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岁海归硕士宅家啃老:这些亲子关系的误区你应该知道

高考放榜了,又是几多欢喜几多愁。与此同时,一则“48岁海归硕士宅家‘啃老’”的新闻席卷而来。

学霸不自立的故事与当下人们期待学霸诞生的气氛显得格格不入。

48岁海归硕士宅家啃老:这些亲子关系的误区你应该知道

难免俗套的“啃老”故事

上海的大卫(化名)本科毕业于国内一流大学,2012年从滑铁卢大学获得工程硕士后回国。本该处于人才链顶端的他却一直不工作,晚上打游戏白天睡觉,就靠着82岁身患尿毒症的老母亲每月3500块钱的退休金过活。

而老母亲丁阿婆,除去支付每月2000多块钱的医药费之外,还要拿出1000多块钱养着年近50的儿子。为了节约开支,她每次只能坐着长途公交去做透析。对此,儿子大卫无动于衷、不闻不问。

眼看自己苦心培养的优秀儿子日渐没个人样,悲愤交加的丁阿婆以“不履行赡养义务”为由将儿子告上法庭,希望他能就此振作。怎奈事与愿违,因儿子没有可执行的财产,丁阿婆最终还是撤诉。

48岁海归硕士宅家啃老:这些亲子关系的误区你应该知道

丁阿婆面对采访时哭着说,“自己溺爱有罪,毁了孩子的前途……”。而从母子年龄来推,上世纪70年代,34岁的丁阿婆生下第一个孩子大卫,可以想见会有多么宠爱。

这段采访视频一经播出,各路写手纷纷出动,满屏口诛笔伐,摇着“教养方式”的大旗告知世人:“看看,这就是错误家教的下场!”

家长朋友们,一边捧着手机刷公号的分析文章,一边对着自家那个还在玩ipad的熊孩子大吼,“都几点了,还不去写作业!”

还有一些“隐形‘啃老’”者:吃住行都由父母照管,孩子也交给父母看顾,还堂而皇之地认为只要自己在工作就绝不算“啃老”。

更有甚者,在一些小圈子中,家中有“老”可被“啃”、自己有能力可被儿女“啃”,那都是互相攀比的荣耀。

如此现状,不就是一边把别人“啃老”的故事当教训,一边又在制造未来“啃老”的孩子吗?

48岁海归硕士宅家啃老:这些亲子关系的误区你应该知道

48岁海归硕士宅家啃老:这些亲子关系的误区你应该知道

“啃老”的“孩子们”都是怎么想的

  • “我爸妈的就是我的,他们不给我用放着干嘛?”

在这样的家庭关系、亲子关系中,界限感时而模糊、时而清晰,处在其中的个体常常会感到痛苦。我们常会听到一些孩子说,“谈恋爱找对象跟什么人结婚那是我自己的事!”,这时我们感觉界限很清晰。但转头,他们又会说,“买房买车带孩子,那是父母的事!”,这就又会让人感觉界限很模糊。

而在这种一边努力划清界限、一边使劲摩擦的关系中,父母也常常痛苦,他们常常很想在儿女划清界限的方面插入自己的立场和意见,却在儿女模糊界限的方面表示想让儿女独立自主、为自己负责。

48岁海归硕士宅家啃老:这些亲子关系的误区你应该知道

  • “我也不想‘啃老’,可我压力大啊!”

日益加剧的社会竞争让“温室培养型”的孩子渐渐难以承受。可能是找工作碰壁让他们自信受挫然后退缩回父母身边,可能是工作轻松稳定但收入难以满足开销需要,也可能是高薪高压却无法保证生活质量需要父母支持……当下社会中,寻求父母“输血”是比较常见的减压途径。

  • “我不是在‘啃老’,我是在做情感陪伴!”

我们身边还有这样的现象:孩子不在家吃饭,父母便在饮食上随便凑合,要么是省钱,要么是没心力,似乎只有孩子回家吃的那顿饭才算是饭。孩子已经习惯了父母将自己作为一切的中心,父母也已经习惯了所有好的东西都该给孩子享受,自己的生活中没有孩子便没有意义,包括吃饭。间接“啃老”的孩子把蹭吃蹭喝蹭住当作是对父母的情感陪伴。

  • “不‘啃老’?那是你没得‘啃’!”

条条大路通罗马,而有的人就生在罗马。这句话是许多年轻人的哀叹。“啃老”变成理所当然、心安理得的事,反而将没办法“啃老”、父母的能力不足以被“啃”变成了另一种羞耻。一些成年人甚至因为不能从父母那里借到“力”而产生怨恨。

48岁海归硕士宅家啃老:这些亲子关系的误区你应该知道

“啃老”现象频出,大多是踏进了这些教养大坑

48岁海归硕士宅家啃老:这些亲子关系的误区你应该知道

“啃老”现象固然与社会大背景的特殊性相关,但更多地还是与父母教养方式、孩子的成长环境有关。而教养这条路就像一路打怪升级,与自己斗,与孩子斗,与同龄人斗。

养育出“啃老”的孩子,大约有以下原因:

  • 父母不允许孩子完成自我分化,出于自我满足的需要一直生活在孩子的生活中。

家庭治疗大师鲍文提出的“自我分化”概念,是指“个体能够区分自己正在经验的思维过程和情绪过程的程度。”也就是说,完成自我分化的个体,能够做到自我定义,同时又不失去表达情绪的能力。

现实中,某些走向极端的依恋出现了父母和孩子离开彼此都不能生存的现象。父母很难把孩子看作是独立于自己的个体,孩子逐渐习惯了自己是父母的一部分。

有时,“啃老”不是孩子要留在父母身边,而是父母变得很难离开孩子,自小的养育过程又把孩子塑造成了离不开自己的样子,甚至在有些家庭中形成了三角联盟关系,孩子的离开会造成极大地不稳定。

也许孩子早已成为维系夫妻关系的桥梁,也许睡在孩子身边是他们夜晚安眠的良药,也许孩子本身就是他们无法自我实现的梦想。种种形式,不过都是用爱孩子的形式达到实现自身需要的表现而已。

48岁海归硕士宅家啃老:这些亲子关系的误区你应该知道

  • 父母通过限制孩子的探索和控制孩子的行为,实现占有欲、价值感,掩盖或宣泄自身的焦虑。

有一项针对7000余名父母育儿焦虑的调查显示,有95%的受访者表示自己对养育孩子感到焦虑,且主要集中在安全、健康、攀比、茫然、完美、压力、未知等因素中。

进化心理学研究告诉我们,焦虑来源于人类对于丛林和原始的认知,来源于人类适应丛林法则的本能。适度的焦虑能够保证我们的安全、提高我们的行为效率,但如果焦虑过度,就会损坏我们的功能行为。

父母限制孩子在安全范围内的自主探索,表面上是帮助孩子抵御了诸多可能出现的风险,本质上却模糊了孩子关于安全和依赖的界限。

当他们长期习惯于父母的庇护,遇到挫折和压力只能返回头找爸爸妈妈,就像是没有长起翅膀的小鹰,不敢走向悬崖峭壁。

控制孩子的行为是最经济有效的塑造方法,就像是带有模具的生产线,总是象征着高速和高成型率。一切行为按照父母意志来,父母便宣泄了自己的焦虑。

与此同时,孩子失去了对自己成长路径的控制,幼年时的依赖也会延续到成年之后,“啃老”便是自然而然的现象,父母也在被“啃”中进一步确认了自己的价值感,更进一步地明确了自己人生的意义就在于给孩子最好的一切。

48岁海归硕士宅家啃老:这些亲子关系的误区你应该知道

  • 父母用自我牺牲和奉献精神来表达爱,绑架孩子的成长。

身边诸多父母都是用“无怨无悔”来形容自己养育孩子的心路历程。在时间、精力、金钱上都以孩子的需要为判断标准。他们都愿意牺牲自己、放低自己而活成孩子的背景。这一背景,可能成为孩子不用自我努力的资本,也可能成为孩子发展自卑的土壤,更可能成为孩子可有可无的关系。

但有点残忍的是,无论父母自我感觉这样的奉献多么高尚,在孩子眼里,这些都不是值得学习的榜样。

父母没有自我、没有进取、没有界限,就如同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麦克莱伦指出的,“无法为孩子提供一个成功的样板”,并且还为孩子增加了不必要的精神负担。

仿佛一旦不能成功便是辜负了父母的一生,孩子也担心远离父母是另一种对父母牺牲、奉献的不敬。这一心理也促成了“啃老”或者与父母“共生”现象的出现。

除了上述原因之外,那些典型的父母“口头禅”,也是错误教养方式的代表:

“我这都是为你好,等你长大就知道了!”

“哎呀!怎么这么笨,过去过去,我来做!”

“这些事都不用你操心,你就只管好好学习!”

“大人说话,小孩子不要插嘴!”

“看看,早跟你讲你不听,现在吃亏了吧!”

这些话在我们与孩子对话和交流的过程中出现的频率相当高。

而这些话说多了,会让孩子失去自主和独立意识、失去对自己成长的信心、失去与家庭共同分担的欲望和能力、失去主动思考和动脑的能力、失去良好的情绪控制力、失去同理心、失去自我探索的追求……

这些我们都知道!却做不到。

48岁海归硕士宅家啃老:这些亲子关系的误区你应该知道

如何避免踏进这些教养“大坑”?有如下建议可供参考

  • 父母给孩子不淹溺的爱

抑郁的显著特点便是 “淹溺感”。所谓淹溺,就是全面包围、无孔不入、濒临窒息。其实对孩子的溺爱也是如此,替他们安排好一切、怕他们出任何意外,本质上都是我们爱自己的方式。

溺爱中泡大的孩子,都以为自己是全宇宙的中心,所有提出的需求都应当被满足。对孩子真正的爱,是提供给他们安全的氛围、安全的空间、安全的选择权,不会让他们出现透不过气的淹溺感。

  • 父母的自我成长

虽然孩子不是父母的复印件,却真的把父母当作参照物。

当父母无法面对和处理自己的过度焦虑、充满了诸多不能自我实现的部分,又将这些通过教养转嫁给孩子,那么在家庭中滋生出的就是完美主义和控制欲,孩子永远没法长大,理所当然地享受着父母创造的家庭成果,“啃老”都不用放在道德层面去衡量。

父母的“潜教育”早已成为大家认可的热点,一言一行、态度情绪都会被孩子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再通过最简单的“印随”体现在自己身上。

48岁海归硕士宅家啃老:这些亲子关系的误区你应该知道

  • 父母不是超人

养育孩子并不是组装机器,不需要父母成为最精准的工程师,也不需要父母一直站在近前随时维护修理。如果父母不能恰当地退出,便永远不会有真正长大的孩子。父母对孩子能否照顾好自己的担忧恰恰反映出在养育过程中并没有让孩子掌握到成长为独立自主个体的要领。

心理学家克莱尔说,“父母真正成功的爱,就是让孩子尽早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从你的生命中分离出去,这种分离越早,你就越成功。”

  • 让孩子在挫折中成长

我们的父母和我们做父母时都有一个本能:不想让孩子看到危险、体验挫折,很多时候自己就像横刀立马的大将军,把一切挡在刀下,伪造出一派祥和来让孩子顺风顺水地长大。比如因为懂了太多单亲家庭对孩子的成长不利,所以夫妻二人可以从孩子10岁起分居到18岁高考结束再离婚。不能指责这样的父母,他们似乎也做出了很大的牺牲。

但如果父母、家庭面对困境和抉择时就是这样的态度,那么孩子的逆商也永远不会提高,下一次当抉择发生在他们自己身上,能做的就只剩逃避了。

教养“大坑”还有很多,挑战还在升级,为人父母,相当不易。想要不成为别人口中的故事,就得先创造属于你们自己的教养方式,而不是千篇一律、东施效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