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称制度迎来大改,医院自主职称评审已成定局

职称制度迎来大改,医院自主职称评审已成定局

公立医院改革如火如荼,医院自主职称评审已尘埃落定。

公立医院改革引爆又一重磅炸弹,日前,办公厅发文,提出多项具体举措,改进科技人才评价方式。其中明确提出,克服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倾向,矛头直指当前不合理的职称评审制度。

职称制度迎来大改,医院自主职称评审已成定局

长久以来,一心专注于临床的医生们发论文、考外语和计算机成为评职称的“铁律”,不仅使医生疲于应对,还衍生了大量论文造假行为。而这些硬性要求也让基层医生的晋升之路显得尤为艰难。

过去两年,陆续有文件出台。2017年印发《关于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意见》,就明确提出推动高校、医院、科研院所、大型企业和其他人才智力密集的企事业单位按照管理权限自主开展职称评审。随后,山西、浙江、辽宁、天津等地纷纷落地,推动职称评审改革,将医务人员的职称评审下放到了医院。

继两办的文件之后,湖北省也将职称评审的权限下放到了医院。今年4月份,湖北省人社厅发布,湖北省职改办在湖北省妇幼保健院、省中医院、省肿瘤医院、鄂东医疗集团、襄阳市中心医院、宜昌市中心医院、十堰市太和医院、十堰市人民医院等8家医疗单位试点开展职称自主评审工作。

据了解,湖北省的试点工作还首次探索分类评价,将卫生系列分为临床型和科研型。自主评审范围为本单位在卫生专业技术岗位上从事医、药、护、技的专业技术人员以及从事医学研究的专业技术人员。对主要从事临床工作的人才,重点考察其临床医疗医技水平、实践操作能力和工作业绩。

在8家医院试点开展职称自主评审,医院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探索临床评价和科研评价的新模式;用人单位可根据本单位实际,制定不低于省级标准的单位评价标准,合理设置量化评价要素及量化评分标准。评价更加注重临床实践、医疗安全以及动手能力,强化临床导向。这也是湖北省首次在三甲医院试点开展职称自主评审。

前不久,浙江省又印发了《关于全面下放卫生高级职称评聘权限推进医疗卫生单位自主评聘改革的通知》,从7月18日起,浙江省将全面下放卫生高级职称评聘权限,推进医疗卫生机构自主评聘改革。这是浙江职称改革又一重大举措,直接影响30多万卫生专业技术人才。

当时,浙江省人民医院党委副书记胡智明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医疗卫生行业的人才比较集中,科研和技术含量较高。医院有了评定职称的自主权,将更有利于建立合理的人才梯队。

浙江省医疗卫生单位自主评聘改革的具体举措一经公布,力度之大让业界“震惊”。不少业内人士认为浙江改革“接地气”,多项举措呼应了社会办医等医改热点,触碰到职称评聘的老大难问题,对实施效果充满期待。

某位已试点高级职称自主评审医院的院长表示,作为一项对医院与医务人员双方有益的改革举措,医院自主评出的职称更具权威性。职称评审试点从省级大型公立医院开始,待积累一些试点经验之后,可以拓展至地市级公立医院。

但在不少人欣喜改革终于破冰之外,也有不少专家、院长表示出他们的担忧。某位专家表示,在目前行政化体系不变的环境下,下放职称评聘权,或会强化院长的行政权力。

此前,基层医改专家徐毓才也曾表示过担忧。而他担忧的是自家医院评审出的职称,别家医院是否认可。对于这一问题,山西省试点医院院长山西省人民医院院长李荣山曾直言:虽然公立医院可以自主评审职称,但是会在人社部门的监督之下进行。对于评审标准的制定,也需经过人社部门的审核。此外,评审结果需要到人社部门备案。“评审工作全程在人社部门指导下进行,认可度可以得到保障。”

“医院自主评审职称后,灵活度比较大,而且去除了行政化干预。”香港艾力彼医院管理研究中心主任庄一强说,医院评审是对医院质量的把控和监督,事实上,除了中国,经合组织其他国家的医院评审,都是由第三方进行的,只有中国是政府评审。

此番医院实行自主评审,在去行政化方面有进步意义。

“对部省级以下的医院像地市级医院,完全应该把评职称的自主权下放,不要统一地都要交论文、考外语。“早在几年前,苏北医院院长王静成就曾一针见血地表示:“评定医生的技术能力,服务水平、医德医风,最重要的是让患者满意。”

专业人士指出,将职称评审管理权限下放,公立医院自定标准,自主发证确实很有进步意义。“这在节约政府运行成本的同时,也促进了政府职能的转变。但政府主管部门要做好事后备案,也要做好监督,防止职称滥发和职称腐败的出现。

来源 | 医学界智库 大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