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为人知的利川南坪大鱼泉,那可是清江的第二个源头

鲜为人知的利川南坪大鱼泉,那可是清江的第二个源头

万里长江,以其磅礴的气势和辉煌的华夏文明而傲视百川,从而摘得世界大河探花的桂冠。

灵秀清江,湖北省注入长江的第二大支流。它不仅孕育了神奇的巴楚文化、更以沿途雄壮秀丽的风光著称于世。许多慕名而来的游客都纷纷来到它的发源地——利川汪营的清江源来探其庐山真面目,人们无不被清江源旖旎的自然风光、圣洁的源头活水而倾倒。但同样是隐藏在齐岳山脉腹中,清江的第二大源头——大鱼泉,却鲜为人知。如果清江源之美是以其灵动、柔美而成名,那大鱼泉则会因其内敛、纯真而赢得人们的垂青。

鲜为人知的利川南坪大鱼泉,那可是清江的第二个源头

南坪乡野茶九组,齐岳山脚下一个极普通的自然村庄。大鱼泉就位于小村对面的山洞里,沿着一条清澈的小溪行走数十米,大鱼泉便可尽收眼底。雪白的浪花翻滚着顺势流下,它们流动的姿态却是如此的妖娆,完全没有卧龙吞江那般夸张的怒吼。所以你可尽情地把身体浸泡在其中让这些满怀柔情的精灵为你安抚轻揉。此刻,让那些烦心的琐事溶解在这清凉的水底,它们,一定会顺势将其带离。不过,夏天你绝不敢在水中浸泡超过十分钟,因为那股透心的凉意会让你招架不住。反而是在冰天雪地的寒冬,十二度的恒温能让你感知暖心的舒服。

远看山洞,在树荫掩映下和仙雾缭绕中的洞口给人一种犹抱琵琶半遮面的美感。如果走进,定能给你带来心灵的震撼。在利川,见过各种神奇喀斯特溶洞的我们按说对溶洞早已心怀坦然,可站在这样的山洞里谁还能把持自己?阳光透过密布的枝叶射到洞口便形成一道极亮的光芒,在洞内微弱光线的映衬下构成一个金色的世界,这情景已美幻到极致,以致于我不忍太久地直视,生怕它被我盯久了会因为害羞而消失。

鲜为人知的利川南坪大鱼泉,那可是清江的第二个源头

洞内水陆分明,洞壁更是一幅幅生动的立体画,一个个或凹进去或凸出来的碳酸岩石构成了各种形状各异的逼真图案。大自然,这位顶级艺术大师用它那神来之笔和洪荒之力将它的奇妙创意全部刻画在这里。或许它更是一位高超的音乐大师吧! 这不,它在洞内的一侧打造了一个造型奇特,内空外实的巨大石鼓。用重物敲打它会发出和真鼓几乎无异的“咚、咚”声。据说,谁敲得越响越动听运气就越旺。我也试了试,响声还真挺悦耳。

光有乐器岂不单调? 别慌,大自然这位音乐大师还搭建了一个天然的舞台。这舞台,构思之绝妙、建造技艺之高超一定会让你彻底心悦诚服。我想,当年的八仙也许在此举办过高水准的音乐会,耳畔仿佛响起韩湘子那动情的洞箫声, 此刻的乐声,只会送给今天的牛郎织女。

鲜为人知的利川南坪大鱼泉,那可是清江的第二个源头

上世纪六十年代,在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在那个娱乐方式单一的时代,当地百姓因地制宜、物尽其用、纷纷来到洞中,利用这天然的石鼓和舞台来开会、唱戏、跳舞……闭上眼你就能想象当年洞中那热闹非凡的场面。每个人都尽情展示自己有些稚嫩的才艺,但脸上却洋溢着无尽的欢乐,他们,绝不会像当下的人这般烦恼缠身……在这里,好想重复一次当年的盛况,但愿这不是空想。

洞口右侧是上世纪六十年代修建的水轮泵工程。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几乎没有电力供给没有动力机械。当地智慧的老百姓便用这里的水作为动力修建了水力磨谷机。当别处的村民还在用土制的碾子满头大汗费力地碾米谷时,这里的人民却用上了当时最为先进、最有效率的水力磨谷机。我想,除了智慧,有利的自然条件也是成功不可或缺的因素。

鲜为人知的利川南坪大鱼泉,那可是清江的第二个源头

看着眼前这无名的大鱼泉和流量相对较小的溪水,你很自然就想起浩瀚的大海和雄壮的长江。你能想象这些微薄的水量最后能真正融入江海沿途它们会历经多少磨难和沧桑,又会有多少水滴消失在路上。同样,你在赞美大海的博大宽广时是否会将这些数以万计的微小源头遗忘?不积溪流,何以成江海。

鲜为人知的利川南坪大鱼泉,那可是清江的第二个源头

来大鱼泉,收获的不只是故事和美景,还有思考和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