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普爱思背下了这个大锅,但是问题最终到底该如何解决呢?

莎普爱思事件这两天沸沸扬扬,大量的主流媒体和自媒体都在报道,像丁香医生这些也在蹭热度,吃瓜群众们也在讨论,现在我们先不说莎普爱思本身的问题,我们先来探讨一下,莎普爱思这件事情,到底应该用什么样的逻辑来看。

首先,我这里不是在替莎普爱思洗白,莎普爱思的问题肯定是存在的,但是这些问题我们应该要拆解出来看,对于这些问题,我们首先得有个基本的了解,才能更好的去判断,而不是人云亦云。

首先,很多媒体都在提莎普爱思的广告费用和科研费用不匹配的问题,据新闻报道,莎普爱思去年也就是2016年,广告费用支出高达2.6亿元,而当年的研发费用却仅仅只有2900万元,这的确是个非常倒挂的数据。这个倒挂的数据到底怎么来的?敢问一下,通过低成本的广告投放就能达到合理的利润空间,这样的企业会有人不做吗?

而实际上,中国的广告行业,向来就有靠刷屏广告来获得存在感的传统,从当年的脑白金和恒源祥,再到20多年前的秦池酒,要是真的要细数的话,一面黑板都不够用吧!尤其是在如今的注意力稀缺时代,关注度本身就是一个非常稀缺的资源,就连以前高高在上的苹果,也需要靠营销广告来支撑。在酒香还怕巷子深的年代,广告是任何一个企业都无法避免的问题。

不合法广告,就无法盈利,这样的风气形成,你说赖谁?赖消费者?赖市场?还是赖广告主?

第二个,对于专利问题,莎普爱思滴眼液确实是一款专利药,公司拥有苄达赖氨酸防治早期老年性白内障药物专利。莎普爱思药品说明书上是这样说的,苄达赖氨酸滴眼液抑制眼睛中晶状体醛糖还原酶的活性,从而达到预防或治疗白内障的目的。目前的医学界并不认可白内障有药物能够治疗,但是,莎普爱思的的确确是获得专利了,而且也有医学研究依据。

苄达赖氨酸滴眼液对晶状体醛糖还原酶(AR)有抑制作用,据《中华眼科学》文献表示,AR抑制剂是迄今唯一得到充分实验证据的最有效的抗白内障抑制剂。也就是说,从医学原理上,莎普爱思是确实对治疗白内障有作用的。

莎普爱思背下了这个大锅,但是问题最终到底该如何解决呢?

那么,有多少药物是也许有些人用起来没有太大效果,但是在医学原理上是有作用的呢?

举个例子,老年人最爱用的骨维力类药物,其中的氨基葡萄糖,是公认的对老年人的膝关节退行性关节炎、骨质增生、半月板损伤等症适用的药物。但是这些药物广告铺天盖地,真正产生效果的例子你见过吗?

另外很多人在说莎普爱思成本价和售价之间的利润空间的,这个问题确实是需要市场部门来解决,但是这可不仅仅是莎普爱思的问题,市场上大量高知名度产品,其实都存在成本价和售价之间空间巨大的问题,比如我们的奢侈品、苹果手机、茅台、心脏支架、眼镜......等等,如果真的要整治的话,需要整治的就不只是一款滴眼液,而是全社会的价值观了。

综上,批判莎普爱思的一个关键点就是,我们应该关注这件事透露出来的场景化和行业化的信息,有些事情不是靠批判一两个企业就能解决的。目前来看,莎普爱思这个背锅侠看来是当定了,但是如何才能净化市场解决实际问题,是市场监管部门需要去考虑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