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這些狀元,就知道科舉不止生產書呆子

初夏時節,又是一年考試季。中考和高考,對幾乎每一名學生來說,都是通往未來的里程碑。無論有多少人質疑中高考的存在價值,它們都是有意義的,無所謂成績,參加考試本身就是一種歷練和成長。一張考卷並不是人生的全部,成績優劣也無法決定未來,因為有很多條路能夠通向成功。

看看這些狀元,就知道科舉不止生產書呆子

相比之下,古代的讀書人就苦多了。要想改變命運,只有參加科舉考試這一條路,而考試的難度、參與的人數註定了每次都有大批的書生落榜,然而考試卻偏偏不是每年都有,與現在的中高考比起來,這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千軍萬馬過獨木橋。

每年高考,各省的文理狀元每每令人稱羨。眾所周知,科舉考試的巔峰是殿試,殿試的第一名稱作狀元。能考上狀元的人,不僅文筆好、頭腦好、字跡好,還要長得好,同時滿足這麼多條件的人,簡直用萬里挑一也遠遠不足以形容他的優秀。

看看這些狀元,就知道科舉不止生產書呆子

現在的考試分文理科,而科舉考試則分文武。能夠在武科考取功名,那簡直比文科更厲害。因為武科舉不是大家想象中的搭擂臺比武,除了武藝,還要考弓馬、策略、戰術、佈陣等一系列軍事技能。此外,武科舉還有筆試——寫下對軍國大事的個人見解。習武之人多數都是大老粗,會寫幾個字都算優秀了,武狀元們既能在演武場全身而退,又能提筆寫策論,那才是真正意義上的文武全才。

看看這些狀元,就知道科舉不止生產書呆子

有些人認為,科舉考試束縛人的思想,最終只能出書呆子。狀元,作為芸芸眾生之中的少數精英,他們的故事遠比普通人更加精彩。看看下面要列出的一些狀元,他們是否真的是“書呆子”。

第一個狀元——孫伏伽。他是唐武德五年(622年)狀元,值得一提的是,他參加了中國第一次科舉考試,是當年五個進士之一,而那時候還是隋朝。

看看這些狀元,就知道科舉不止生產書呆子

最後一個狀元——劉春霖。他於清朝光緒三十年(1904年)考中狀元,第二年,慈禧太后即下詔廢止科舉。劉春霖的書法造詣極高,當時有“大楷學顏真卿,小楷學劉春霖”一說。當時流通的錢幣上“光緒通寶”四個字就是他所書寫。

看看這些狀元,就知道科舉不止生產書呆子

看看這些狀元,就知道科舉不止生產書呆子

唯一的女狀元——傅善祥。她於太平天國癸丑三年(1853年)考取女科狀元。封建社會奉行“女子無才便是德”,女性始終不被科舉考試所接納,而太平天國崇尚男女平等,因此允許女性參加考試。

看看這些狀元,就知道科舉不止生產書呆子

年紀最大的狀元——尹樞中。他於唐德宗貞元七年(791年)考取辛未科狀元,當年他已71歲高齡,80歲去世的他也是歷史上最長壽的狀元。

唯一被招為駙馬的狀元——鄭顥。他是唐代宗會昌二年(842年)壬戌科狀元,後娶唐宣宗之女萬壽公主,成為駙馬。

第一個當上皇帝的狀元——李遵頊。他是西夏宗室,齊王李彥宗之子,天慶十年(1203年)考取狀元。八年後他發動了宮廷政變,廢夏襄宗並自立為帝,是為夏神宗。

看看這些狀元,就知道科舉不止生產書呆子

第一位武狀元出身的宰相——郭子儀。他於開元初年考取武舉高等(狀元),歷經四朝,兩任宰相,率軍平定安史之亂,戰功顯赫。

看看這些狀元,就知道科舉不止生產書呆子

除此之外,還有很多我們熟悉的名字,他們其實也是狀元:唐代山水詩畫代表王維、書法大家柳公權,南宋詞人張孝祥、民族英雄文天祥,明代著名學者、首輔楊廷和之子楊慎,清代光緒帝恩師、支持維新變法的翁同龢等等,他們不僅寫下了令人讚歎的考卷,而且在政治、文學、史學、書畫等領域發出更加耀眼的光芒,是當之無愧的天之奇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