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在过着端午节 可有多少人理解了屈原

我们都在过着端午节 可有多少人理解了屈原

又是一年端午节,每当端午节到来的时候,人们想起的就是划龙舟,吃粽子,当然还有就是纪念一个人:屈原。

作为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者与诗人,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家,屈原作品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由集体歌唱到个人独创的新时代。其主要作品有《离骚》《九歌》《九章》《天问》等。以屈原作品为主体的《楚辞》是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之一,与《诗经》并称“风骚”,对后世诗歌产生了深远影响。

但是文学上的成就,反而成全不了他政治上的报复,奸臣陷害,楚王昏庸,无奈被迫开始了自己的流放生活,流亡长沙的时候,看遍了楚国的大好河山,想起了先王的抱负与遗志,不禁感怀神伤。他是最爱楚国的人啊,为什么会是这样的下场。

周赧王二十一年到周赧王三十六年(前294年到前279年),屈原第二次被流放到南方的荒僻地区,他走遍了楚国的山山水水,写下了大量的文章与诗集,一个浪漫的诗人,以为伟大的爱国者,面对自己的祖国,他所能做的只能是用文字抒发自己的情感,那种满腔的悲愤,还有一种落寞的无奈,写下了大量优秀的文学作品,如《九章·悲回风》。

终于,楚国被灭了,那些曾经高高在上的达官贵人们,不管是昏庸的楚王,还是奸佞的大臣,此刻都成了丧家之犬,纷纷逃之夭夭。屈原没有逃,他被流放了一辈子,颠破流离早已习惯,只不过,此刻他的楚国已不复存在,作为一直都在清醒的楚国人,眼睁睁看着自己的担忧一点点变成了现实,他是痛苦的,极度苦闷,极度绝望,极度悲伤,迈着沉重的步履,一点一点走向汨罗江。伴随着和他钟爱的楚国,一起沉入了江底。

唯有楚国的百姓们还在爱戴着他,划着龙舟,载着粽子,一定要找到救起他们敬爱的大夫,因为,屈原大夫便是他们的精神,他们的脊梁,他们不屈的意志,他们的希望啊!

我们都在过着端午节 可有多少人理解了屈原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如今的人们过端午节,只是记得与屈原有关,却似乎已经很少在想起屈原那种的悲痛心情,那投向汨罗江那一刻的悲愤与绝望,滚滚的江水,埋葬了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他那深邃的眼光,一直洞察千年,穿越到现在,他那高尚的品德,伟大的爱国情怀,深沉的爱国之情,即使国破家亡,即使流离失所,即使蓬头垢面,但他的目光依旧坚定而深邃,他的精神依然圣洁高尚,洁身自好,成为我们伟大中华民族精神的一部分。

端午节到了,端午节安康,愿屈原的灵魂保佑我们伟大的祖国未来更加繁荣富强。

屈原著名诗句:

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渔父》

朕幼清以廉洁兮,身服义而未沫。 主此盛德兮,牵于俗而芜秽。 湛湛江水兮,上有枫。 目极千里兮,伤春心。 魂兮归来!哀江南!《招魂》

何灵魂之信直兮,人之心不与吾心同! 《九章·抽思》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离骚》

长叹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离骚》

指九天以为正兮,夫惟灵修之故也。 《离骚》

我们都在过着端午节 可有多少人理解了屈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