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毕业工资不赶搬砖,读书无用?

土木毕业工资不赶搬砖,读书无用?

目前土木工地,施工工人月薪六七千都很正常,个别工种甚至已达两三万。而土木学生初到工地,月薪不过三四千,工作五六年后薪酬也鲜能上万。于是某些学生、家长心理便产生了巨大落差,寒窗苦读廿余载,到头不如搬砖工。那么,缘何如此?土木读书,到底还有没有用?

一、搬砖背后

工地各一线施工工种,无论钢筋工、木工、瓦工、油漆工、各类司机等等,总体来讲是一种体力活。高工资背后,隐藏着诸多寒辛。

1、辛苦、风险

工地工人的工作生活条件一般很艰苦。隧道掌子面附近湿热渗水,管道坑槽下雨积水很深、黄泥乱涌,荒郊野外可能顶风冒雪第一个站在危险高点.....无论严寒酷暑,一天可能工作14、16个小时以上,这是一种非常高强度的劳动工作;吃住窝棚稀有肉腥,冬冷夏热蚊虫肆虐,短暂的休息都可能无法保证。更重要的是,由于直接深处一线,危险场景时常存在,高坠、毒气、身穿钢筋、机械伤亡、甚至过劳猝死等等事件时有发生,工作风险系数几为工地最高。夸张点说,他们是时刻走在工地刀尖上,拿命来换钱。

2、保障、性价

即便如此风险辛苦,背后保障呢?除了发到手的工资,其他保险保障一无所有;有时连正常工资都会延发甚至被克扣。而工地工人一旦发生伤亡情况,其赔偿也是最“不值钱”的,几万甚至几千草草打发了事。生前高强度的劳作获得加上事后不多的赔偿,再除以所有工作工时,一小时可能5块钱都不到。如此性价比,你是否还觉得其工资高?

3、未来、终点

工地工人更多吃的是青春饭,年轻时由于工作环境影响、身体过度透支,到50岁以后即疾病缠身,风湿、眼疾、耳聋、肺病....工地不再想要,经济来源就此消灭,此后再也没有任何生活保障。未来?没有未来,只有现在使劲干,为未来多积攒点过桥钱;于是身体更消耗,恶性循环更加剧。即使能将钱全部攒下来,伴随着通货膨胀、年老日长,恐怕也未必支撑到自己孤独终点的那一天。

土木毕业工资不赶搬砖,读书无用?

二、读书作用

土木毕业从事施工工作,以脑力耗费为主,需要进行不断的补充学习;游刃工地管理,会更煞费苦心。这需要理论与实践的深厚铺垫。

1、知识、素养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这是讲究知识的社会。大学四年甚至更长的深造时间,赋予你的除了前人总结、目前经验和将来预见的系统深厚理论知识外,更多的是教会你一种学习思考的方法、思维方式、遇到问题的处理解决能力,“鱼”之外更多的“渔”,这才是给你的重点。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大学熏陶提升你的各方素养,也教会你以后如何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2、资源、圈子

大学某种意义上是一个各种资源的集合地,一个可有充分利用空间的平台;具体土木,圈子氛围作用更大。全国五湖四海的同学走到一个场所共做一件事情,本身即不易,更是种缘分;四年甚至更多年的同学情、师生情、圈子情在自己人生的任何阶段都无法再有、无法达到,这就是目前大学给你的、你可积攒未来兑换的独特优势。土木界很大也很小,毕业后此将获得的源取不断的无形软财富,你必会深切感受到。

3、前景、格局

总体来讲,土木毕业走的是脑力劳动、管理路线,不断的项目、疑难问题、人际资源等等综合积累,会让自己终成为百足之虫,越老越值钱。从物质生活来讲,退休有保证,返聘有可能,经济优势只会越来越明显;从精神层面来讲,多年的实践积累不仅让你对土木工作见解独到,对整个人生的总结看法都会产生积极影响,这就是人生大格局。

土木毕业工资不赶搬砖,读书无用?

三、结论建议

毕业生与搬砖工,经历背景不同,工种、工作内容有异,前景发展也完全不同,所以仅以工资简单衡量区分优劣好坏、读书是否有用,未免失理偏颇、产生误导。

个人建议,时代新发展,工地搬砖工也需与时俱进,多看看书多增涨些理论知识,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大学毕业初入工地,多学习学习搬砖工人的吃苦耐劳精神,放下姿态多向其请教学习,以尽快提升自己,而勿将暂时薪酬高低作为聚焦重点,使其成为发展牵绊。总之,两者玫瑰互赠,必能手留更香。

土木毕业工资不赶搬砖,读书无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