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屯乡风物」——曹家孤树子,马贝破裤子

「屯乡风物」——曹家孤树子,马贝破裤子

昭和七年(1932)奉天西南曹家屯、马贝堡一带地图

老沈阳城西南郊,出大西门至辽中,老县道和现在沈辽路走向差不多。大体是出了大西门,至大西边门,之后向西南方向,经过的沿线村屯有揽军屯(老君屯)、胭粉屯、大小路官屯、杨士屯、宁官屯、得胜营子、东南道、西南道、马贝堡(马堡子)、潘建台、彰驿站,之后进入辽中县界的小新民屯。这一带的道路基本上是穿堡子道。

「屯乡风物」——曹家孤树子,马贝破裤子

马贝堡村碑

宁官屯与得胜营子两村相距五里,较远一些,两村之间的道南是曹家屯,路北是光秃秃的面积很大的沙岗子,沙岗子东只有一个叫梨木山子的小村,人烟稀少。曹家屯村北是临近当时至辽中方向的老县道,在路南何家坟位置(现在的六号街与沈辽路交叉口南侧)有一棵几近两人合抱粗的孤柳树,显得很突兀。此孤柳树介于宁官屯和得胜营子道路中间位置,地理坐标意义挺大,西边的马贝堡、潘建台,以及辽中一带人都习称为“交界树”,可能都误以为此孤柳树为宁官屯和得胜营子两村之界;而马贝堡村西、老县道北部也是面积很大的沙岗子,此沙岗子介于马贝堡、林家台、西南道之间,老县道循沙岗子东部边缘经过村西北过其境界,路旁沙岗子海拔几近40米,这一带异常荒僻,尤其是老县道大潘粮库北部稍近位置,皆是这一带过路人远近皆知的“破裤子”地块。这种地理环境,适合胡子(土匪)生存,抢劫后能及时跑掉。老百姓俗语讲,“破裤子”缠腿。走到荒凉、无人烟的很背的地方自然头皮发麻,腿发软,心里发慌,用“破裤子”缠腿比喻也很恰当。当地的岁数大的老人也常常能讲起几段闹胡子的故事。后来就引申出了一句顺口溜,叫“曹家孤树子,马贝破裤子。”用来提醒人们这两个地方走路不安全。关于这句顺口溜,无论是我父亲,还是前几天去马贝堡、大潘建台认识的那几个七八十岁以上的老人都知道,想必在当时那个年代更是家喻户晓。当时的胡子抢劫多选择在日头栽西、将要傍黑这个时间段,这个时间段受害者看不清劫匪面容,而劫匪也容易借着傍黑的昏暗天色隐匿行踪、裹挟财物进行逃跑。劫匪抢劫时多操着枪械,三五个人、十个八个一伙(这一带的胡子比不得辽西一带的大胡子),将被劫的人推至路边边沟,反绑双手,强迫受害人脸和肚皮朝下,谓之“烙肚皮”。然后,劫匪就随意抢劫走受害人的财物或者车马之类的,抢劫得手后便扬长而去,隐匿于夜色沙岗之中。

「屯乡风物」——曹家孤树子,马贝破裤子

曹家孤树子位置

「屯乡风物」——曹家孤树子,马贝破裤子

马贝堡破裤子大致位置

话说民国十五年(1926)十月,我们村大地主谷兴洲(我家东邻)会同他们家雇工去县道南自家地里收割高粱,此地北部隔着县道不远即为北沙岗子。临近傍黑,雇工赶着他家满载高粱捆子的大车顺着大车道往回来,谷兴洲这老爷子却不管不顾的拿着枪斜刺里抄近道奔东街自家房后走去,等谷兴洲走到自家房后向北一望,见自家的大车离北县道不远处张着车辕,三套大马车的马和骡子都不见了,这下心里发毛了,感觉不对劲儿,操着枪就跑过去了,等到近前,劫匪和连同骡马早就没影了。听雇工说,这劫匪好像是叔侄儿俩,而且操着辽河西的黑山口音。当时这叔侄儿俩抢骡马的时候当叔的还有点畏缩,那个当侄儿的操着黑山口音说了句“叔啊,还不动手呢?”这叔侄儿俩劫匪抢走骡马后即遁入北沙岗子里不见了踪影。事后,谷兴洲即向沙岭堡警察署报案(此事可见于民国十五年沈阳县公署档)。沙岭堡警察署来了三名警察吃住在他家三天,糖饼烙着,酒菜供着,除了在沙岗子里找到几摊新鲜马粪,也不见劫匪任何线索,此案后来不了了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