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寶來:俄羅斯風土人情之毛熊的故事

愛寶來:俄羅斯風土人情之毛熊的故事

俄羅斯地大物博,在全球人的眼中象徵著美國的就是白頭鷹,而象徵俄羅斯了的則是棕熊。連古老的遊戲紅警裡面都會出現棕熊作為步兵為其戰爭的畫面,當時看到體型龐大的狗熊作為步兵那是相當的震驚,那麼今天愛寶來的“寶妹”就給大家講解下俄羅斯熊圖騰的歷史淵源。

愛寶來:俄羅斯風土人情之毛熊的故事

自古以來俄羅斯人就把熊視為神聖的動物和圖騰。在斯拉夫民族的意識中它是森林的主人和百獸之王,是家畜保護神韋列斯的化身。也正因此俄羅斯人要用祈禱和咒語向其祈求狩獵順利,保護家畜不受猛獸侵害。即便是這樣其實我們在俄羅斯的商店中並不是更多的見到棕熊這樣的吉祥物。但是重大節日的裝飾也少有,但真真的在俄羅斯人心中,熊一隻佔有著神聖的地位。連俄羅斯總統還有唄調侃騎熊的照片。

愛寶來:俄羅斯風土人情之毛熊的故事

  在俄羅斯,熊被看成是某種上天的生物,具有神靈的特徵,它的擬人化名稱米哈伊爾Михаил在古猶太語中意為如神者

  在古代,對熊的崇拜和喜愛在很大程度上基於這樣一個理由:人們認為它是人類的祖先或親戚,具有人的許多特徵。根據東斯拉夫人的許多傳說,熊和人具有共同的起源,因此也在所有的森林動物中和人最為相似:它有人一樣的眼睛,腳掌和腳趾就像人的手和腳;它甚至還象基督徒一樣在整個聖誕節齋期內齋戒

——躲在洞裡舔腳爪。熊的行為也像人:能用兩隻腳站立行走,喜歡隨著音樂跳舞;像人一樣會高興和生氣;喜歡吃蜜和伏特加;有人甚至堅信熊還懂得人的語言。

  傳說熊會劫持到森林裡採漿果的婦女,娶她們為妻並生下後代撫育。熊是俄羅斯動物童話中唯一具有人的全稱的——米哈伊爾·伊凡內奇·託普特金。熊和人的親緣關係還反映在一些禁忌化的稱謂中—“父親

老爺爺老人舅舅母親老奶奶主人等等。

  медведь

)(梅德韋傑)一詞本身在俄語中意為吃蜜的,由此可見這是一個禁忌化的名稱,而真正表示這種動物的名詞已經失傳。

愛寶來:俄羅斯風土人情之毛熊的故事


  在原始社會對圖騰崇拜的動物直呼其名是一種禁忌,人們只能用別的稱呼或代號去代替它,所以熊才有這麼多的別稱:黑色的野獸、歪爪的、棕色的、護林員等等。

  人們對熊的敬畏還體現在節日和儀式中。西伯利亞的許多民族有專門的節日和特別的儀式來紀念熊:他們在即將進行狩獵或者狩獵順利結束時要跳戴著面具的熊舞,而在獵熊之後還要舉行特定的儀式——“熊節。節日中的一個主要環節是剝熊皮(或者稱為脫皮襖),這意味著將熊變成人、去除兩者之間的差異。接下來的要做的則是品嚐熊肉。

  俄羅斯人歷來有馴養熊的習俗。快樂的流浪藝人帶著熊走遍鄉間,指揮它表演各種滑稽劇,為人們提供娛樂;富有的城裡人甚至養熊取樂或是看家護院,而在王宮貴族以及沙皇的宮廷則舉辦鬥熊比賽。初到俄羅斯的外國人會驚奇地發現熊在街道上游蕩。

愛寶來:俄羅斯風土人情之毛熊的故事

  正因為熊是俄羅斯人最崇拜的動物,所以它也成為了俄羅斯的象徵。其形象經常出現在各種徽章和圖案上,例如伏爾加河上的第一座城市弗拉季米爾即以熊為市徽。源於古代的這種圖騰崇拜甚至在現代生活中也能找到蹤影:1980年在莫斯科舉辦的第二十二屆夏季奧運會的吉祥物就是一隻可愛的小熊米什卡;而持溫和民族愛國主義立場的統一

政黨的標誌也是一頭熊。

在俄羅斯民間熊還是未婚夫的象徵。俄國著名詩人普希金的詩體小說《葉夫蓋尼奧涅金》中有這樣一個情節:女主人公塔基雅娜在第一次見到奧涅金後作了一個奇怪的夢,夢見她被一頭大熊抱著來到森林深處的小屋,實則表達出她潛意識中對男主人公一見鍾情、渴望嫁人的心情。

在當代俄語中,熊被賦予瞭如下的品質:

  1.粗魯、笨拙、不善於表現的人;

  2.體形和力氣大的人;

  3.不喜歡參加社交活動,而寧願呆在家裡的人。

現代俄羅斯人對熊的信仰逐漸的變淡化,不過這只是在莫斯科,彼得堡的這種在城市中長大的孩子。而在鄉間仍流傳著各種各樣有關於熊的種種故事。而其他國家的人對俄羅斯的影響還是那隻在冰天雪地中伺機而動的大熊。這種觀念上的壓迫和灌輸仍是俄羅斯自古不變的道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