。我暗自揣測孤獨的,哀傷的Mike想法。

《我自己的愛達荷》:愛情輸給了距離,我對你的愛卻不會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