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天就能賺錢?|你不知道的心理諮詢師日常

你眼中的心理諮詢師是這樣的

“溫柔” “情商高” “會聊天”

“體貼” “很會關心人”

“無所不能” “做思想工作很厲害”

聊聊天就能賺錢?|你不知道的心理諮詢師日常

你眼中心理諮詢師的日常是這樣的

坐在皮製的沙發上,一副高深莫測的模樣

開口就會讓你談談自己近來的困擾

拿出準備開始分析的架勢

聊聊天就能賺錢?|你不知道的心理諮詢師日常

你眼中心理諮詢師的工作是這樣的

碰到問題交給諮詢師就好了

跟他們聊上1個小時

你就能夠解決煩惱,遠離憂愁

聊聊天就能賺錢?|你不知道的心理諮詢師日常

但其實...

聊聊天就能賺錢?|你不知道的心理諮詢師日常

在國內,心理諮詢師正式成為一種職業不過短短20多年的時間。

在大眾看來,這個職業充滿了神秘的氣息。許多人提到心理諮詢師都不禁聯想到電影《催眠大師》裡徐崢和莫文蔚令人眼花繚亂的催眠療法,一個響指就能讓人立馬睡著,晃晃懷錶人就會立刻暈倒;或是美劇《In treatment》(捫心問診)裡開口就會讓來訪者“談談你的困擾吧”的Paul。

“都挺會聊天的”,“會讀心術”,“情緒垃圾桶唄”,“是不是容易得抑鬱症啊”,“好像沒什麼出路”,“只有溫柔善良的人才能做的工作” ...

這些各種各樣的誤解和迷思讓許多對心理學或是對心理諮詢感興趣的小夥伴們遲遲不敢踏入這個領域。但心理諮詢師實際上的日常工作和生活是怎麼樣的呢?

這次,我們邀請了三位平臺上的老師來為我們分享他們的一天,給大家呈現心理諮詢師的真實生活。

簡單心理平臺諮詢師們的生活...

聊聊天就能賺錢?|你不知道的心理諮詢師日常

學習型人格障礙的諮詢師們

從業時間:三年

我雖然每天起的都早,但我諮詢師身份一天的開始一般是從上午9點。在這個時間之前,我的身份是萌娃的媽媽。

我的內心OS... 在成為諮詢師以前,我對諮詢師的工作設(huan)想(xiang)都是來自於美劇:在一個獨棟的小別墅裡,案主和諮詢師坐在寬敞明亮的的一樓大廳裡。自帶的小花園鳥語花香,大大的落地窗完全透亮的採光... 一切都顯得那麼剛剛好。但是實際上,我目前工作的地方,無論是醫院還是工作室,都赤裸裸的告訴我,藝術來源於生活 ,高於生活。(捂臉)

早上 9點正式進入工作狀態後,我會接待預約的來訪者。工作50分鐘,然後寫個案筆記整理一下、歸檔,完成單個工作。

在沒有工作安排的情況下,我上午的時間一般都是用來學習。學習的內容包括專業課,研究生課,英語(因為我的體驗師是外國老師,所以英語需要特別加強),隨當時的心情挑選任意一種或兩種來讀。

在完成上午的學習時光之後,對我而言很重要的是自己動手做一頓午餐。自己動手給自己做一頓心儀的美食是我放鬆壓力的一種方式。

下午 午休過後,在沒有諮詢安排的情況下,我下午一般會寫個案報告或者是閱讀。閱讀的內容包括專業書和其他任何近期感興趣的書籍,最近在讀是安東尼`斯托爾(Anthony·Storr)的《孤獨》。

傍晚 傍晚就是再次轉換身份的時候了。目前我有兩個時間段是非工作時段,一個是週六家庭日,一個就是晚上。因為我的孩子目前年齡很小,正是需要陪伴的時候,所以這兩個黃金時段我都先留給了家庭。

諮詢師是一輩子的事業,而孩子的成長的只是一眨眼的時光。

但其實... 能完整享受悠閒一天的情況還是很少的。除了零碎又均勻的分佈在一週的各個時間點的諮詢時間之外,還有每週一次的個人體驗,每週至少一次的個人督導,每兩週一次的團體督導,長程進行中的中德格式塔高級班以及隨機出現的、令人感興趣的各種短期工作坊,都佔據生活中的大部分時間。

身邊的朋輩都笑稱,自從進了這一行,都成了“學習型人格障礙”了。但這一切都是值得的,諮詢師的狀態決定了來訪者可以走多遠。在這個過程中,我們成了彼此人生的“旅伴”,而這,都將會成為我們重要的回憶。

聊聊天就能賺錢?|你不知道的心理諮詢師日常

諮詢、學習、家庭,被分成一個個小片段的生活

陳昱彤 精神分析、精神動力流派

從業時間:八年

寫諮詢師的日常的時候,我會想在這個職業之外的人,他們想像的諮詢師的日常生活是怎麼樣的呢?

我想這個職業和其它職業最大不同的應該就是每年投入的學習吧。有一個狀態就是諮詢師在進行培訓和學習的時候,就回到之前學生的身份,充滿著對知識的渴望和好奇。這讓我感到生命力和活力。這也是這份職業充滿魅力的一個亮點。

我的諮詢師日常就是工作,學習,生活,陪伴家人,還有就是個人分析和個人督導,團體督導,團體體驗。

我的一天生活是分成一小格一小格的。

週二早上 8點到9點半 這是我的團體體驗時間。在早上六點我就出發到工作室,準備團體體驗。團體體驗是心理諮詢師成長過程中必不可缺的步驟。在團體體驗中,我可以更深入地瞭解自己,瞭解自身在團體中的關係模式,這樣能幫助我更好地進行諮詢,幫助我的來訪者。

9點半到11點

團體體驗後,我會休息一個半小時左右。我會利用這段時間吃吃早餐,看看今天的工作安排,找出之前的案例記錄,在頭腦裡想著來訪者之前給我留下的印象、感受,在頭腦裡組織對他們的理解,為接下來的諮詢做準備。

通常情況下... 每一天,都會有一個一小時的時段留給某一個來訪者,中間有二十分鐘的休息,寫下諮詢記錄,喝喝水,然後等待下一個來訪者。

我每天的工作安排會根據一直以來的工作經驗和休息需要安排諮詢時段。我晚上工作不超過9點10分。有時第二天幾點開始第一個諮詢工作,也會根據前一天的諮詢工作量來安排。

諮詢師的工作是自主和自律有機結合的工作。諮詢師的日常安排有很大的自由度,怎麼在工作和休息中平衡,要根據諮詢師的經驗和諮詢師對自己的瞭解及體驗。

此外的一週裡... 我會安排一個時段做個人督導,三個時段做個人分析。還有一個團體督導和網絡學習的時間。諮詢師在工作的過程中也沒有停止學習。

工作之餘... 比較放鬆恢復能量的事情就是休息時間和家人在一起。跟家人一起說說話、吃吃飯,一起出去玩,都會覺得是享受與快樂。

我也很享受和諮詢師同行的交流,無論是專業上的還是生活的煩惱,都可以互相傾訴,因為沒有比諮詢師更理解諮詢師的人啦。我們在週四晚有個讀書會,分享對理論和做諮詢的理解與經驗。

現在,你們可以看到為什麼我說我的諮詢師日常生活是分成一小格一小格那樣,每一格每一格有固定的內容。

在那些沒有安排的小格外,有時候我會用來休息:困了就睡會兒,不困,有時候會看看電影、打打遊戲,精力充沛時就看會書。這些對我來說都是休息放鬆的方式。

聊聊天就能賺錢?|你不知道的心理諮詢師日常

更好地照顧自己,更好地生活

羅曉禹 精神分析、精神動力流派

謝謝小單的邀請,我也來湊湊熱鬧,說說諮詢師的一天是什麼樣子吧。

目前我還在參加中美精神分析聯盟(CAPA)的培訓,現在是高級組第一年,所以其實我很大部分的時間和精力都是花在受訓上的。

早上 在有課的那天,我一般早上6點多起床。可能來不及吃早飯就要坐到電腦旁開始上課了。課程6點半開始,一直到中午11點結束。一般連上三節,分別是理論課、技術課和個案討論課。

雖然有點辛苦,但我還是很享受這個上課的過程的。無論是聽老師們講他們對理論、技術的理解,還是和同組的同學們討論個案,都會讓我感覺耳目一新,心靈也受到極大觸動。

作為諮詢師,我們可能每天都在間接地體驗來訪者的困境,也無時不刻需要面對自己的侷限。而我很幸運可以在小組裡,感受到大家對這些體驗的包容,並找到繼續探索的勇氣。

中午和下午 到了中午,吃完飯,做什麼呢?當然是抓緊時間補一覺啦~ 從一大早開始上課的消耗還是蠻大的。下午可能會有一、兩節諮詢,又是要高度集中注意力的一段時間。

做完諮詢,我會花一些時間來整理、反思和消化諮詢的過程。有些情緒和想法會在這時慢慢浮現出來。所以我一直保持諮詢完做記錄的習慣。

傍晚 下午5點以後,我一般就不再工作了。之後的時間都是自己安排的。以前我可能會有些焦慮,總想看更多的書、上更多的課,有時晚上也安排諮詢。現在會看得更開一些。既然做諮詢這件事可能是要花一輩子去學習,那麼也沒必要那麼著急了嘛。

而且我覺得生活本身給我的啟示,一點兒不比書本少。作為諮詢師,我們可能更加有責任去好好地生活,好好地照顧自己,以更好的狀態面對來訪者。

看完各位老師們的分享,小編不禁發出感嘆:心理諮詢師的生活其實並沒有大多數人想象中的那麼神秘啊!

學習、諮詢、督導、家庭,佔據了諮詢師們生活的主要部分。大部分電影、電視劇裡展示出來誇張的催眠和讀心術,其實與實際的心理諮詢師的工作相去甚遠。

但心理諮詢師這個職業與其他職業很大的一點區別就是,諮詢師們必須不斷地進行學習,個人體驗、督導、以及專業課學習都是諮詢師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他們也必須時時通過自我覺察、反思和實踐改善自己的諮詢過程。

三位老師的描述裡都共同提到他們會在學習新知識上花費很多的時間。心理諮詢作為一個發展時間不長的領域,湧現著許許多多的新知識,諮詢師們需要不斷進行學習。所以,優秀的諮詢師們會時刻保持學習的積極性和行動力,吸收新的專業知識。


歡迎大家在評論區踴躍發表自己的想法~

你心中心理諮詢師的生活是什麼樣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