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4部燒腦的虛擬現實電影,目的就是爲了讓人蒙圈嗎?

虛擬現實是一種仿真系統,據說發展到高深處,人們在虛擬現實中將難辨真假,再也分不清哪個是虛幻哪個是真實。這就有意思了,所以前兩年的VR、AR炒的火熱,但限於現階段軟件硬件的能力,還遠達不到以假亂真的程度。

這4部燒腦的虛擬現實電影,目的就是為了讓人蒙圈嗎?

但在電影中,這都不叫事兒。腦洞大開的編導們似乎比科學家們要厲害那麼一點點,在他們的電影裡,虛擬現實早已讓人真假不分,劇中的人物往往生活在虛擬世界而不自知,這是一件多麼細思極恐的事情。

這4部燒腦的虛擬現實電影,目的就是為了讓人蒙圈嗎?

不僅如此,還使出渾身解數,把觀眾也弄的雲山霧罩,有的影片甚至到了最後一刻也分不清哪個是真,哪個是假,於是乎,就有了熱心觀眾對電影的無數種解讀,下面就來看下,那些讓人看著看著就蒙圈的電影吧

這4部燒腦的虛擬現實電影,目的就是為了讓人蒙圈嗎?

NO.1《黑客帝國》

《黑客帝國》一共拍了三部,第一部於1999年上映。同年上映的還有同樣題材的《異次元駭客》,但後者在中國觀眾中的名氣遠沒有《黑客帝國》大。

這4部燒腦的虛擬現實電影,目的就是為了讓人蒙圈嗎?

三部《黑客帝國》場面一部比一部火爆,第二部的公路追逐戰更是被稱為“50年內無人能超越的經典場面”。但這個系列電影給我們更多的不只是特效、動作場面,三部黑客帝國,更像是一個通關遊戲,謎題一個接著一個,牽引著觀眾去尋找答案。

這4部燒腦的虛擬現實電影,目的就是為了讓人蒙圈嗎?

影片講述的是未來世界,人工智能高度發達,終於有一天發生了人工智能“矩陣”與人類的戰爭。人類不幸戰敗,只留一下了一座地下城市錫安。

這4部燒腦的虛擬現實電影,目的就是為了讓人蒙圈嗎?

人工智能“矩陣”將人類像複製粘貼一樣批量生產,然後向飼養牲畜一樣用死去的人分解成的養料供人生存,留存人類的目的就是為了給機器人提供能量。

這4部燒腦的虛擬現實電影,目的就是為了讓人蒙圈嗎?

而且“矩陣”還將所有人類聯網進他的虛擬現實世界,讓所有的人類生活在其中而不自知。但也有個別例外,救世主尼歐就是其中的一員,在墨菲斯在系統中找到他並將它從培養皿中分離之後,他帶領了僅存的人類戰隊同人工智能展開了鬥爭。

這4部燒腦的虛擬現實電影,目的就是為了讓人蒙圈嗎?

即使《黑客帝國》三部曲完結之後,仍有許多疑問,比如人類的最終聚集地是怎麼生存下來的,是不是電腦特意留下,每隔一段時間出現一個尼歐一樣的救世主,以平衡虛擬現實系統?

這4部燒腦的虛擬現實電影,目的就是為了讓人蒙圈嗎?

所以,《黑客帝國》是一部華麗麗的燒腦電影,把虛擬現實的概念發揚光大,成為後來的電影的一個典範。這部電影也是基努裡維斯在成名作《生死時速》之後最為人熟知的一部電影。那個可以飛天遁地,無所不能的救世主形象至今仍被人津津樂道!

這4部燒腦的虛擬現實電影,目的就是為了讓人蒙圈嗎?

NO.2《異次元駭客》

《異次元駭客》同樣上映於1999年,比《黑客帝國》晚了兩個月而已,同樣是一部看起來十分吃力的虛擬現實電影。這部電影的格局雖然比《黑客帝國》要小一點,但燒腦程度卻一點也不差。

這4部燒腦的虛擬現實電影,目的就是為了讓人蒙圈嗎?

影片講述的是科學家道霍爾和富勒用電腦模擬出真實的1937年的洛杉磯,他們可以隨意出入這個虛擬現實世界。有一天富勒被人殺了,各種證據表明霍爾就是兇手,可霍爾卻毫無印象,於是霍爾再次回到1937年的洛杉磯尋找真相。

這4部燒腦的虛擬現實電影,目的就是為了讓人蒙圈嗎?

把這部電影看成《黑客帝國》《盜夢空間》《入侵腦細胞》這類的作品,似乎並無不妥。《異次元駭客》多層世界的設定有點像像《盜夢空間》,世界邊界的設定跟《移魂都市》和《楚門的世界》,或者說後來的電影在這部電影中汲取了靈感更為恰當一點。

這4部燒腦的虛擬現實電影,目的就是為了讓人蒙圈嗎?

NO.3《感官遊戲》

同在1999年,又出現了一部虛擬現實題材的電影《感官遊戲》。《感官遊戲》是國際影壇最著名的導演之一大大衛·柯南伯格執導的科幻驚悚片,曾入圍柏林電影節金熊獎,大衛·柯南伯格獲銀熊獎-傑出藝術成就,並且還獲得了土星獎最佳科幻電影提名。

這4部燒腦的虛擬現實電影,目的就是為了讓人蒙圈嗎?

影片由詹尼弗·傑森·利、裘德·洛主演,好像裘德洛很喜歡演科幻片,《千鈞一髮》、《明日世界》、《人工智能》、《刀走偏鋒》都能看見他的身影。

這4部燒腦的虛擬現實電影,目的就是為了讓人蒙圈嗎?

《感官遊戲》講述的是電玩女王愛麗拉設計了虛擬現實系統“X接觸”使現實和虛幻再也難以分清。在一個試玩大會上,一群人要刺殺愛麗拉,為了躲避追殺,和守衛泰德兩人進入“X接觸”的世界中,但泰德和愛麗拉卻深陷遊戲之中不能自拔,而這時追殺越來越近了......

這4部燒腦的虛擬現實電影,目的就是為了讓人蒙圈嗎?

《感官遊戲》雖然是部科幻驚悚片,但片中的虛擬和現實的交織讓人暈頭轉向更像是懸疑片,片中的男女主角一直在懷疑自己到底身處遊戲內還是遊戲外,而我們看著看著也會有同樣的懷疑,我們到底是在電影之內還是在電影之外。《感官遊戲》雖沒有《黑客帝國》那樣的華麗虛擬世界場景,卻表現了無限令人遐想的多重空間奇景,這種給思維帶來衝擊的電影很討人喜歡。

這4部燒腦的虛擬現實電影,目的就是為了讓人蒙圈嗎?

NO.4《未來戰警》

《未來戰警》上映於2009年,由布魯斯威利斯主演,影片根據漫畫小說改編而成,表達的是人們對虛擬現實導致人類交流喪失的恐懼和擔憂。

這4部燒腦的虛擬現實電影,目的就是為了讓人蒙圈嗎?

《未來戰警》講述的是在未來世界裡,人們可以足不出戶,只要接入網絡就通過由思維來控制自己的“機器代理人”做事。起初機器代理人看起來很完美,社會的犯罪率一直保持為零。但有一天突然發生了一樁謀殺案,FBI探員格里爾在調查這起案件時去發現機器代理人是一個陰謀。當他像粉碎這個陰謀時,卻發現危機四伏。

這4部燒腦的虛擬現實電影,目的就是為了讓人蒙圈嗎?

​《未來戰警》中的代理人很容易讓人想起詹姆斯卡梅隆的《阿凡達》,無數個宅男宅女窩在家裡操控著不同的自己,以至於忘記了上一次何時出門。同時影片的佈局似乎是另一個版本的《黑客帝國》,為宅男宅女們展開了終極的想象空間。當然對於這樣的虛擬生活,恐怕人類永不會接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