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排队企业减少 正常待审下降近400家

IPO收缩对A股市场来说,是一件大好事,因为源头的水更清了。

从近期证监会披露的首发股票的审核状态来看,过去几件曾让市场担忧的“IPO堰塞湖”问题已经明显得到缓解。

根据证监会最新披露的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6月21日,证监会首发及发行存托凭证企业307家,其中未过会企业中正常待审企业274家,这一数字比6月上旬又有所下降。

而2016年11月下旬未过审企业中正常待审企业数量达到665家,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足足下降了近400家。

IPO排队企业减少 正常待审下降近400家

IPO堰塞湖的危害

在过去,IPO的的过会率在80%—90%,更惊奇的是,被否公司第二次上会的过会率更高,几乎95%以上,只有个别被拒,但三次以上也会过。导致很多问题公司也都来排队IPO,抱着侥幸心理闯关,成则暴富,败则不馁。这样的IPO居高不下,可谓之股市一大奇观。

IPO堰塞湖给A股市场带来的危害:

首先是把二级市场压得喘不过气来,二级市场投资者始终笼罩在大幅扩容的阴影之中,投资者投资A股有巨大的后顾之忧,不知道什么时候堰塞湖会决堤,带来灭顶之灾。

其次是影响了优质公司的IPO进程,因为候审公司太多,排队时间太长,让一些优质公司望而却步,或改道境外上市,或借壳上市。优质公司到境外上市让投资者感到遗憾,而借壳上市则又搞得市场鸡飞狗跳,一地鸡毛。另外也让监管部门左右为难,泄洪会危害二级市场投资者的利益,也会动摇A股市场的根基,细水长流则让排队公司不满。因此IPO堰塞湖成为长期困扰A股市场的大问题。

IPO排队企业减少 正常待审下降近400家

IPO严审

IPO严审让很多问题公司知难而退,毕竟排队IPO也有不菲的资金和时间成本。过去因为过会率高,这个成本与公司上市后获得的巨大利益相比微不足道,所以很多公司都赶来排队。

现在过会率这么低,这个成本就要好好算一算了,是不是值得就要两说了。当然,这些公司都还在观望之中,看IPO严审是不是一阵风,如果刮过去就又恢复到以前宽松的老常态,那么这些公司还是会来排队的,而被否的公司也会再来排队,这样IPO堰塞湖就会被再度抬高

显而易见,严审具有化解IPO堰塞湖的功效,因此贵在坚持。过去认为化解IPO堰塞湖的办法只有疏解,似乎只要加速IPO,就能加快化解堰塞湖,因此提出了2年解决IPO堰塞湖的目标。但实际情况是IPO速度越快,赶来排队的公司也越多,前清后积,没完没了。只有严审可以轻松应对这种情况,排队越多,否决越多。如果按本周这样的否决率持之以恒,要不了3个月,IPO堰塞湖可以降低一半以上

IPO排队企业减少 正常待审下降近400家

问题开始排解

回顾过去1年多的IPO排队企业数据,可以明显地看到“IPO堰塞湖”不断收缩的过程。

根据证监会此前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6月7日,证监会受理首发及发行存托凭证企业310家,其中,已过会28家,未过会282家。未过会企业中正常待审企业275家,中止审查企业7家。

如今,照这样的趋势发展,全面解决“IPO堰塞湖”的问题已可以预期。可见近一年多来,监管层审批从严的决心坚定,“IPO堰塞湖”规模明显收缩。

现在,首发审核过会率从2017年的76.3%下降至2018年初至今的 49.1%,这使得大量业绩表现不佳,尤其是净利润未达门槛的拟IPO企业主动选择撤退;另一方面,新三板企业掀起了IPO撤退潮,而业绩不达门槛、股权结构不清晰等因素是新三板企业放弃IPO的主要原因。


IPO排队企业减少 正常待审下降近400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