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栢芝:人生下半場,始於顏值,終於自己

01

張柏芝:人生下半場,始於顏值,終於自己


最近,張柏芝的新劇《如果·愛》正在如火如荼的熱播中,開播至今,始終話題未斷。

雖然該劇的劇情不敢恭維,但是相隔十年之久未曾出現在熒屏之上的張柏芝,演技、顏值方面多少還是有點令人驚喜。

當年,那個在電影《喜劇之王》裡因為一句“我養你”在車裡哭得面紅耳赤的清純女郎柳飄飄,一個回眸便已豔壓群芳。

如今20年過後,當她再一次出現在熒屏之上,卻發現那張青春不老的初戀高級臉上,幾乎沒有留下什麼歲月的痕跡。

《如果·愛》裡面的萬嘉玲,那低眉淺笑、明眸皓齒,依舊如當年的柳飄飄。

但不可否認,即便青春未老、容顏尚在,經歷事業、婚姻大起大落之後的張柏芝如今已年近40,人生已步入下半場。

現實中的張柏芝亦一如劇中的萬嘉玲,前半生星途燦爛、是非不斷,婚姻失敗、被掃地出門之後,反倒是自立自強,逐漸找回了曾經獨一無二的自己。

豔照門之前,張柏芝幾乎俯視整個娛樂圈,一出道便擔任周星馳電影《喜劇之王》的女主,之後又在爾冬升的《忘不了》中成功封后,一度被視為香港影壇接班人風光無兩。

彼時,風光無限的她卻選擇了“息影”,和謝霆鋒閃婚之後,便全身心的當起了全職太太。

豔照門事件一出,身為玉女形象的張柏芝人設崩塌,不僅事業深受影響,“鋒芝戀”也慢慢走到了盡頭。

離婚之後的張柏芝,全身心圍著兩個兒子打轉,變身堅強的單親媽媽獨居海外,偶爾上個節目刷熱度,反倒是活開了

闊別熒屏十年,張柏芝攜手新劇《如果·愛》強勢開啟人生下半場,雖說依舊少女感十足,卻也多了一份歷經滄桑存天真的恬靜和洗盡鉛華呈素姿的從容。


張柏芝:人生下半場,始於顏值,終於自己

02


都說,女人四十,人生便步入了下半場,餘生便只能和青春抗爭,與歲月作伴。

可我從張柏芝的眼睛裡,卻分明看到了她那不念過去、不懼將來的優雅從容。

同樣在前段時間,極少出現在綜藝節目中的袁泉因在《朗讀者》第二季中朗讀《牡丹亭·驚夢》唱本,一夜之間刷爆了朋友圈。

已經41歲的袁泉,一襲白裙,身處古典背景之下,眼裡含著光,嘴角帶著笑,詞曲娓娓從口中道來,驚豔了時光,溫柔了歲月。

雖也年過四十,可時光在她臉上留下了些許歲月的痕跡,卻絲毫沒有老態。

步入人生下半場,那份不緊不慢、不急不躁的淡定從容,更甚當年,在娛樂圈這個大染缸裡,乾淨得如同一股清流。

無論是年少成名,還是後來嫁為人婦,甚至是之前大火的《我的前半生》,袁泉的每一次亮相都平淡隨性,卻又無比驚豔。

如同一罈老酒,通透明亮,又回味無窮。

歲月洗掉了她偽裝世俗的外表,洗去了一切塵埃,唯獨保留了那份純淨。

如今已過“不惑之年”的袁泉,依舊憑藉自身實力,一次次驚豔熒屏,舉止投足之間,都別具韻味,一顰一蹙皆是歲月的故事。

那份歷經歲月打磨的通透,令她驚豔,更令她從容,以至於每次在屏幕上看到她都是那般自然,沒有半點虛假。


張柏芝:人生下半場,始於顏值,終於自己

03


其實四十歲對女人而言真的是個非常有趣的年齡,沒有了二十歲的青澀和三十歲的浮躁,也沒有五十歲時的圓滑,有的只是心平氣和,恬靜從容,越發的真實

如同馮唐所說:“四十幾歲之後,發現自己和二十出頭真的不一樣了。被推到了社會的中間,沿著生命的小路,走進了人生的下半場。”

亦如二十年前之於如今的張柏芝和袁泉,也亦如電影《女人四十》之下的蕭芳芳。

縱使能憑藉年輕時貌美如花撐過人生的上半場,可終也抵擋不住歲月風霜、新人上位,生活百態橫生。

即便容顏在歲月的流逝中老去,也難擋她們的眼睛裡看到了更多風景。

人生的下半場,她們無需再為討得誰的歡心而機關算盡,也無需為了一時得失爭得頭破血流,卸下前半生的偽裝,猶如一株含薰待清風的幽蘭。

不需要細緻入微的照顧,也無需過多的點綴,一切早已渾然天成,偶爾輕風襲來,散發的陣陣芳香,便能將她們從人群中區分開來。

所以說女人四十是個非常“有趣”的年齡,不僅在於她們能歷世事之後尚能存天真,更在於她們能憑藉自身歲月所賦予的氣質活出自我、感染她人。

哪怕一蔬一飯,一言一語,一顰一笑,那種渾然天成去雕飾的真實,也足以讓你為之動容。

張柏芝:人生下半場,始於顏值,終於自己


04


在這個時時刻刻都需要準備“戰鬥”的時代,或許“真實”和“自己”真的是件奢侈品。

畢竟在成年人的世界裡,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做“自己”,如同張柏芝是謝霆鋒的妻子,袁泉是夏雨的老婆

四十歲之前,或許有很多種身份,唯獨沒有自己。

四十歲之後,才發現自己其實除了有各種身份外,還是個女人,並不是

誰的某某某,而是自己。

因為感悟過前半生的歲月蹉跎,步入人生下半場,才逐漸有了勇氣卸掉各種身份標籤,才對得起歲月賦予的從容。

就像伊能靜曾經在TED演講中說的那樣

任何一個女人從十八歲到二十歲,當她做一個決定的時候,那一定不是一個衝動,或者是一個輕率的決定。

女人四十歲之前,或許需要靠顏值才能讓人記住,那麼四十歲之後必然是憑藉自己令人難忘。

每一個決定,每一次舉動,都是經過深思熟慮、彌留著歲月的痕跡,對自己、對她人負責。

畢竟,那份歲月所賦予的獨特,是任何一個年齡段都沒有辦法比擬和超越的。

當然,之所以獨特,不是說她們有怎樣的“盛世美顏”屹立於世,而是她們越是接近於此,越是能夠“不惑”,越是能夠真實從容,越是能夠見自己。

所以說:餘生,請和自己一起,做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