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看世界盃,別拿身體來「較勁」

點擊藍字

「科普」看世界杯,别拿身体来“较劲”

關注我們

本期

關鍵詞

世界盃

全球矚目的世界盃拉開了大幕,先是東道主俄羅斯在揭幕戰中以5:0擊敗沙特,又有球王C羅三球單騎救主……接下來還有不少頂級球隊一起角逐大力神杯。

世界盃造就了許多精神偶像,球員們在賽場上的高超球技、團隊精神,以及為了勝利付出的堅韌和拼搏,無一不激勵著觀眾的心理認同感。

但有健康的心理認同感,也有不健康的心理衝動及行為,比如大喜大悲、熬更守夜對人體健康帶來了危害,甚至還存在著諸如賭博上癮之類的精神疾病隱患。

心理認同感應區別於“從眾”

精彩紛呈的世界盃無疑是一場全球狂歡盛宴。然而,這種“球迷”狀態一旦被不良刺激因素誘導,足球比賽就會受到干擾,甚至引起球迷騷亂。

從心理學角度看,足球技術的美感、球隊文化或球員魅力的吸引等,是大多數球迷喜歡足球的理由。但是,不同的球迷觀看比賽的感受也不同,部分球迷更容易受到比賽結果或細節的影響,出現情緒波動。例如,既往情緒障礙的患者可能會因為所鍾愛球隊的失利而出現情緒低落、興趣減退以及愉悅感喪失等抑鬱綜合徵的表現。

還有一部分球迷日常工作壓力大,缺少宣洩心理壓力的途徑或環境,而在觀看體育比賽時會卸下自我防禦且融入群體狂歡,使壓抑的情緒有一個宣洩渠道。所以,我們常常看到在球場發生觀眾起鬨時,很多球迷都會參與,甚至出現謾罵、互毆等行為,併為自己的認知行為或過錯找出合理的解釋,如裁判袒護、對方球迷挑釁、法不責眾等。

「科普」看世界杯,别拿身体来“较劲”

人群短時間內在特定區域享受令人激動的比賽,本身就存在不穩定因素,一旦出現加劇不穩定因素的情況或刺激,衝突就可能出現。即使日常生活中比較冷靜的球迷,由於受到從眾心理的影響也會參與到衝突中。

因此,群體心理認同感應區別於“從眾”心理。球迷要彼此尊重,學會控制情緒,儘量減少言語衝突、動作接觸,避免誤會。遇到衝突事件要保持冷靜,服從官方管理或迅速撤離,不圍觀、不參與,確保自身安全。畢竟欣賞比賽才是大家關注的焦點,難道不是嗎?

慢病患者熬夜看球風險大

世界盃舉辦國俄羅斯與中國有時差,球迷們為了看球只能熬夜。但熬夜的風險許多人都知道,它會導致糖尿病、心血管疾病風險增加,甚至會導致猝死,尤其會發生在原本身體狀態不佳或有基礎疾病的人身上。

人體是個規律的智能系統,睡眠減少會降低人的注意力與警覺性,並在此基礎上降低整體的認知功能,比如會影響情緒系統,造成抑鬱和焦慮情緒;會造成學習能力和記憶能力的下降;導致免疫力下降,感冒、腸胃不適等症狀也會隨之而來。

人在白天時,交感神經活動佔優勢,夜晚副交感神經活動佔優勢,與之相適應的是人體白天適宜於活動,夜晚適宜於休養生息。而熬夜會導致交感神經持續緊張,腎上腺素分泌受到影響,血壓升高,腦卒中的風險也會升高,因此經常熬夜看球會使人的神經系統受到一定影響。

「科普」看世界杯,别拿身体来“较劲”

世界盃將持續一個月時間,球迷熬夜看球應適可而止。長此以往不僅危害身體健康,還會帶來其他安全問題。比如,夜裡因看球睡眠不足,白天還要正常上班,疲勞駕駛會導致交通事故的風險顯著增高。如果已經處於這種狀態,建議喝點咖啡或吃一些含咖啡因的食物,迫使自己在駕駛車輛或開展重要工作時不打瞌睡,減少生活和工作中犯錯的幾率。

臨床上,有很多因為熬夜看球而導致嚴重後果的病例。急診科曾經收治過一位資深球迷,因為看到心愛的球星被紅牌罰下場而突發腦梗死,經搶救雖然保住了性命,但落下了半側肢體癱瘓的後遺症。

我們認為,在面對看球這個愛好時,身體弱或有慢性疾病的球迷應該合理安排作息時間,不要勉強自己,可以選擇觀看比賽的重播。即使想過過看直播的癮,也最好安排在休息日,以便第二天能夠補覺調整身體。

“賭球上癮”是一種精神疾病

說到看球就不得不說說“賭球”。體育彩票是一種合法方式,允許成年人根據自己關注的球隊進行理性的博彩。而地下賭球是法律絕對不允許的,卻又因為鉅額利潤的誘惑屢禁不止。

我們要指出的是,賭癮不是一種個人“喜好”,這是一種必須受到重視的精神疾病。賭博成癮的人是怎麼回事呢?從生理上來說,人在參與賭博的時候大腦內會產生一種叫做“內啡肽”的物質,它會令人產生愉悅感。一般球迷在世界盃期間猜球怡情,而賭癮患者會一發不可收拾。這是有個體差異的,有依賴潛質的人是賭癮高危群體,也就是說這類人對內啡肽的敏感和依賴性更強。

賭癮屬於衝動控制障礙之一,它與偷竊癖、縱火癖等同在一個精神疾病的診斷群中。衝動控制障礙是指在過分強烈的慾望驅使下,採取某些不當行為,這些行為為社會規範所不容或會給自己造成危害,其行為目的僅僅在於獲得自我心理的滿足或解除精神上的緊張感。病理性賭博者平時充滿對賭博的嚮往和衝動,放棄正當的文娛活動,更談不上顧及家庭。

「科普」看世界杯,别拿身体来“较劲”

有時,病理性賭博者可發生與戒酒、戒菸類似的“戒斷反應”,即一旦停止賭博就會出現緊張、睏倦、乏力、失眠、食慾不振等不適感。針對這部分人應採用心理干預的方式,這對於“病理性賭博症”患者有很好的效果。

但遺憾的是,真正因賭癮到醫院就診的人很少,有的人直到發生了抑鬱症才來就診。絕大多數“賭徒”意識不到自己患有心理、精神疾病,這是就診率低的重要原因。

如果沉迷於賭球等賭博行為,自己又沒辦法控制,必須尋求專業醫生的幫助。我們對這些患者通常會採取個體化綜合治療。首先,本人要有戒除賭癮的決心,家屬要做好配合和監督作用,讓其遠離賭博環境。其次,要培養本人健康的業餘愛好,充實生活,防止被賭博引誘。

總之,因一項體育賽事有了共同話題,可以促成大家和諧交流,可以使芸芸眾生擁有現實生活中的英雄夢想。而我們應從世界盃球星身上學到永不言棄的價值觀,這對自己的生活和工作也是一劑強心針。

「科普」看世界杯,别拿身体来“较劲”

主講丨北京回龍觀醫院精神科醫師 林中小路

供圖丨視覺中國

「科普」看世界杯,别拿身体来“较劲”

勿須獨自承受

讓我為您分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