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看!五里墩街道來了羣「洋學生」,他們在做啥?

快看!五里墩街道来了群“洋学生”,他们在做啥?

中醫的國際影響力不斷加強

越來越多醉心於中醫的

洋學生不遠萬里來到中國學習

在這些洋學生眼中

中醫是一門奇妙的科學

近日,20名洋學生來到

蜀山區五里墩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

體驗了一把傳統中醫文化

快看!五里墩街道来了群“洋学生”,他们在做啥?
快看!五里墩街道来了群“洋学生”,他们在做啥?

洋學生們是來自安徽醫科大學的在校留學生,在五里墩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留學生饒有興趣地觀摩了中醫針灸、望聞問切等傳統診療方法,瞭解中醫診法、針灸療法,部分學生還現場體驗拔罐、推拿等中醫康復適宜技術,對中醫技術的療效紛紛點贊。

快看!五里墩街道来了群“洋学生”,他们在做啥?

“中醫是一門深奧的學問,我對冬病夏治三伏貼非常感興趣。將來學成歸國後,也許會開一家中醫診所。”來自南非的哈瑞婭說到。

快看!五里墩街道来了群“洋学生”,他们在做啥?

中醫藥作為獨具特色的醫療體系,有“簡、便、廉、效”等特點,在基層醫療保健體系中佔據著十分重要的地位。“中醫‘治未病’理論對於疾病的預防與治療作用顯著,尤其在基層養生保健、慢性病、老年病防治等方面擁有獨特的療效。

快看!五里墩街道来了群“洋学生”,他们在做啥?

留學生觀摩、體驗基層中醫療法,能讓他們親身感受中醫魅力,對於推進基層中醫藥工作具有重要意義。”五里墩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負責人說到。

近年來,

蜀山區不斷加強中醫藥服務體系建設,

拓展中醫藥服務領域,

著力打造中醫藥發展“五大平臺”,

為老百姓獲得中醫藥服務提供保障,

先後榮獲“全國基層中醫藥工作先進單位”

“安徽省中醫藥特色社區衛生服務示範區”等榮譽稱號,

全區基層中醫藥工作發展呈現出良好態勢。

▼▼▼

積極構建中醫藥發展保障平臺

制定出臺《蜀山區中醫藥事業發展規劃》和《合肥市蜀山區基層中醫藥服務能力提升工程實施方案》,先後投入200餘萬元建設中醫藥基礎設施,實現全區基層衛生服務機構中醫科標準化建設全覆蓋;積極申請中央及省級中醫專項經費120餘萬,用於基層醫療衛生服務機構中醫館規範化建設。

不斷健全中醫藥發展服務平臺

快看!五里墩街道来了群“洋学生”,他们在做啥?

將中醫藥服務納入“兩個統一”,統一建立居民中醫健康檔案,統一印發中醫體質的分類標準、判定方法和調理方案,規範中醫體質判定和調理,實現65以上老年人中醫健康管理率68%,0-3歲兒童中醫健康管理率95%;同時將中醫藥服務納入家庭醫生簽約中,打造中醫特色服務包,為頸肩腰腿痛患者提供針灸拔罐等理療服務,為支氣管炎、哮喘等呼吸系統疾病患者將提供冬病夏治的三伏貼服務,為腹瀉、便秘、斜頸的小兒患者將提供小兒推拿服務等。

創新搭建中醫藥人才成長平臺

快看!五里墩街道来了群“洋学生”,他们在做啥?

依託安徽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專業人才資源優勢,把中醫專家“請進來”坐診,把社區中醫藥人員“送出去”學習,目前共有10名中醫專家、30名基層人員實現雙向交流學習;建立在職與學歷教育相結合、機構內與機構外相結合、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長期與短期相結合人才培養機制;邀請名老中醫現場指導及醫聯體中醫專家基層坐診,實現全區中醫藥人員培訓全覆蓋,診療服務過萬人次。

廣泛推廣中醫藥技術應用平臺

快看!五里墩街道来了群“洋学生”,他们在做啥?

充分發揮中醫藥服務“簡、便、驗、廉”優勢,建立中醫適宜技術康復室,將中醫藥方法廣泛應用於治療社區常見病、多發病。在安徽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成立“蜀山區社區疑難病會診中心”,建立疑難病會診專家庫,提供全方位診療。

全力打造中醫藥文化宣教平臺

快看!五里墩街道来了群“洋学生”,他们在做啥?

積極開展“中醫中藥中國行”基層中醫藥文化科普宣傳活動,重點打造“中醫館”,提供中醫藥健康服務實地體驗,全區8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2個鄉鎮衛生院均建設立中醫館,同時通過門戶網站、微信公眾號、手機短信等推送中醫藥工作動態和知識2000餘條,促進居民中醫藥健康文化素養提升。

審核:馬傑丨責編:梅竹丨編輯:沈剛、歡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