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大学生无法融入大学宿舍,该怎么办?

liguangweg13

作为一名从农村走出的大学生,说实话我跟很多人一样,也有过类似的经历,不过经过一段时间的相处和磨合,初入大学时的那种不适都已不再,如果说真的怎么办才好,我觉得用一句话来总结最为合适,那就是真心换真心吧。

一直以来,很多人就挺反感大学的宿舍分配方式,在这些人眼中,不分青红皂白的把真正的来自五湖四海,有着不同方言,生活习惯和个人风格的几个人固然一下子拼凑在一个小小的房间里,确实是挺令人害怕的,有一些人受不了这样的环境,容忍不了部分人的做事风格和习惯也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情了。


笔者当时初入学的时候也有这种感觉,我当时就读的本省一所比较知名的地方性高校,以本省的生源居多,不过我们宿舍六个人中依旧有三个是外省同学,一个辽宁,一个山东,一个湖北,大家一开始好像都没有完全放开心扉,平时的交往和相处的时候可以明显感觉到一种距离感和隔阂感,不过我并不决定有什么不妥,因为我也是这样觉得,那段时间我最忙碌的事情是和远在千里之外的高中好友们聊天,从他们那里获取一些安慰和陪伴,但是这样的情况并没有持续多久,我觉得室友们之间的平淡却有着冰冷的关系就融化开来了,而其中的一个契机是因我而起,我至今印象深刻。

那是一个秋雨连绵的时节,在一个落雨的雨后,我们宿舍集体到校医院体检,由于人数也太多,大家只能排着长队,期间需要有人来充当这个排队的人,我自告奋勇的去了,在长龙里占了将近两个小时,淋了雨,受了风寒,室友们在此期间给我拿来了伞,送来了热粥,最后还为我准备好了午餐,检查完毕后,我提议不久后我们寝室聚餐,大家欣然同意,那个周末,在学校旁边的小餐馆,我们宿舍六个人加上班上其他两个男生,第一次坐在一起吃了顿饭。

从那以后,我觉得寝室之间的关系融洽了不少,你帮我打壶水,我帮他代份饭,他帮他拿了快递,就是在这样看着不起眼的小事中,来自不同地区的六个青年很快的成为好友,这个时候再回首刚开学时的状态,只能是微微一笑。


能够考的上同一所大学,说明你并不比他们差,由于你的农村出身,可能更显得自己求学的不易,这是一个闪光点。

另外,茫茫人海,大家可以进入同一间宿舍,更是缘分,这个机会可比彩票中奖的几率小的多了。

最后,真正等你毕业踏入社会的时候你就会发自内心的感叹,除了大学宿舍,还能去哪找到一学期800块钱,还不限水不限电,宽敞明亮带独卫,配有24小时有门卫的居住地?

有些事,不要等到失去了才去珍惜,大学宿舍关系并没有你们想象的那么糟糕,记得好好运营,用真心肯定能够换来真心。


钟情三农

作为一名从农村走出来的大学生,在距离今年的大一新生入校还有2个月的重要时间节点,我愿意根据我当年的经历和这些年的一些见闻,为那些正遭受此类问题困扰的农村学子提供一些个人建议。

不管你是即将跨入象牙塔中的新生,还是已经遭受煎熬许久的大学学子,如果你认真的看完我的这些衷心建议,并且有所行动的话,我相信,你今后的大学生活将会变得与以前大不一样!

首先,是发挥自己的特长!

看到这里,估计有人会说,第一点不应该是提升自信么?为什么成为了发挥自己特长啊?

笔者以为,所谓的假大空的“提升自信”一说,对于很多人并不能够起到实质性的指导作用,不如说一点实实在在的建议,我觉得找到自己的特长就是一个切实可行的办法。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在我看来,人无完人,金无足赤,如果你能够发掘自己身上的闪光点,你的自信心自然而然就提升起来了!

关于特长,可以是擅长书法,也可以是在体育活动中有所建树等等,只要是能够有自己的优势,这样的话,你再面对那些此前难以相处或者以高姿态对你的同学的时候,你也可以昂起自己的头颅,与他们平起平坐,正常交往。

自信是跨入成功的第一步,而发挥特长则是塑造你自信的关键点!

多学习,远离是非!

我们不得不承认,有些时候,不管你做的再好,依旧有一些人故意找你的茬,故意刁难你,为难你!如果大家真的遇到这种情况,我不妨给大家说一个例子,我当时遇到的一个学长,他的一些经验。

这位学长很有自知之明,他觉得自己难以和整天泡在宿舍打游戏的室友相处,他白天没课的时候选择待在自习室或者图书馆,真的是用知识来填充自己,而且晚上九点以后回到宿舍的时候,别人依旧是在玩游戏,他自觉地打开收音机开始听VOA来练习口语和听力,这样的以学习为伍,远离是非的生活,他坚持了4年。

等到大四下学期,他的那些室友还在为工作的事情发愁的时候,他拿着自己连续三年获得的国家奖学金证书到了大名鼎鼎的衡水中学,力克群雄,脱颖而出,以一名本科生的身份拿到了这所名校的offer,创造了全校本科生就业的历史。

你要知道,你来大学是为了干什么的?不是为了交几个毕业后就不联系的酒肉朋友,也不是为了沉溺于游戏,你是为了让你今后的人生更加精彩,今后的道路更加宽广。

如果认识到这一点,寝室这点破事就不算什么!

望周知!让自己的亲属、朋友了解。

《粮油市场报》官方账号首发于在悟空问答!07.03


粮油市场报

感觉这是个不算严重的问题。几年前笔者读大学的时候也是农村人城市人一起合住的,不能一概说农村大学生无法融入大学宿舍。

大学宿舍的分配一般按照班级划分,同班级的人在一个宿舍,基本上是来自五湖四海的。在宿舍生活难免会有些生活习惯不一样。这些问题在宿舍生活中慢慢都会遇到。


如今的寄宿生活,可能农村的孩子更早适应,首先农村的孩子读书离学校比较远,大多在初中或者高中就开始寄宿生活了。笔者认为农村大学生融入大学宿舍是比较没问题的。

那么既然你提出问题了,可能就是亲身遇到的。我们就来分析分析吧。其实大宿舍生活犹如一个小社会,首先要融入这个社会就必须与舍友好好相处。


大学宿舍一般都是4-6个人,甚至更多吧。就这几个人你说全部都搞不好关系,那就是你个人的问题了,要从自身去分析,为啥跟每个人都不好。

如果是个别一个的话,其实没啥问题,闹矛盾很正常,在一个宿舍抬头不见低头不见,读了这么多书大家都懂得这个道理。

记得我们以前宿舍是6个人,也不是说每个人关系都很好,主要几个合得来,其实就没啥了。对于个别很难相处的也别勉强自己,过好大学生活最重要。


农事知道

来自农村的大学新生,无法融入大学宿舍,单看这问题本身,或许是个"小问题"罢了,但如果我们放远了眼光再看这个问题,恐怕就不是"小问题",而是"大能力"上的问题了!

"三味"告诫所有即将跨入大学校门的农村学子们:

几年大学的漫漫求学之路,就从“如何融入大学宿舍"开始吧!



"三味"深知,一个农村孩子,最终能挤进大学之门,曾经一路上“过五关斩六将",实属不易!

但你必须清楚,跨进大学之门,决不等于人生已“大功告成”!

来大学求学,有两大任务:

一是,学好专业知识和技能;

二是,加强自身修养和社会处事能力的锤炼。

试想:如果宿舍这么一个小团体,你都无法融入,一旦将来走上工作岗位,人员的数量、文化层次、个性、年龄、性别、级别等更为复杂,你又如何工作和生活?

"三味"感觉,一个人一旦步入社会,他的文化出身(文凭),很快就会被人们淡忘,只有个人能力与为人,会始终被印留在别人的脑海。

现实中,经常遇到一些满腹经纶的名校高材生,或找不到工作,或职场失意,而一些低学历者,却往往处处吃香,如鱼得水……其区别就在"能力"二字上。

那么,作为大学生应如何去做呢?"三味"建议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大胆自信,扬长避短。

乐于参与,善于合作。

乐观大度,不计小节。

善于自省,惟实惟新。


三味聊心屋

上大学本来应该是高高兴兴的一件事,但是关于农村大学生怎么融入大学宿舍却成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就其如何融入大学宿舍的几点建议如下:

1)迅速与其他宿舍成员搞好关系。你想想,四年同住一室,低头不见抬头见,你不想办法融入到这个小家庭中去,你是要做四年的独行侠吗?况且,独木难支啊!所以要想办法融入他们,那么,怎么融入呢?可能农村出来的孩子见识比别人少一些,不过没关系啊,你可以向他们请教,并适时地夸赞他们。当然,要搞好关系可少不了聚餐,也不是说经常聚餐,一个学期两三次就行,也可以选择唱K,以此拉近彼此之间的关系。

2)培养自身的兴趣。大一的时候是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加入社团的,就像我以前没打过台球,但对台球的兴趣颇大,因此我就选择了台协,也因为这样多了一个和他们聊天的话题,所以培养自己的兴趣不失为一种方法。

3)多参加各种活动,可以选择和他们组队。整日待在宿舍只会让人日渐消沉,多参加各种活动不仅可以开阔眼界,而且可以结识更多的朋友,扩大人脉圈。或者在这个过程中提升自身能力,让其他人注意到你。这样,同宿舍的关系自然而然就好起来了,因为他们有时候会需要你帮忙。最怕的就是你什么都不做,平平无奇,身上没有闪光点。其他人除了和你闲聊几句之外,就没有其他可以展开的话题。

智联校园 邱嘉欣学生回答

智联校园:求职 | 学习 | 活动 | 吐槽 | 故事 | 专属大学生的聚集地


智联校园

农村大学生走进大学校园也算是踏进半个社会了,在跟来自五湖四海的同学相处时一定要保持积极开放的心态。

但有些大学生因为自己是农村来的而感到自卑,总感觉自己什么也比不上城里的孩子,家世没人家好,穿的没人家好、懂得也没人家多,一起聊天时总感觉插不上嘴。

有些农村孩子在自己心里给“农村”贴上愚昧、落后的标签,进到大学后很敏感,尤其忌讳别人说自己是农村来的,这完全是心态问题,需要及时的调整。

如今城乡差距越来越小,城里人原来在农村人面前的优越感也越来越小了,我们虽然来自农村,但农村也有很好的一面,人们淳朴善良,还有深厚的民俗文化,要善于发现农村的闪光点,在大学里跟室友交流时,应该很自豪的向他们展示农村的风采。

所以跟同学交流时,一定保持积极开放的心态,不要把自己孤立起来,不懂的问题可以虚心请教,但也不要为了迎合别人而放弃自己的个性和原则,和而不同才是良好的沟通氛围。

平时不仅丰富自己的知识,还要强大自己的内心,对待室友们善意或无恶意的玩笑不要太敏感,通情达理而不偏执猜疑。

积极友善、不卑不亢更能得到同学们的尊重,随和幽默、开明豁达也能减小同学间的心理距离。所以农村大学生无法融入大学宿舍,一定先从自己身上找原因。

【大乡】专注农业、农村、农民,承载您的乡土、乡村和乡情,欢迎关注!

大乡

农村孩子无法融入大学大多数是因为被歧视,你遇到过吗?我2011年去到深圳上学,刚进入一线大城市的学校的我对所有一切都充满好奇,说粤语的同学、高楼大厦、地铁飞机。可我没想到的是进入大学的第二天就被拉到了一个神秘的组织——“老乡会

入会的当天,大二的师兄师姐们首先对我说的是“云南人在外面要团结”。当时我想只是老乡分外亲的意思,没想到会长接下来的一句话让我迷茫了,“因为大城市的人都歧视农村人。”

随后列举了各类大城市人歧视我们的表现:同学在一起都说粤语,不说普通话;故意带农村孩子去没见过的地方,让我们闹笑话;不和农村人聊天等等……

总之会里的农村孩子在这个环境中表现出了一种抱团取暖的现象,仿佛全世界都在盯着他们看。但随后我自己在班级的遭遇却让我感觉完全不一样。

首先班上同学聊天时确实会用粤语,但我觉得只是说习惯了的原因。当我问:“你们在聊什么?那么开心”时,同学们也会纷纷改口用普通话让我加入。

其次我也经常会和同学聊一聊我家乡的生活、云南的风景等,偶尔也会吹吹牛说我家在大山里,出门骑大象。每次同学都会非常感兴趣,也导致了毕业后几乎一半的同学都跑来云南旅游。

而我农村的身份也并没有为我带来什么歧视,反而同学也会照顾我。在一起出去玩的时候,都会很热心的讲解我不知道的东西,带我去观光大城市。甚至由于比较开朗的原因,班上也有家庭条件很好的女生反过来追我,只是考虑到最终要回家,大学期间都没有谈恋爱。

种种实际情况和当时老乡会说的完全相反,而随后发生的事情让我清楚了为何农村孩子难以融入大学生活。事情是这样的,当时同为一个云南的女生和我走的较近,而师哥好像喜欢这个女生,就想尽办法让我远离她。比如聚会不叫我、在背后诋毁我之类的。最后的结果是女生反而越来越讨厌这样到处说是非的人,而离开了老乡会。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西藏的同学因为到处借钱不还,新疆的同学因为农村的自卑导致不和别人交流之类。大多数农村来的孩子都会很自然的把因为自身原因而造成的种种不顺怪罪到“歧视、融入不了宿舍生活”等原因上。反观我自己和舍友、同学都非常融洽,去年去香港玩路过深圳,同学还带着去玩了一圈,安排了食宿,一些同学因为我去深圳没告诉他们还打电话说我。


大学时光匆匆,友谊却永久。总结我自身的经验,给同样农村的大学生一些经验。

其一:做自己!

你本来就是农村的孩子,你有的就是有的,没有的就是没有。没必要羡慕别人,更没必要因此自卑。做好自己的人生,努力的人往往能赢得尊敬。


其二:敞开心扉!

很多农村孩子因为家庭条件比不上别人而愈发的自闭,其实别人根本不会因为你的家庭而选择疏远你或者歧视你。歧视是你自己给自己的。


其三:丢掉坏习惯

大城市的人在教育和素质的平均水平确实比农村高,因此不要将闯红灯、脏乱差、说脏话等坏习惯带到你的大学生活,对别人影响不好。


总之农村大学生无法融入大学宿舍生活,并非因为你的农村标签,而是因为你是个怎么样的人。



庶人记

首先,从这个问题来看,我觉得提问者已经人为为自己设定了社交的门槛和界线。“农村大学生”?有必要在“大学生”面前加一个定语“农村”吗?不否认当下中国在一些地方的确还存在城乡隔阂和城乡歧视,但是,如果你足够自信,“农村人”这个身份和标签根本不需要特别拎出来。依据我对身边很多同学的观察,“农村人”在很多同学那里,根本不成其为一个问题,不涉及“歧视”问题。所以,提问者首先需要自我反思,是否你自己不够自信?是否自己已经存在思维预设:即别人歧视我,因为我是个农村人。这种思维预设很危险,因为你会放大误读很多东西。比如,别人的无心之举,都可能会被过分解读为“歧视”问题。这就好比生活中的富人和穷亲戚,穷亲戚会非常敏感,会倾向于放大解读富人的很多无心之举,但反之则不然。

其次,我自己的一个实践兼观察:大学生宿舍不融入问题其实很多都源自生活习惯、生活节奏、个性的不合拍问题,而非其他。比如:宿舍的卫生问题:有的同学爱干净,有的同学很邋遢;宿舍的生活习惯问题:有的同学习惯熬夜,有的同学习惯早睡;宿舍同学的个性问题:有的同学大大咧咧,有的同学谨小慎微;宿舍的认同感问题:有的同学认同度很高,喜欢参与宿舍集体活动,有的同学比较冷漠,对集体活动比较排斥等等,这些才是宿舍问题的“根因”。大学宿舍,面对山南海北、个性各异的同学,要融入进去需要牺牲很多个性化的东西去成就共性。

所以,如果无法融入,需要反思并调整自己自己。比如尽可能改掉一些过于自我中心式的习惯和行为去迁就一下宿舍整体。如果反思、努力后还是无法融入,我觉得可以通过其他途径比如校外租房的方式,或者通过转移注意力去释放自己。比如,我身边好几个学生和朋友,曾经也面临宿舍无法融入的严重问题,然后他们把大量的时间放在了图书馆,一天到晚泡在课堂、图书馆,只在晚上快熄灯前才回去睡觉,结果因祸得福,反倒成就了更为辉煌的学业和事业。


孙卫华

由于市场经济全球化的推动,我国社会正处于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中,社会已发展成为高度多元化、分层化和流动化为基本特征的社会结构,打破了孤立、封闭的文化状态,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和价值建构方式。社会变迁的加剧,使政治、经济和文化均发生了变化,不仅带来了物质财富的增加和经济结构的调整,也带来了社会的分化和分层,城乡不平衡加剧,对大学生影响最大的是社会分层带来高校大学生的分层。

\n

文化冲突转型期社会失范也给农村大学生以负面影响。大学阶段依然是大学生自我、自尊和人格不断发展的时期。而社会的急剧变革,价值观念的多元化,使大学生特别是农村大学生( 在农村出生、成长并考入城市大学的学生) 的人格形成变得越发困难和不确定。学习、生活、心理、情感、就业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不适,甚至个别严重者发展到神经官能症,如抑郁症等,负面影响很多。而造成这一不良现象的原因与农村大学生所应承担的角色认同消极有着紧密的联系。

\n



\n

农村大学生角色认同存在的主要问题

\n

1、角色认知模糊

\n

农村大学生的早期社会化主要是在农村社区中完成的,农村社区较城市经济落后,社会变化缓慢,以家族血亲关系为纽带,人际关系简单,同质性较强。而城市经济发达,文化活跃,社会变化快,人与人之间关系复杂,异质性强,这两种环境上的显著差异,给农村大学生的再社会化带来极大的压力和不适,造成农村大学生心理上的错位和失调,环境的制约和个人能力的限制使个人在角色扮演中出现角色认知模糊,不能够扮演出社会所期待的行为,出现如上课不认真,行事拖拖拉拉,对考试和作业敷衍了事等角色消极行为,缺乏现代社会所需要的效率和时间观念。

\n


\n

2、角色冲突与紧张

\n

考入高校的农村大学生大多学习刻苦,意志坚定,性格内向,同时农村社区保守实用的价值观念是农村大学生形成价值选择的实用性、喜静求稳、缺乏创新和冒险精神的思维习惯和行为模式。进入高校以后,信息的大量涌入,交往空间的扩大,农村大学生在高校的多重角色扮演中往往顾此失彼,无所适从,不清楚自己应该参加社会实践、还是读书、考研和谈恋爱。不能清楚地认识“我是谁”、“我该做什么”,对自我认识不清,目标选择和情感上感到困惑,出现角色冲突和角色紧张。

\n

3、角色认同的封闭和失败

\n

农村大学生离开农村进入城市后,虽然想尽快融入城市生活,渴望获得肯定、尊重和平等,但面对崭新的城市文化和价值规范不得不从头学起,适应新的生活方式,摆脱旧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的影响,这一过程充满了艰辛和坎坷。而对一部分学生来说,当他们的努力无法改变所面对的现状时,就会产生一种挫败感和疏离感,甚至感到不公和厌世。因此农村大学生在患有心理障碍、退学自杀等的比例远远高于城市学生。

\n




\n

农村大学生如何快速融入大学社会?

\n

1、做好自我调适,增强心理抗挫力

\n

农村大学生应从自身做起,发挥自身优势,自我定位,增强自身的抗压能力。社会期望的模糊认识和自我的错误评价,都影响自我期望,进而影响角色定向,导致角色认同偏差,农村大学生应加强自我角色认知,提高自身的总体素质,以更好地扮好角色,创造出自己的天地。

\n

2、组织校园学生活动,融入集体

\n

通过组建次级社会团体,如学生社团、学习小组等让农村大学生和城市学生在同一活动空间中融合,在同辈群体中相互影响,通过个体之间的互动实现农村大学生角色扮演水平的提高。“事实上,社会化是一个人类可以作用的过程。人类并非只是等着接受指导或安排的被动对象。个体通过不断推进的社会互动过程逐步理解并接受社会角色。

\n


\n

3、加强人文教育,拓展世界观、价值观

\n

农村大学生作为掌握文化资本的专业技术人员、未来的白领阶层,正大批从农村走向城市,尽管身上还背负历史遗留下的不平等的重负以及生活的重压,这些磨难也许更能激发他们的意志和精神。

\n

同时,全球化、互联网的开放性和平等意识给他们打开了一扇面向世界的门,使得他们能够以自己独特的精神成为社会转型时期舞台上一群“新角色表演者”。

\n

农村大学生既遭遇现代信息网络时代带来的心理文化的冲击,像多元化、不确定性的感受和信仰的缺失,同时由于城乡二元结构造成的经济和文化的差异,带来生存层面的心理挤压,这种社会化的过程要求农村大学生从个体自我意识以及生命本身的意义来理智地选择生活,成长为人格健全的合格公民


漫漫的幸福小窝

您的这个问题想必是很多家长的心声,就连自己的家长也不例外。我本人是一名农村考上大学的学生,殊不知考上好大学给自身带来了更大的压力,并且这种压力体现在各个方面。比如:攀比的压力,情商的压力,家庭环境的压力等等。千万不要觉得这并不算什么压力,要明白,农村学生和城市学生的区别,两者在很多地方都相差太远了!



这就导致了一个问题,农村大学生无法融入大学宿舍。农村大学生到底在想些什么呢?就拿我个人为例子,来探讨一番吧!

我生活在一个不怎么样的农村里,家庭条件自然不是很富裕,父母都是务农的。你要知道有什么样的父母就有什么样的孩子,我自然是不例外了。当然,我所指的并不是父母与我有同样的学历,而是在某些方面,准确的说是性格方面有些相似罢了。父母都是老实人,不会装腔作势,当然,虚荣心也是很强的。作为一家之主的父亲,并没有特别优秀,管理家庭的能力也是一般。父亲平时喜爱打牌,那打牌劲儿真的无法形容……一言难尽!说实话,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想要从内在提升修养是不大可能了。所以在学校的时候,我一直无法融入同学中,一方面是有点自卑,另一方面就体现出了自己的强势。您能理解这种情况吗?



不过在后来还好有老师和同学的帮助,我渐渐地放开心扉,与同学和室友接触,发现他们并非与我想象中的那样,和他们在一起真的很开心。要如何做到这些呢?

第一:主动接触外来新鲜事物。由于本身不想接触陌生人,这就导致了身边的朋友比较少,长此以往,只会导致内心自卑的产生。

第二:多交女性朋友。俗话说,男女搭配干活不累。这句话确实有一定的道理。常常和异性接触,不仅有利于身心健康发展,而且有利于头脑灵活、思维敏捷。这也对能够融入大学宿舍做好基础准备。

第三:试着接触室友。在大学期间室友的关系是最为密切的。没有任何学生能够比得上室友间的感情。尽可能大胆尝试接触,后来不知不觉中你会发现,室友情深情真。

如果能够做到以上三点,融入大学宿舍应该不成问题。

希望我的回答对您有所帮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