弄癱以太坊,超越加密貓,FCoin即將登基?

弄癱以太坊,超越加密貓,FCoin即將登基?

不知道大家發現沒有,這兩天通過以太坊轉賬,變得特別慢,甚至很多交易都沒有礦工打包,或者要等很久才能完成轉賬。到底堵到什麼程度呢?根據Etherscan的數據,以太坊網絡上正在等待轉賬的交易數量高達57000筆,現在以太坊網絡每秒只能轉賬4.5筆(TPS=4.5), 可謂是堵到家了。現在整個以太坊網絡的轉賬手續費已經高到飛起了,竟然有小夥伴花費了將近1.5個以太坊的礦工費才完成轉賬,這也太誇張了。

於是我趕緊去看看以太坊網絡是不是又出現什麼問題了,但是卻沒有查到什麼相關消息,說明以太坊應該是沒出啥事情。聯想到上一次以太坊網絡崩掉,是加密貓的出現。由於大家都在不停地養貓,所以不斷有新的加密貓在區塊鏈上出身,最終導致以太坊網絡癱瘓。那麼這次是因為啥?一般來說,如果以太坊出現堵塞,是因為有太多的交易同時進行,由於以太坊的工作量證明算法,是需要所有節點都進行驗證,所以併發轉賬越多,所需要的驗證時間也越長,自然就會越堵。這就好像只有一條公路,平常開開還行,一旦遇到早晚高峰,大家一起出門,必然堵死。

FCoin上幣引發“燒幣大賽”

順著這個思路,我又去找了找,看看最近有什麼事情能夠滿足上述條件。從頭條新聞開始找,我發現了最近特別火的Fcoin交易所出了自己的創業板,並且還發出了上幣的規則。這個上幣規則和現有的投票上幣完全不同,Fcoin創業版的上幣規則,採取“累計充值人數排名”上線的機制,而不是像現在很多交易所,通過平臺幣進行投票。這下我明白了,原來搞垮以太坊的英雄就是Fcoin。由於太多項目方想上線,所以都會發出空投,來讓社區成員充值到Fcoin的賬戶。

弄癱以太坊,超越加密貓,FCoin即將登基?

今天目前最低的上幣標準為53000個賬戶

於是網絡中交易數量太多,而這些項目方為了能夠快速轉賬成功,礦工費用會很高,使得大量礦工都去挖那些區塊了。普通轉賬沒有礦工去驗證,轉賬速度就會變得特別慢,最終導致了網絡嚴重堵塞。寶二爺也發出聲明,說以太坊網絡可能因為Fcoin而癱瘓。

弄癱以太坊,超越加密貓,FCoin即將登基?

“投票上幣”的終極邏輯漏洞

其實,現在很多交易所的投票上幣,從本質上來說,就有個致命的邏輯漏洞。我們來嘗試順著這樣的思路來想,如果可以通過投票就上幣,那麼項目方會怎麼做?當然是去拉攏散戶投票。但是誰也不會做賠本的買賣,想讓我投,自然是要給好處的。所以項目方只能通過投票返點,投票給空投等方式來進行拉攏。

這時候就會出現兩種項目方:一部分項目方本來就沒想好好做,他們發項目可能就是為了割韭菜,但是割韭菜得有個交易量還不錯的交易所,於是就可能會把自己融資的大部分來拿去投票上幣。那麼這些項目方還有錢去發展自己的項目嗎?估計是沒有多少了,所以最後項目死掉的概率很高。另一部分項目方則是很想去發展自己的項目,但是面對動則幾千萬高昂的“投票費”,自然就負擔不起了,因為大部分的融資還需要拿來去進行項目開發。

於是,想好好做事的項目方就可能上不去這些不錯的交易所,而割韭菜的項目卻有更大機會通過投票上交易所。甚至有的交易所還要求鎖定大量的交易所代幣,更加提高了項目方的上幣成本,如此往復,最終形成“驅良留劣”的惡性循環。最近有些幣圈大佬也紛紛表示要退出“投票上幣”,轉而加入Fcoin等免費上幣的行列,也能夠說明其中確實存在問題。

弄癱以太坊,超越加密貓,FCoin即將登基?

其實,現在搞這些“投票上幣”的交易所心裡也很著急,處於騎虎難下的尷尬境地。這個口子已經開了,肯定不能停,不然就是信譽問題。但是繼續這樣做,上來的項目方可能還是“空氣”居多,更加會被用戶所詬病。要知道,對於交易所而已,用戶流量就是根本,沒有用戶的交易所,只是個空殼罷了。

但是仔細分析Fcoin的上幣規則,就會發現它卻可以解決上面所說的尷尬局面。首先,Fcoin的創業板可以免費上,項目方不需要花費高昂的上幣費,只需要動用社區力量,通過支持幣種的充值帳戶數來進行排名,最終選出可以上線的項目。

這樣對於那些想要好好做事的項目,就有了能夠上交易所的機會。同時,隨著項目的進展以及交易量、交易人數的增加,在創業板的項目方將有機會獲得“轉板”資格並在Fcoin的創新區上線,只需要鎖定50萬FT以及通過審核就可以。按照現在的價格,50萬FT還不到150萬人民幣,比起某些交易所動則幾千萬的上幣費,已經非常少了。而且,如果有專業的審核團隊,那麼對於優質項目,就更加公平。不同交易板塊的區分,也讓用戶能夠正確認知項目的風險和價值。

這樣的做法,逐漸就會“驅劣留良”,最終Fcoin平臺優質的項目就會越來越多。同時由於Fcoin“交易即挖礦”的相關規則在各個區都是一致的,而且創業區的手續費更低,對於用戶來說也更加有吸引力,畢竟你來交易還可以賺錢,多麼美滋滋。最終,Fcoin平臺就形成了優質項目方入駐,大量用戶交易,用戶體驗和交易深度很好,更多優質項目方入駐,這樣一個良性循環。

Fcoin的“老謀深算”

如果再深入地想想,以太坊堵是因為很多項目方想上Fcoin交易所,但是為什麼這些項目方都這麼想上Fcoin?除了上幣免費,更多地是因為Fcoin交易所最近非常火,不論是用戶體驗,還是交易深度,都非常給力。火到什麼程度呢,從TokenClub的幣熱度看來,FT的熱度已經超過了EOS,FCoin上獨家的FI上線2天40倍,熱度已經排到了第二,這麼火的交易所,誰不想上?

弄癱以太坊,超越加密貓,FCoin即將登基?

那麼為什麼Fcoin能有這樣的成就呢?要知道Fcoin從開放到現在僅僅才1個多月。答案很簡單,就是創新。如果我們仔細梳理,就會發現Fcoin從頭到尾都在下一局大棋,從剛開始的交易挖礦,通過交易換取平臺幣,同時持有平臺幣可以分紅手續費的策略,不僅拉攏了無數用戶,也讓Fcoin的交易量超過了現有的幾大交易所之和,於是一炮而紅,知名度急速上升。但是不停地通過交易挖礦來支撐,也不是長久之事,Fcoin再次創新,通過這種上幣的方式,使得優質項目方入駐,從而進一步增加用戶粘性。

弄癱以太坊,超越加密貓,FCoin即將登基?

更可怕的是,FCoin這種虹吸現象,造成了其他交易所的恐慌,OK已經宣佈停止提取ERC20的幣種,雖然表面上來說是錢包升級,但恐怕更多的是擔心流失用戶。

Fcoin交易所通過創新打破了現有交易所的格局,現在各個項目方的社區成員都想讓自己的項目上線Fcoin,都在從現在的交易所提幣轉入Fcoin,這也導致了現在有些交易所發生“代幣擠兌現象”。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成也用戶,敗也用戶,希望有些交易所通過此次事件,能明白這個道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Fcoin的做法也讓更多的優質項目有了更好的發展空間,有利於整個區塊鏈生態的發展。其實,以太坊的擁堵只是表象,它表現出的,是Fcoin模式所取得的巨大成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