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歲海歸碩士宅家啃老:這些親子關係的誤區你應該知道

高考放榜了,又是幾多歡喜幾多愁。與此同時,一則“48歲海歸碩士宅家‘啃老’”的新聞席捲而來。

學霸不自立的故事與當下人們期待學霸誕生的氣氛顯得格格不入。

48歲海歸碩士宅家啃老:這些親子關係的誤區你應該知道

難免俗套的“啃老”故事

上海的大衛(化名)本科畢業於國內一流大學,2012年從滑鐵盧大學獲得工程碩士後回國。本該處於人才鏈頂端的他卻一直不工作,晚上打遊戲白天睡覺,就靠著82歲身患尿毒症的老母親每月3500塊錢的退休金過活。

而老母親丁阿婆,除去支付每月2000多塊錢的醫藥費之外,還要拿出1000多塊錢養著年近50的兒子。為了節約開支,她每次只能坐著長途公交去做透析。對此,兒子大衛無動於衷、不聞不問。

眼看自己苦心培養的優秀兒子日漸沒個人樣,悲憤交加的丁阿婆以“不履行贍養義務”為由將兒子告上法庭,希望他能就此振作。怎奈事與願違,因兒子沒有可執行的財產,丁阿婆最終還是撤訴。

48歲海歸碩士宅家啃老:這些親子關係的誤區你應該知道

丁阿婆面對採訪時哭著說,“自己溺愛有罪,毀了孩子的前途……”。而從母子年齡來推,上世紀70年代,34歲的丁阿婆生下第一個孩子大衛,可以想見會有多麼寵愛。

這段採訪視頻一經播出,各路寫手紛紛出動,滿屏口誅筆伐,搖著“教養方式”的大旗告知世人:“看看,這就是錯誤家教的下場!”

家長朋友們,一邊捧著手機刷公號的分析文章,一邊對著自家那個還在玩ipad的熊孩子大吼,“都幾點了,還不去寫作業!”

還有一些“隱形‘啃老’”者:吃住行都由父母照管,孩子也交給父母看顧,還堂而皇之地認為只要自己在工作就絕不算“啃老”。

更有甚者,在一些小圈子中,家中有“老”可被“啃”、自己有能力可被兒女“啃”,那都是互相攀比的榮耀。

如此現狀,不就是一邊把別人“啃老”的故事當教訓,一邊又在製造未來“啃老”的孩子嗎?

48歲海歸碩士宅家啃老:這些親子關係的誤區你應該知道

48歲海歸碩士宅家啃老:這些親子關係的誤區你應該知道

“啃老”的“孩子們”都是怎麼想的

  • “我爸媽的就是我的,他們不給我用放著幹嘛?”

在這樣的家庭關係、親子關係中,界限感時而模糊、時而清晰,處在其中的個體常常會感到痛苦。我們常會聽到一些孩子說,“談戀愛找對象跟什麼人結婚那是我自己的事!”,這時我們感覺界限很清晰。但轉頭,他們又會說,“買房買車帶孩子,那是父母的事!”,這就又會讓人感覺界限很模糊。

而在這種一邊努力劃清界限、一邊使勁摩擦的關係中,父母也常常痛苦,他們常常很想在兒女劃清界限的方面插入自己的立場和意見,卻在兒女模糊界限的方面表示想讓兒女獨立自主、為自己負責。

48歲海歸碩士宅家啃老:這些親子關係的誤區你應該知道

  • “我也不想‘啃老’,可我壓力大啊!”

日益加劇的社會競爭讓“溫室培養型”的孩子漸漸難以承受。可能是找工作碰壁讓他們自信受挫然後退縮回父母身邊,可能是工作輕鬆穩定但收入難以滿足開銷需要,也可能是高薪高壓卻無法保證生活質量需要父母支持……當下社會中,尋求父母“輸血”是比較常見的減壓途徑。

  • “我不是在‘啃老’,我是在做情感陪伴!”

我們身邊還有這樣的現象:孩子不在家吃飯,父母便在飲食上隨便湊合,要麼是省錢,要麼是沒心力,似乎只有孩子回家吃的那頓飯才算是飯。孩子已經習慣了父母將自己作為一切的中心,父母也已經習慣了所有好的東西都該給孩子享受,自己的生活中沒有孩子便沒有意義,包括吃飯。間接“啃老”的孩子把蹭吃蹭喝蹭住當作是對父母的情感陪伴。

  • “不‘啃老’?那是你沒得‘啃’!”

條條大路通羅馬,而有的人就生在羅馬。這句話是許多年輕人的哀嘆。“啃老”變成理所當然、心安理得的事,反而將沒辦法“啃老”、父母的能力不足以被“啃”變成了另一種羞恥。一些成年人甚至因為不能從父母那裡借到“力”而產生怨恨。

48歲海歸碩士宅家啃老:這些親子關係的誤區你應該知道

“啃老”現象頻出,大多是踏進了這些教養大坑

48歲海歸碩士宅家啃老:這些親子關係的誤區你應該知道

“啃老”現象固然與社會大背景的特殊性相關,但更多地還是與父母教養方式、孩子的成長環境有關。而教養這條路就像一路打怪升級,與自己鬥,與孩子鬥,與同齡人鬥。

養育出“啃老”的孩子,大約有以下原因:

  • 父母不允許孩子完成自我分化,出於自我滿足的需要一直生活在孩子的生活中。

家庭治療大師鮑文提出的“自我分化”概念,是指“個體能夠區分自己正在經驗的思維過程和情緒過程的程度。”也就是說,完成自我分化的個體,能夠做到自我定義,同時又不失去表達情緒的能力。

現實中,某些走向極端的依戀出現了父母和孩子離開彼此都不能生存的現象。父母很難把孩子看作是獨立於自己的個體,孩子逐漸習慣了自己是父母的一部分。

有時,“啃老”不是孩子要留在父母身邊,而是父母變得很難離開孩子,自小的養育過程又把孩子塑造成了離不開自己的樣子,甚至在有些家庭中形成了三角聯盟關係,孩子的離開會造成極大地不穩定。

也許孩子早已成為維繫夫妻關係的橋樑,也許睡在孩子身邊是他們夜晚安眠的良藥,也許孩子本身就是他們無法自我實現的夢想。種種形式,不過都是用愛孩子的形式達到實現自身需要的表現而已。

48歲海歸碩士宅家啃老:這些親子關係的誤區你應該知道

  • 父母通過限制孩子的探索和控制孩子的行為,實現佔有慾、價值感,掩蓋或宣洩自身的焦慮。

有一項針對7000餘名父母育兒焦慮的調查顯示,有95%的受訪者表示自己對養育孩子感到焦慮,且主要集中在安全、健康、攀比、茫然、完美、壓力、未知等因素中。

進化心理學研究告訴我們,焦慮來源於人類對於叢林和原始的認知,來源於人類適應叢林法則的本能。適度的焦慮能夠保證我們的安全、提高我們的行為效率,但如果焦慮過度,就會損壞我們的功能行為。

父母限制孩子在安全範圍內的自主探索,表面上是幫助孩子抵禦了諸多可能出現的風險,本質上卻模糊了孩子關於安全和依賴的界限。

當他們長期習慣於父母的庇護,遇到挫折和壓力只能返回頭找爸爸媽媽,就像是沒有長起翅膀的小鷹,不敢走向懸崖峭壁。

控制孩子的行為是最經濟有效的塑造方法,就像是帶有模具的生產線,總是象徵著高速和高成型率。一切行為按照父母意志來,父母便宣洩了自己的焦慮。

與此同時,孩子失去了對自己成長路徑的控制,幼年時的依賴也會延續到成年之後,“啃老”便是自然而然的現象,父母也在被“啃”中進一步確認了自己的價值感,更進一步地明確了自己人生的意義就在於給孩子最好的一切。

48歲海歸碩士宅家啃老:這些親子關係的誤區你應該知道

  • 父母用自我犧牲和奉獻精神來表達愛,綁架孩子的成長。

身邊諸多父母都是用“無怨無悔”來形容自己養育孩子的心路歷程。在時間、精力、金錢上都以孩子的需要為判斷標準。他們都願意犧牲自己、放低自己而活成孩子的背景。這一背景,可能成為孩子不用自我努力的資本,也可能成為孩子發展自卑的土壤,更可能成為孩子可有可無的關係。

但有點殘忍的是,無論父母自我感覺這樣的奉獻多麼高尚,在孩子眼裡,這些都不是值得學習的榜樣。

父母沒有自我、沒有進取、沒有界限,就如同美國著名心理學家麥克萊倫指出的,“無法為孩子提供一個成功的樣板”,並且還為孩子增加了不必要的精神負擔。

彷彿一旦不能成功便是辜負了父母的一生,孩子也擔心遠離父母是另一種對父母犧牲、奉獻的不敬。這一心理也促成了“啃老”或者與父母“共生”現象的出現。

除了上述原因之外,那些典型的父母“口頭禪”,也是錯誤教養方式的代表:

“我這都是為你好,等你長大就知道了!”

“哎呀!怎麼這麼笨,過去過去,我來做!”

“這些事都不用你操心,你就只管好好學習!”

“大人說話,小孩子不要插嘴!”

“看看,早跟你講你不聽,現在吃虧了吧!”

這些話在我們與孩子對話和交流的過程中出現的頻率相當高。

而這些話說多了,會讓孩子失去自主和獨立意識、失去對自己成長的信心、失去與家庭共同分擔的慾望和能力、失去主動思考和動腦的能力、失去良好的情緒控制力、失去同理心、失去自我探索的追求……

這些我們都知道!卻做不到。

48歲海歸碩士宅家啃老:這些親子關係的誤區你應該知道

如何避免踏進這些教養“大坑”?有如下建議可供參考

  • 父母給孩子不淹溺的愛

抑鬱的顯著特點便是 “淹溺感”。所謂淹溺,就是全面包圍、無孔不入、瀕臨窒息。其實對孩子的溺愛也是如此,替他們安排好一切、怕他們出任何意外,本質上都是我們愛自己的方式。

溺愛中泡大的孩子,都以為自己是全宇宙的中心,所有提出的需求都應當被滿足。對孩子真正的愛,是提供給他們安全的氛圍、安全的空間、安全的選擇權,不會讓他們出現透不過氣的淹溺感。

  • 父母的自我成長

雖然孩子不是父母的複印件,卻真的把父母當作參照物。

當父母無法面對和處理自己的過度焦慮、充滿了諸多不能自我實現的部分,又將這些通過教養轉嫁給孩子,那麼在家庭中滋生出的就是完美主義和控制慾,孩子永遠沒法長大,理所當然地享受著父母創造的家庭成果,“啃老”都不用放在道德層面去衡量。

父母的“潛教育”早已成為大家認可的熱點,一言一行、態度情緒都會被孩子看在眼裡、記在心裡,再通過最簡單的“印隨”體現在自己身上。

48歲海歸碩士宅家啃老:這些親子關係的誤區你應該知道

  • 父母不是超人

養育孩子並不是組裝機器,不需要父母成為最精準的工程師,也不需要父母一直站在近前隨時維護修理。如果父母不能恰當地退出,便永遠不會有真正長大的孩子。父母對孩子能否照顧好自己的擔憂恰恰反映出在養育過程中並沒有讓孩子掌握到成長為獨立自主個體的要領。

心理學家克萊爾說,“父母真正成功的愛,就是讓孩子儘早作為一個獨立的個體從你的生命中分離出去,這種分離越早,你就越成功。”

  • 讓孩子在挫折中成長

我們的父母和我們做父母時都有一個本能:不想讓孩子看到危險、體驗挫折,很多時候自己就像橫刀立馬的大將軍,把一切擋在刀下,偽造出一派祥和來讓孩子順風順水地長大。比如因為懂了太多單親家庭對孩子的成長不利,所以夫妻二人可以從孩子10歲起分居到18歲高考結束再離婚。不能指責這樣的父母,他們似乎也做出了很大的犧牲。

但如果父母、家庭面對困境和抉擇時就是這樣的態度,那麼孩子的逆商也永遠不會提高,下一次當抉擇發生在他們自己身上,能做的就只剩逃避了。

教養“大坑”還有很多,挑戰還在升級,為人父母,相當不易。想要不成為別人口中的故事,就得先創造屬於你們自己的教養方式,而不是千篇一律、東施效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