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地宮,存在大量的水銀,這就是爲什麼一直沒有被盜墓的原因

秦始皇地宮,存在大量的水銀,這就是為什麼一直沒有被盜墓的原因

秦始皇的地下宮殿很大,聚集了成千上萬的工人,建造了幾十年才完成。規模是眾所周知的,還有很多金銀珠寶,價值不菲。當然,像秦始皇這樣聰明的人,肯定會想到他死後是否能安寧,不會被盜墓者打擾。於是,工人們被命令在建造宮殿的過程中設計很多機關,並在宮殿裡放置了大量的水銀以防止盜墓者進入。科學家們還發現了汞在宮殿中的異常現象,證明了宮殿裡有大量的水銀。有多少水銀?數量是多少呢?

秦始皇地宮,存在大量的水銀,這就是為什麼一直沒有被盜墓的原因

有些人認為地下宮殿裡的汞含量是如此之大水銀肯定特別多,以至於將水銀比作河流和海洋。由於水銀的大量存在,2000多年前去世的秦始皇仍然可以完好無損地躺在地下宮殿裡。

1986年,在對“兵馬俑的學術”討論中,有人指出,如果上述觀點是正確的,那麼以下的外部汞汙染應該被排除在外。首先,要排除秦始皇陵墓封地周邊工廠排放的含汞廢水和廢氣造成的各種汙染。其次,排除秦始皇陵墓附近的農作物,使用了多種含汞的農藥。三是要排除長期在驪山項目爆破過程中使用過含汞的起爆劑。

秦始皇地宮,存在大量的水銀,這就是為什麼一直沒有被盜墓的原因

一些人懷疑,如果秦始皇的地下宮殿埋藏了大量的水銀,那麼無疑這是一個非常大的汙染源,歷史上應該有汞汙染造成的生病例子啊。此外,有關汞異常的技術數據也應該從靠近秦始皇陵墓密閉土壤的幾個村莊的水井中獲得,但是在歷史的記載中一直是空白。

秦始皇地宮,存在大量的水銀,這就是為什麼一直沒有被盜墓的原因

一些史記的學者“以水銀為江河大海,相機灌輸”的話深信不疑,然後提出在秦始皇深埋地下,有超過13000噸的水銀,幾千年來一直在不斷流動。然而,很難解釋超過13000噸水銀的來源,有史書記載,在四川,以出產水銀著稱的涪陵汞礦,直到明清時期,進貢朝廷的汞每年只有300多斤。如果將13000噸的汞添加到秦始皇的皇宮中,根據明清時期的估計數量,將需要9萬多年的生產才能滿足需求。另一方面,如果在地下幾十米深處有超過13000噸的汞,它就會在地表形成金字塔狀的“汞汙染圈”,就可能達到一個很難想象的高數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