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小米上市之前:我为什么喜欢雷军

写在小米上市之前:我为什么喜欢雷军

企创网:写小米这件事,的确是写不腻的。

我之前常说一句话,其实判断一个人对于小米科技是否真的了解,只需要一个非常简单的问题就可以——小米科技的第一款产品是什么?

回答是“米1”的,这个肯定是对小米不算太了解的,多数都是在小米有一定规模后,才真正开始使用小米产品的;

那正确答案是什么呢?其实是“MIUI”。小米科技第一款产品并不是上来就推出一款米1手机,而是从一个定位手机发烧友BBS的“MIUI论坛”起步的。

MIUI论坛当时之所以在手机发烧友圈中非常流行,最主要的在于,在当时的初级安卓手机生态中,深度定制的MIUI系统显得格外出类拔萃。尤其是MIUI当时就已经可以通过刷机方式实现当时主流安卓机的适配,所以很快就在圈内积累了名气和口碑。

按照相关媒体的报道,大致是MIUI论坛用户数达到十几万以后(一说是几十万),小米才推出第一款手机米1。而且在当时,这款手机的定位更多是试验机和工程机,目的并非期望销量有多高,而是给论坛上的手机发烧友试用,由大家一起群策群力,把MIUI系统进一步完善。

写在小米上市之前:我为什么喜欢雷军

其实95后们,恐怕对于BBS、论坛这样的中国互联网1.0时代的产品也不太熟悉了。至于使用过,或者曾经是资深BBS用户的,差不多起码要是80后了。而雷军作为中国骨灰级的BBS用户,对于论坛的价值和应用,其实也差不多可以称得上是登峰造极。

所以哪怕是时间推进到了当下的2018年,BBS早已式微,很多主流平台都已经纷纷下线论坛功能以后(百度贴吧其实就是把BBS模式一手好牌打烂的典范),小米论坛依旧保持至今,甚至依旧保持较高热度的根本原因。

当然,从2010年到2018年,小米BBS也从最初的初级版本不断迭代更新,逐渐拆分升级成小米社区和独立的MIUI版块。但是依旧不变的是,小米BBS的用户(粉丝)参与性和互动性。觉得产品有问题,还是可以第一时间跑到论坛里吐槽反馈,其他米粉或小米工作人员在看到问题后也会及时进行回应。

写在小米上市之前:我为什么喜欢雷军

自打小米公布了2018年的上市计划后,财经和科技相关媒体就对此保持了较高的曝光度。

最核心的点,无非就是小米上市后市值究竟有多高,作为持股最多的创始人雷军又是否有望冲击中国首富。

小米的估值,网络上流传的版本也是异彩纷呈,最低的说法是四五百亿美元,最高的说法则是两千亿美元。然后相较而言比较靠谱的,是多数人预估的七百到一千亿美元。

那么围绕着小米究竟值多少钱这个事儿,媒体和一众吃瓜群众也可以说是操碎了心。比较好玩的一些观点是:小米市盈率过高了,小米毛利润太低了,我为什么不会买小米股票等等。这让我想起了历年的春节联欢晚会,总有些观众一面表现出对春晚高度的失望和特别的反感,一面又死乞白赖非得每年都坚持看完,看完再上网吐槽骂街。

何苦来的?你看我就不喜欢看春晚,所以每年春晚一眼也懒得去看,这样岂不更好?

写在小米上市之前:我为什么喜欢雷军

本文的标题已经写得很清楚,叫做“我为什么喜欢雷军”。

雷军先生是我个人为数不多欣赏的中国企业家之一,原因倒也简单,中国从来都很盛产大商人和大老板,放在古代就是豪商巨贾。比如目前国内的一大批房地产老板如王健林、许家印等,这些都可以称得上是中国一流的大老板。

但是提到“企业家”这个词,也就是谈到对社会、对国家、乃至对人类做出了什么实质性的推动,那么99%的老板其实都不够格称得上是“企业家”,虽然他们也经常动辄全国各地参加“XX企业家家”峰会,获得“XX企业家”荣誉。但是是不是企业家,从各自做的事情上就能够看的一清二楚。

商人,讲求的是当下什么最赚钱就做什么;企业家,追求的是当下社会和国家迫切需要什么我就做什么。

难能可贵,雷军是当下中国商界内,尤其是中国的互联网圈内,极少数能够称得起“企业家”这三个字的人。至于原因,我们接下来慢慢聊。

写在小米上市之前:我为什么喜欢雷军

一、做互联网、金融,想方设法轻资产,赚快钱的老板越来越多;做制造业、做实业,真正提升国家可持续竞争力的企业少之又少。

一个非常尴尬的事实摆在中国人面前:就是目前中国一众市值超高的互联网、金融领域巨头,绝大多数的利润都是来自中国。能够走出中国,在世界范围内有足够竞争力,赚到世界范围消费者高额利润的企业,几乎还没有。但另一方面,由于很多的顶尖互联网公司都选择在境外上市,中国普通投资者想要购买对应的股票门槛较高,近些年股价的节节攀升,造福的也基本都是境外的投资机构和投资者。

那问题来了,目前能在世界范围内赚到钱的企业,是哪种企业呢?谈到这个问题基本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华为。没错,以华为为代表的,在某一领域具有一定技术优势的制造业企业,是目前中国真正意义上能够在国际上获得利润的典型。和华为类似的,还有海尔、大疆等一众制造业企业。

传统企业缺乏互联网思维,互联网企业普遍热衷轻资产好赚钱,两者之间似乎天然存在着一种隔阂。直到小米已互联网+硬件(制造业)的身份出现后,似乎才让消费者对于这件事看到了一定的曙光。

写在小米上市之前:我为什么喜欢雷军

二、玩概念、超热点,上市圈钱的企业越来越多;做设计、做产品,货真价实的企业弥足珍贵。

因为造概念累积圈钱套现超百亿,东窗事发后逃逸境外至今不归,贾跃亭的乐视几乎成为了中国“上市圈钱”反面教材中的最经典案例。

但是,我们话又说回来了,贾跃亭是中国唯一这么干的老板吗?当然不是,比贾跃亭做的更过分的,比贾跃亭做的更隐晦的,比贾跃亭做的更恶心的,在中国的资本市场上那是遍地都是。只不过因为贾跃亭所在的互联网圈,格外引人注目,尤其是一众自媒体瞩目,所以最后成为了众矢之的罢了。

实话讲,要想做出好的产品,除了时间的累积外,基本上没有任何的捷径。中国到目前为止可以说资本市场上钱是绝对不缺了,而且热钱还有明显过多的情况。但是为什么中国到现在为止,都做不出一款像样的汽车来呢?

原因无非就是,中国的车企不要说和德系的知名品牌大众奔驰相比了,就是和日韩的丰田现代相比,积累时间都要远远不如。

那既然不如,为什么又没什么人愿意去做呢?因为赚钱速度太慢了呗。不要说是商海沉浮几十年的中国一众人精式的老板了,就连我身边一些不到三十岁的所谓“创业者”,每天热议的话题都是如何通过区块链炒币发家,如何利用人性制造一款类似“我系渣渣辉”的游戏捞他一笔。

说中国商业界和资本圈“浮躁”,那都是侮辱了浮躁这个词。在这样的国内创业大环境下,有一个早已实现了个人财富自由的互联网大佬,愿意自己下海亲自干出力不讨好,赚钱特别慢的制造业,提升中国制造业水平。除了弥足珍贵,我还能说用什么来评价?

写在小米上市之前:我为什么喜欢雷军

三、对于中国当下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潮流而言,究竟应该树立怎样的创业偶像至关重要。

作为有媒体从业经历的笔者而言,深刻意识和领会到舆论对于整个社会氛围的影响。

年轻人以怎样的人作为自己的偶像,直接可以决定他们未来走出校园,走入社会后的人生选择和走向。

比如你以马云为偶像,那特点就是一定要做大平台,一定要轻资产,一定不能傻大黑粗。比如做电子商务就得坚持线上,线下的快递什么的这种脏活累活不赚钱的活儿一定得外包。可惜的是中国各行各业至多需要几个平台也就足以了,都跑去做平台谁来做入驻平台的人?至于支付宝和微信这样的产品,全国各有一个已经足矣,不要再妄图去再copy一个。

比如你以刘强东为偶像,那么你首先要做的就是好好学习,先战胜高考再说。当年刘强东可是以宿迁高考状元的身份考上的人民大学,单单是这点拼搏奋斗的精神,恐怕就已经是万里挑一了。至于京东,我们觉得起码在保证商品质量和提升物流效率上,对社会做出了贡献。

再比如说你以罗永浩为偶像,那么你可能需要做的就是尽早退学混社会。可以做很多小摊贩和小生意,然后多说相声,多学英语,练好口才然后在积累了一定粉丝后宣布自己要做一件“改变世界的事情”。至于结果如何,那完全就听天由命了。

作为一个创业者,选错了偶像,树错了目标。几年时间荒废过后,你就会明白一些偶像的成功和语录完全没有任何可参考性。撞过南墙,方知死心。

写在小米上市之前:我为什么喜欢雷军

四、上市融资(金融的本质)是帮助真正对社会有价值的企业拿到钱做研发,做创新,而不是用于大量的广告砸出钱生钱。

为什么中国的股票市场堪称是全球范围内非常混乱,本身对国家经济发展没有太多真正贡献的资本市场呢?

首先游戏规则设定漏洞百出,自然是毋庸置疑的。因为中国股市本身的不成熟和不完善,所以导致投机者往来纵横,毫无阻挡。普通投资者如同韭菜, 割了一批又一批,而且好像永远都割不完。

其次当然是投资者本身的投机属性,是导致自己最后投资滑铁卢的重要原因。许多投资者在投资之前对于所投股票背后的企业完全不了解。比如一家毫无技术壁垒,完全就是凭借广告和营销存活的企业,你就是给他再多钱,他也只会拿去买更多的广告,做更多的营销活动。

这样的企业,自然不可能有什么真正意义上的社会价值。你买他家的产品和买别家的产品也没有任何的区别,无非就是他家广告打得更多,你花钱买了个痛快而已。

只有弄清金融的本质是帮助和扶持哪些真正有能力把技术做好,把创新做到位的企业拿到钱,那么投资的正向逻辑才能被捋顺。

写在小米上市之前:我为什么喜欢雷军

五、中国的大商人身存原罪,近乎没有哪个是绝对干净的。但是在这其中,雷军是相较而言非常自律自制的一个。

中国的改革开放时间和成熟的资本主义市场国家相比,的确还非常不成熟。所以目前市场上你能够看到的世俗意义上成功的老板,基本上最初的利润来得都称不上多干净。

水至清则无鱼,所以只要这些老板们自己做的不是太过分的话,那么作为管理层也是尽可能做到了包容和宽恕。只是对于极个别较为严重的情况,进行杀一儆百。

难能可贵的是,雷军算是这其中非常自律自制的一个了。没去搞乐视的炒概念圈钱,也没去发行区块链虚拟货币,更没有搞一些黄赌毒擦边球娱乐。靠着做金山(软件开发)十几年换来的钱,投资了一批移动互联网公司,最后又自己出大部分资金创办了小米科技。

从各个方面上来说,雷军其实都做到了很多中国人最渴望自己成为的那一类人。首先是普通出身但逆袭命运,其次是学霸属性但又拼命努力,最后是超级富豪又谦逊有礼。然后,媒体形象还十分难得的正面,基本上找不到什么黑历史。

其实,雷军先生值得年轻人学习的地方还有很多很多。但受限于篇幅,今天本文就只限聊到这里。希望小米成功上市获得更充裕的资金后,研发出更多价格厚道、感动人心的好产品。我相信未来的小米,完全有可能改变中国工制造业在世界上的形象,我们拭目以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