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行業投資,如何布局?

醫療行業投資,如何佈局?

近年來隨著人們醫療健康需求的提升、人口老齡化的趨勢,以及國家對醫療改革的不斷推動,醫療行業的投資機會越來越顯現。

——導讀

醫療行業投資的興起,首先要從全國醫改政策說起。

其中,最有總結性的就是李克強總理在2017年3月28日全國醫改工作電視電話會議上的重要批示:進一步深化醫療、醫保、醫藥聯動改革,大力推動醫療聯合體建設、全部取消藥品加成、醫保支付改革等取得突破,辦好全國醫保信息聯網、異地就醫住院費用直接結算、完善大病保險制度、健康扶貧等惠民實事。

2018年醫改繼續深化。6月19日,國家衛健委發佈《關於進一步改革完善醫療機構、醫師審批工作的通知》(下稱《通知》),要求“簡化醫療機構審批申請材料”,“二級及以下醫療機構設置審批與執業登記兩證合一”,“公立醫院部分服務可委託給第三方醫療機構”,被稱為史上最利好的醫改政策。

縱觀2009年新醫改以來,政府實施了一系列簡政放權、鼓勵社會資本辦醫、讓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作用的戰略決策。

醫改推動+技術推動+醫療需求推動,使中國醫療行業的發展處在一個最好的階段。

醫療行業投資,如何佈局?

根據中商產業研究院分析,中國醫療服務市場的未來增長預期主要由以下因素推動:

1、中國人口老齡化趨勢。預計到2021年,65歲以上人口占中國總人口的13.8%,為中國醫療服務提供商提供了巨大的機遇。

2、高血壓、糖尿病及慢性疾病患病率上升,預期將刺激治療該等疾病的醫療支出。

3、中產階級不斷壯大。預計2021年,年收入在5000到50000美元之間的家庭群體(中產階級)將佔中國家庭的大多數。

醫療行業投資,如何佈局?

“大健康”產業順時應勢,成為社會資本關注熱點。2018年6月24日,由GPLP主辦的2018醫療投資峰會在北京舉行,業內投資圈紛紛看好醫療行業內的醫療服務、製藥、醫療器械、生物技術等行業。

從保險機構到BAT,都已經在大健康產業佈局。例如 “平安好醫生”今年已在香港上市(聚焦移動醫療業務)、阿里巴巴聯合嘀嘀出行推出 “嘀嘀醫生”、阿里巴巴旗下天貓醫藥館、騰訊也投資多家移動醫療企業如掛號網。未來醫療行業會迎來更多更強的社會資本進入。

醫療行業投資,如何佈局?

除了社會資本,根據市場信息,“國家隊”資本也積極佈局醫療健康領域投資,對醫健領域投資生態有重要影響。此“國家隊”主要包括國資委、各部委及直屬機構、央企等參與出資組建的公司,以及個地方政府組建的政府引導基金和產業專項基金。從其投資佈局可以解讀出產業發展的風向,以及產業規劃的重點。

據下表統計,共有15家“國家隊”投資機構/基金參與醫療領域投資,涉及近70個項目。這些機構大部分都是在2010年以後就開始佈局,其參投項目情況如下圖:

醫療行業投資,如何佈局?

從上表看出,國家隊資本投資標的主要分佈於生物醫藥、醫療器械、創新藥、基因檢測、醫療AI等領域。這些領域也是目前社會機構資本在密切關注的領域。國家隊資本的大量進入,既是因為醫療健康領域是關乎國計民生、國家經濟命脈和國家安全的行業,也是對該行業發展和投資的引導。和國家資本相比,社會資本在投資效率、投資管理和客戶服務上更有優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