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軍開始勢如破竹,爲何北伐和西徵效果甚微呢?

道光三十年爆發的太平天國運動,是近代中國規模最大的農民起義。在日益高漲的反清鬥爭推動下,洪秀全、楊秀清等人經過艱苦活動,於道光末年發動起義,建號太平天國,並以其明確的綱領,較為嚴明的紀律,把分散的鬥爭匯成一股勢不可擋的洪流,迅速發展成為震驚中外的農民運動。

太平天國以天王洪秀全為最高領袖,建立了帶有宗教色彩的軍政合一體制。經過不斷擊退清軍的圍堵,太平軍於咸豐三年(1853年)攻佔南京並奠都,接著派兵北伐和西征,後因孤軍深入,北伐失敗;而西征的勝利,鞏固了天京的上游局勢。但三年後,在革命鼎盛時期 卻發生了天京內形勢由盔轉衰。在太平天國後期,洪秀全提拔陳玉成、李秀成等人為主將,穩定了一度危機的形勢。

第二次鴉片戰爭後,清政府勾結列強,共同鎮壓了這次起義。

太平天國運動威震中外,嚴重動搖了清朝統治,打擊了外國侵略者,成為中國農民起義歷史上最光輝的一頁。它的英勇事蹟和反抗精神,對後世產生了極大的激勵作用。

太平軍開始勢如破竹,為何北伐和西征效果甚微呢?

洪秀全於道光三十年(1850年)二月二十一日秘密登基,十月初一日,楊秀清率領拜上帝會眾正式擁戴洪秀全為太平王。十二月初十日,各路人馬齊聚金田村,恭祝洪秀全38歲生日,以明年為太平天國元年,公開舉起了推翻清朝,武裝奪取政權的義旗。

太平軍開始勢如破竹,為何北伐和西征效果甚微呢?

原名《洪秀全之異夢及廣西亂世之始原》。出版後,旋即在《北華捷報》分期轉載。書中記述了洪秀全身世、經歷及思想等。對於考試患病及異夢、革命思想的產生、拜上帝教的成立、赴廣西傳教經過及起義的發動等記載尤詳。

太平軍開始勢如破竹,為何北伐和西征效果甚微呢?

太平軍開始勢如破竹,為何北伐和西征效果甚微呢?

印面24釐米見方。璽中右方為“奉天誅妖”,中為“太平天王大道君王全”,左方為“斬邪留正”。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藏。

太平軍開始勢如破竹,為何北伐和西征效果甚微呢?

天王洪秀全是太平天國最高領袖,天王玉璽象徵著太平天國最高軍政權力。這方玉璽為太平天國後期所用。此印與幼天王玉璽是歷代玉印中最大的兩方,甚至超過了清宮交泰殿清乾隆二十五寶中的玉璽,充分體現了農民革命誓要推翻清朝統治的偉大氣魄。

太平軍開始勢如破竹,為何北伐和西征效果甚微呢?

太平天國令旗:“天朝”及“令”字墨書,縱71釐米,橫75釐米。浙江省博物館藏。“令”字上端蓋“太平天國天朝九門御林象山監軍”長方形朱印。四周系紅色花紋洋綢,中為黃色網紋洋皺.為象山縣監軍令旗。

太平軍開始勢如破竹,為何北伐和西征效果甚微呢?

咸豐元年(1851年),太平軍攻克永安後,設官封王,相繼建立各項制度。洪秀全詔封楊秀清為東王、蕭朝貴為西王、馮雲山為南王、韋昌輝為北王、石達開為翼王,西王以下各王俱受東王節制,初步奠定了太平天國建制的規模。這是東王楊秀清頒發的戰場軍法令旗。

太平軍開始勢如破竹,為何北伐和西征效果甚微呢?

《太平禮制》記載了天王和東、西、南、北、翼五王及丞相以下至兩司馬子女的稱呼:天王和東、西、南、北、翼五王的家族及親戚相互間的稱呼等。咸豐八年(1858年)後又修改再版,增添名稱甚多,有幼天王、諸王嗣君等稱呼的禮制等。近人有稱此為《太平禮制續編》。

太平軍開始勢如破竹,為何北伐和西征效果甚微呢?

《太平天國曆書》:太平天國廢止了清《時憲書》,代之以“天國新曆”。採用純陽曆,一年為366日,分 12月。單 月 3 1 日,雙 月 3 0 日,不置閏月 ,不計朔望。以太平天國國號紀元,以干支紀年月日。天曆雖有不合理之處,卻是當時的重大革新之一。

太平軍開始勢如破竹,為何北伐和西征效果甚微呢?

太平軍抄本《天條書》共10款 ,仿聖經《舊約全書》中摩西所傳上帝10誡制訂,是拜上帝會的基本教義和守則。平時作為守則,戰時作為軍紀,違者輕則枷杖,重則立決。咸豐二年(1852年),將 此10條與太平天國宗教儀式合刻為《天條書》,成為太平天國軍民的必讀課本。

太平軍開始勢如破竹,為何北伐和西征效果甚微呢?

《太平軍目》記述了太平軍編制及旗樣。書中規定了軍以下師、旅、卒、兩、伍各級軍事紺織的人數和統帥關係:五人為伍;五伍為兩;四兩為卒;五卒為旅;五旅為師;五師為軍。軍帥之上,有監軍、總制、將軍、指揮、檢點、丞相,以至軍師節制,人數一般為1.3萬。同時也規定了軍帥以上各級職官所用旗幟式樣,一個軍的大小黃旗達656面之多。

太平軍開始勢如破竹,為何北伐和西征效果甚微呢?

變更衣冠服制,在中國曆來具有社會政治含義,往往是改朝換代的標誌。“永安建制”的內容之一,即強令軍民蓄髮,恢復漢民族蓄髮的習俗,以對抗清政府剃髮留辮的律令。獨特的髮式,連同其新異的服飾,成為太平天國反清復漢政治宣言的外在形式,給人們造成強烈鮮明的觀感。

太平軍開始勢如破竹,為何北伐和西征效果甚微呢?

咸豐十一年(1861年),太平軍進駐金華武義,殺土豪,分田地,當地百姓揚眉吐氣,為鼓勵太平軍多殺清軍及其土豪,在村中的一座祠堂牆上,蘸著土豪團練的鮮血寫下了“長毛殺妖多多殺”的七個大字。

太平軍開始勢如破竹,為何北伐和西征效果甚微呢?

《行軍總要》是太平天國頒佈的軍律。書中輯錄了東王楊秀清九種行軍號令,包括陸路號令、水陸號令、點兵號令、傳官號令、查察號令、防敵要道、禁止號令、體惜號令和試兵號令。

太平軍開始勢如破竹,為何北伐和西征效果甚微呢?

《太平軍進軍金陵圖》:咸豐三年(1853年),洪秀全、楊秀清率太平軍棄武昌順流東下,水陸兩路進軍金陵(今南京)。

太平軍開始勢如破竹,為何北伐和西征效果甚微呢?

《天王洪秀全諭答天豫薛之元手詔》命令薛之元統兵鎮守天浦,“安撫黎庶,造冊舉官,團練鄉兵,以資防堵;徵辦糧餉,源源解京;鼓勵將兵,嚴密堵剿,毋些疏虞”。

太平軍開始勢如破竹,為何北伐和西征效果甚微呢?

《東王楊秀清西王蕭朝貴安撫四民誥諭》是太平天國開國後首次宣渝四民各安常業的告示。文辭兼用儷語,頗具典則。此諭以楊秀清、蕭朝貴的名義發佈,日期上蓋兩方長方形朱印,右邊的印文為“太平天國左輔正軍師東王楊秀清”;左邊的印文為“太平天國右弼又正軍師西王蕭朝貴”。當時蕭朝貴已於長沙之役戰死,楊秀清等諱其死,所以一切示諭,仍列其銜。

太平軍開始勢如破竹,為何北伐和西征效果甚微呢?

羅大綱(?-1855年),廣東揭陽人,太平天國前期重要將領。太平天國定都後,與吳如孝守鎮江。此函是英國駐華公使文翰訪問太平天國途經鎮江時,羅大綱等為向英國表明太平天國獨立自主、反對侵略的外交政策而書寫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