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成绩出来了,但分数背后的秘密,很多孩子和家长都不知道!

又到了涵涵与大家分享的时间,今天分享的内容关键词“分数背后”“分数涨跌”“家长如何对策”等来为大家解答分数背后的秘密,感兴趣的朋友欢迎关注文末微信,可以免费领取学习资料。涵涵分享每天与您不见不散!

期末成绩一公布,孩子的分数、排名又会牵动着家长的神经。不重视孩子分数的家长几乎没有,但绝大部分家长,在对待孩子考试成绩的问题上却有失偏颇。下面来具体分析一下:

期末成绩出来了,但分数背后的秘密,很多孩子和家长都不知道!

我们为什么这么重视分数?

家长狂热追求好成绩的背后,隐含着两个推理:

成绩好→上好大学→好工作→好前途

成绩差→上差大学(或考不上大学)→差工作(或失业)→没前途

为了证明这是个伪命题,我们不免俗套又要举例一番:

一个小孩6岁才会说话,10岁才会写字,老师对他的评语是:“反应迟钝,思维不合逻辑,满脑子不切实际的幻想。”你能说他是差生吗?他叫爱因斯坦。

一个孩子高考考了3年,第一次英语只有33分,后来他开了家名叫“新东方”的英语培训学校。他叫俞敏洪。

一个孩子高考也考了3年,第一次数学考了1分,第二次数学考了19分,第三次数学才考了79分。他叫马云。

当然,以上只针对性举例,并不代表低分的人有前途。但我们也必须承认:人与人之间确实是存在差异的。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独特的天赋,同时也有不可避免自己的短板。

试问,你是想要一个次次考第一,但没有周末、没有朋友、没有兴趣爱好、沉默寡言的孩子还是一个成绩中等、身体健康、活泼开朗的孩子呢?

家长法则第一条:与成绩相比,成长永远是第一位的。

分数背后的信息,你分析透了吗?

一项调查数据显示:80%的学生都不清楚自己在考试中真正存在的问题,85%的老师和家长对问题原因也没有做到追根溯源。

那么怎样解读考试分数,才能挖掘出孩子的提升空间,帮助他进步呢?

期末成绩出来了,但分数背后的秘密,很多孩子和家长都不知道!

分析试卷,找出丢分原因,拟定对策

原因1: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不深。

对策1:对题目涉及的相关知识点认真复习巩固,真正理解透彻。

原因2:对运用基础知识解决综合问题的技巧不会不熟。

对策2:从一道题上升到一类题,多做练习,熟练掌握这一类题型的答题方法和答题要领,真正融会贯通。

原因3:审题不仔细、计算失误、考虑不周、碰到大题产生紧张畏惧心理等非智力因素。

对策3:有意识锻炼自己的应试技巧和应试心理素质,保持平常心,养成答题完认真检查的好习惯

分析分数涨跌

单科成绩:要把前后几次成绩纵向比较,还要与其他同学成绩横向比较,分析这门学科成绩的发展趋势:上升、下降还是振荡不定?

如果孩子单科成绩下降幅度较大,家长要适时与孩子沟通,找到内在原因(有较大面积薄弱知识点、技能点)和外在原因(对该学科缺乏兴趣?临场发挥适当?和该科老师的关系?)适时激励孩子,而不是训斥孩子,防止孩子产生厌学情绪。

总体成绩:把多次总体成绩进行比较,找到优势学科、弱势学科,制定保优强弱的策略,才会有提升的空间。

当孩子的总体成绩剧烈下降时,家长一定要重视这个信号,这表明孩子学习不在状态,打游戏、网瘾、结识一些贪玩的朋友等,都会令孩子分心,这时家长要沉着冷静,不要逼孩子,不要刺探孩子隐私,与孩子耐心、真诚交流,让孩子主动说出心理困惑,和他们共同面对成长的苦恼。

孩子考得好或不好,家长如何应对?

A.孩子考得好

1.可以给予孩子适当的物质奖励(给孩子买一套她很久就喜欢的图书)和精神奖励(可以是一个公开的表扬)。奖励要在合理范围内,不宜用物质刺激来诱导孩子养成利益驱动的心理。

2.帮助孩子进一步优化学习方法。问问看:同样的分数,和别的孩子相比,你的孩子是否牺牲了更多的课外时间呢?等一些对比性问题来思考和引导孩子。

B.孩子考得“差”

有的家长望子成龙心切,分数不理想,怎么解气怎么说,这是万万不可取的,当孩子没考好时,切忌唠叨、讽刺和挖苦。

孩子都是有自尊心的,听到这些讽刺,往往会产生逆反心理。时间久了,就会内化为自己的东西:“我妈总骂我笨,我是够笨的。”表面上看他们对父母的讽刺、挖苦无动于衷,其实这种内伤很难医治,儿童心理医生观察就发现,那些看起来无精打采、自卑内向的孩子,肯定是在否定批判的环境中长大的。

期末成绩出来了,但分数背后的秘密,很多孩子和家长都不知道!

当孩子遇到困难和挫折,最需要的是家长的理解、接纳和帮助。回到最初那句话:不要因为追求成绩而影响了孩子的健康成长,也只有孩子真正成长了,成绩的提高才不再是难事。

今天涵涵的分享就到这里,看完文章的家长和孩子有怎样的感悟和思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