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協同與雄安新區建設綜合信息快報(0709)

京津冀協同與雄安新區建設綜合信息快報(0709)

一、三大運營商為5G扎堆雄安 中國移動設立雄安產業

研究院

近日,中國移動宣佈成立中移(雄安)產業研究院。研究院涉及國家重大創新項目落地,及5G網絡建設、智能交通、行業應用等領域的研發工作,並構建創新體系和開放共享的研發生態。三大運營商一直都是雄安通信基礎設施建設的積極參與者。雄安很有可能將是5G最先規模商用的地區之一,為了讓三大運營商更好的建設5G網絡,各級國土資源部門要將5G基站站址用地需求統籌納入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同時對5G基站建設用地,簡化審批手續。

二、京津冀計算機學科群院長高峰論壇在天津召開

近日, 論壇開幕式由河北工業大學人工智能與數據科學學院院長楊鵬主持。天津市紅橋區以及來自北京交通大學、南開大學、天津大學、河北工業大學、河北大學、燕山大學等35所高校、科研機構及聯盟企事業代表近400人參加,共同描繪我國未來計算機事業發展藍圖,助力京津冀一體化發展。會上,中國計算機學會副秘書長唐衛清和天津市紅橋區區長劉玉明簽訂戰略合作協議。達成就業意向的中船重工707研究所負責人簽約代表與學生代表於晟簽訂了就業協議。

三、首批京津冀三地合同文本有望本月公佈

昨天,北京市工商局、天津市市場監管委和河北省工商局共同簽署了《京津冀地區合同監管合作協議》,首批三地共同發佈的合同文本有望於7月公佈。根據合作協議,京津冀三地將建立合同示範文本聯合發佈機制,對三地已發佈的合同示範文本進行梳理,對已有的內容相同或相近的合同示範文本進行協商修訂,形成統一格式的合同示範文本,由三地工商、市場監管部門聯合發佈,並根據實際需要,共同制定發佈新的合同示範文本。

四、京津冀科技資源創新服務平臺建成

近日,為實現京津冀科技資源信息共享,推動協同創新,京津冀科技資源創新服務平臺日前建成,可實現三地科技資源的數字化查詢。

京津冀科技資源創新服務平臺由北京市科學技術情報研究所、天津市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河北省科學技術情報研究院等機構牽頭成立。這一平臺以大數據、互聯網、雲計算、地理信息系統為技術手段,以“科技資源+數字地圖+情報研究+平臺服務”為特色模式,打造集信息查詢、可視化與分析、綜合評價、輔助決策等功能於一體的京津冀科技資源數字地圖平臺。

北京市科學技術情報研究所戰略情報部副主任苗潤蓮說,平臺構建底層統一的科技資源數據庫和地理空間數據庫,通過對科技機構地址的地理編碼,得到機構資源的空間分佈。並以機構為紐帶,將相關的人員、項目、成果、儀器設備等信息呈現在地圖上,供用戶直觀、快捷查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