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鄲市復興區環境綜合整治「雙違」清零見成效

(編輯 韓敬全 武素花 )

曾經憑全市三百分之一的土地面積創造了全市經濟十分之一貢獻率的復興區,由於匯聚了諸多大型重工業企業,以及圍繞其衍生的無數“散亂汙”企業。曾經灰濛濛的天空,老舊的小區,髒亂差的環境成了復興區的標配。面對十九大提出的建設美麗中國新目標,和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時代主題,復興區把實施環境綜合整治作為優化空間資源管理、提升城區形象、調整產業結構、治理大氣汙染的重大行動。舉全區之力開展了一場“雙違拆遷、散亂汙取締”的環境綜合整治風暴,半年多的時間就讓復興的大地和天空變了模樣。

拆遷現場聲:這裡是位於復興區酒務樓社區的邯鄲市第二鋼鐵廠拆遷現場,這也是今年四月份復興區“雙違”清零攻堅行動以來,戶村鎮轉戰的第四個拆違陣地,三天的時間他們就拆了6000多平米的廢棄建築。

復興區戶村鎮人大主席申利波:再突擊一天就拆完了,截止目前我們戶村鎮一共拆了多少,騰出土地多少。

酒務樓社區由於緊臨河鋼邯鋼公司,衍生的相關產業和服務業在增加百姓收入的同時,也成了雙違和散亂汙的集聚地,在這次環境綜合整治暨“雙違”清零攻堅行動中,社區黨員幹部主動拆遷,引領示範,實現了社區違建清零的目標。

復興區酒務樓社區黨總支部書記工程師郝青山:我們幹部黨員先拆自己的,然後再拆親戚的,老百姓看著也就跟著拆遷了。

記者武素花:這裡是小西環北延與復興路交叉口,原來28000平米的違法建築和散亂汙企業的存在,讓這條南連趙王城遺址公園,北到人民路的路成了斷頭路,復興區用一天半的時間把28000平方米的違建全部拆除,今年要打通這條路,這也是復興區委區政府承諾的一項民心工程。

沿著復興路西延向西行,沿途髒亂差和違法建築都已經夷為平地,特別是邯武快速路邯武大橋南側的八一站,被稱為邯鄲最髒最亂的地方,這次徹底被拆平。

據瞭解,為了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關於環境綜合整治、大氣汙染防治等工作安排部署,全面提升轄區生活環境,切實改善空氣質量,復興區以打造主城區西部綠色生態屏障為目標,2017年11月9日、2018年4月11日先後啟動了主城區周邊環境綜合整治攻堅行動、環境綜合整治暨“雙違”清零攻堅行動,集全區之智,舉全區之力,30名區級領導全員上陣,56個區直部門全部參與,十大戰區同時攻堅向著全域“零違建”的目標拼博。截止目前,累計拆除違建4169處,224萬平方米,騰退土地1.2萬餘畝。

熙平物流專線位於北環路立交橋西北角,佔地70餘畝,屬於未批私建違章建築,聚集著200餘家商戶,先後多次被市、區勒令整改,均沒有結果,今春復興區在這裡打響了“雙違”清零的第一槍,更拆出了幹群之間的理解與配合。

復興區西苑街道辦主任房浩:這個地方是多少平米,商戶從開始跟我們之間的對立,後來到談判,再到後來的和解配合,因為大家都看到了這次拆遷確實帶一了實實在在的好處。

由“消極抵制”變為“主動對話”,再到最後的“主動拆違”這樣的例子在復興區的“雙違”清零攻堅行動中並不少見,但百姓這一行為的轉變源於復興區環境綜合整治帶來的城鄉環境大變樣,契合了大家對幸福美好生活的向望,明天請繼續收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