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中,爲什麼美國選擇把原子彈投放到廣島和長崎,而不是東京

越是位高權重的人越貪生怕死,缺少與敵人玉石俱焚的勇氣。美國對日本使用原子彈是希望讓日本高層認清戰敗的事實,儘快投降好減少美國士兵的傷亡,而不是要徹底毀滅日本,所以東京這樣日本高層聚集的位置不能用原子彈。至於最後轟炸長崎真的是運氣使然。

二戰中,為什麼美國選擇把原子彈投放到廣島和長崎,而不是東京

東京在投原子彈之前美國的戰略轟炸機已經把這座城市被炸的面目全非了,毫不客氣的說當時東京市區還立著的房子用手指頭都能數過來,對待這麼一座城市用原子彈就是浪費,不如把原子彈投到相對完整的城市,這樣更刺激。

二戰中,為什麼美國選擇把原子彈投放到廣島和長崎,而不是東京

在原子彈尚未試爆成功的1945年4月,為了確定轟炸的城市,美國“曼哈頓計劃”的負責人和陸軍航空兵專家就組成了原子彈轟炸目標選定委員會,當時考慮的投放地標準一是目標城市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二是沒有遭受常規轟炸的嚴重破壞,以方便事後評判原子彈的威力。

二戰中,為什麼美國選擇把原子彈投放到廣島和長崎,而不是東京

東京是日本皇宮的所在地,日本天皇是日本人的最高崇拜和精神象徵,就像1940年8月在不列顛之戰中轟炸英倫三島的希特勒制定的“海獅計劃”轟炸英國王室所在地“白金漢宮”的道理一樣,會更加激發起民眾的反抗意識和戰鬥意志,延長戰爭的結束時間,得不償失。

二戰中,為什麼美國選擇把原子彈投放到廣島和長崎,而不是東京

戰後的作為美國傀儡的日本會成為美國西太平洋最重要的戰略支點,而一旦原子彈落在東京,誰能保證日本的新領導人會安心做美國的傀儡而不倒向蘇聯?所以美國人不能把原子彈丟到東京,這樣非但不能促成日本向美國投降,更有可能使得戰後的新日本倒向蘇聯。

二戰中,為什麼美國選擇把原子彈投放到廣島和長崎,而不是東京

為了獲得原子彈爆炸真實可靠的傷害數據,美國人提前對一些城市提供保護,就是長時間的不在對某些城市進行戰略轟炸,給日本人一個錯覺就是有些城市和京都一樣不會被轟炸,讓給更多的人擠到這個城市裡去,小倉就是這樣一個城市而多次被千機轟炸的東京很明顯的被排除在外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