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相观」

「别相观」/「总相观」

既然「别相观」的每一相都有正能跟负能的这两个部分,「体能」跟「知能」就是负能,「正能」跟「智能」则是正能,那我们能不能有一个修法,只要产生「正能」就好,负能的不要呢?有,那叫作「总相观」。

「总相观」,「三十七道品」里叫作「四正勤」,「总相观」跟「别相观」不一样,「四正勤」的定义:凡是「善的」(善,就是正的)已发那就令成熟、永不退,未发那就速成长、使不退。那么「恶的」呢?已发赶快熄灭、永不起,未发就还没发生的,就不要发生了。

你看看,五蕴、十八界,又加十二因缘,再加上四圣谛、四念处,这么加一加(5+18+12+4+4)就将近四五十个了,一个一个作别相观,这样修不是很累吗?那么,现在统合起来分四大类,叫「别相观」。然后综合起来成一大类,就是「正的」,我就让它成长、不后退;「负的」把它消除不再起,那这样就简单化了。

修行到这里「简单化」,综合起来能依体运用的时候,就一起一切起,一成一切成,这是要从总相观来的。那假如是「别相观」,你没有办法一成一切成,也没有办法一起一切起。所以,透过「别相观」的叫「渐教」,到「总相观」就叫「顿教」。

那么,到「总相观」完成的时候,四神足就来了,你成就不成就看你「四神足」,就是念、进、欲、观。这个「观」有的时候是翻译成「慧」,观慧连在一起。那个「进」也叫「勤」、也叫「进」(精进的意思),一个「欲」没变,「念」也没变,所以念、欲、进、观,这个叫「四神足」。

所以大家想想看,在修行的时候是一步一步走上来的,那你要是前面的基础没有,后面就很难用哦。那个「别相观」要不要真的每一条每一条来呢?其实前面的一两条通过,后面的就会很快通过。当然有些人因为资粮道的关系(我们又叫作「业障」),在某个地方它会特别把你卡住。

那假如照我讲的前面一两个通过,后面就统统通过了。那前面一两个通过,后面你没有检验的话,当你的「业障」来临的时候,那你就会说“我的天啊,怎么会遇到这样?不是一成一切成吗?我一成、二成,怎么没有一切成呢?”那是因为你在「别相观」里,没有一个一个的去「检验」。

撷自《普贤心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