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媽媽,劃清界線,我不要那些不應由一個小孩承受的傷害

關注家庭建設 關注書香生活

霍金坐在弦上(ID:HKingBOOK)

爸爸媽媽,劃清界線,我不要那些不應由一個小孩承受的傷害

1.

看似“仗義”的替父聲張

有天中午飯時,姥爺要給蛋蛋爸爸加飯,蛋爸覺得有些多,女兒在一旁衝姥爺大叫:“他想吃多少就吃多少,你不要逼他吃!”

一家人鬨笑,姥爺連說蛋蛋正直、仗義,蛋爸更是感動地抱起女兒,開心地說,“爸爸謝謝你,有人替爸爸說話了!”

我突然像看到一幅畫面,女兒跨過圍著自己的欄杆,背起了爸爸,為了一碗爸爸的飯,衝姥爺發脾氣。

心酸,洶湧而至。

我卻沒有感動。

人是這樣,當一個人維護另一個人,特別是保護者是一個小孩時,更加容易感動。

小小的人兒,自己還力量薄弱呢,還知道替爸爸說話,怎能不感人。

她保護的,是一個本應該比她自己力量強大很多得大人。

她說出的,是爸爸不能輕鬆說出的拒絕。

她面對的,是對外部世界無所顧忌的表達。

這是令人感動的點,然而也是令人心酸的點。

是“替代”。

她要替代爸爸的難處。

然而,一碗飯,上綱上線,有必要嗎?

當然有啊。

爸爸媽媽,劃清界線,我不要那些不應由一個小孩承受的傷害

每一件事的行為動機,背後的思維方式,不斷重複,甚至得到鼓勵,進而繼續重複思維行動,就是一個人的一輩子啊!

我對女兒說:很感謝你幫助爸爸表達他自己的想法,但是,這是爸爸和姥爺之間的事,跟你沒關係,況且,爸爸有能力維護和表達自己。

女兒點點頭又去玩別的了。

替代父母受苦,是很多成年人不開心的源頭。

父母的事和自己的事混為一談,毫無界限。

父母的苦難無遮無攔地傳承給孩子,甚至是父母左右親鄰的事,孩子也義無反顧地承擔,如《歡樂頌》中的樊勝美,養著一家子“寄生蟲”。

這種替代是自孩童時起的強迫、習慣或無奈。

所以我不想鼓勵這種看似感動的行為。

女兒只站在自己的位置,做她作為小孩應該做的事、應該說的話。

長大以後,成為她自己。

這樣才好。

這是我作為媽媽,能夠細膩敏銳維護女兒的最好方式。

話說重一點,對於剛才爸爸和姥爺之間的對話,女兒可以參與嗎?

她沒資格。

她只有資格做孩子。

爸爸媽媽,劃清界線,我不要那些不應由一個小孩承受的傷害

2.

不要跟小孩隨便說那些亂七八糟的事

有時候翻看“李雪愛與自由”的微博,一個不斷反躬自省成長自己的博主。

很多人給她留言,探討如何教育一個完整靈性的生命。

看到一則關於小孩的故事。

奶奶把腿摔傷,跟孩子碎碎念自己如何不幸如何痛苦。

小孩凌厲地對奶奶說,我只是個小孩,聽不懂你的事,不要跟我說那些亂七八糟的事。

頓時佩服。

多棒的界限感!

我有權拒絕自己不想聽的。

那些苦難病痛,請自己解決,那是你的事,不關我的事。

那些垃圾情緒,請自行消化,那是你的心情,跟我沒關係。

我只是一個小孩,那些亂糟糟鬧哄哄的人情世故,不要讓我過早體驗,我不要那些不應由一個小孩承受的傷害。

那些強迫性的承擔,如果被不斷地重複,甚至被誇讚懂事,被鼓勵勇敢,被欣賞能替大人分擔憂愁,那麼壓力從小揹負到成年,該多沉重。

一個成年人,需要向小孩傾訴苦水,是無能無力,也是無責任感。

對小孩公平嗎?

一定會有很多“感人”的事情被人反駁。

爸爸媽媽,劃清界線,我不要那些不應由一個小孩承受的傷害

因為貧窮困苦早當家的小孩,不斷反哺父母的小孩,小小年紀撐死一片天的小孩……

的確,我們應當尊重生命的軌跡和生活本來的面目。

但不是不心酸,不是理所應當。

讓現實的歸現實,讓心理的歸心理。

作為小孩,我願意在烏雲襲來無可奈何的情況下承擔生活的負擔,給生命一份期待。

那些堅強和奮勇,是上天的旨意,我接旨謝恩,那是我無力改變的承受,是珍貴的勇氣,是無畏的付出,是坦然的接納。

而更多的時候,是家中風調雨順天平地安。

我一個懵懂小孩要成為你們家庭矛盾婆媳不和個人情緒的垃圾桶化糞池。

是誰允許的?

所以,不要跟小孩隨便說那些亂七八糟的事。

他們是上天給予人類最寶貴的禮物,禮物就要按禮物的待遇對待。

3.

將不可改變的行為模式停留在自己的界限內

我家兩邊老人有一些特別優良的共通的優良美德,這得分幾方面說。

當老人作為“孩子”的身份時,他們鞠躬盡瘁無所不受。

一定有很多這樣類似的長輩,他們歷經時間和人事的磨礪,將別人的請求和感激作為生命的動力。

無論自己多麼艱難多麼不容易,然而卻能以一己之力拉把著整個村整個身邊的人。

這是美德,毫無疑問。

他們是很多好吃懶做或沒有能力的人供奉的“神”。

有求必應,無所不能。

然而,當“神”老了不中用了,他們隨即產生強烈的“負疚感”甚至“罪惡感”,生命力也因無力付出而忐忑不安,被鄙視被忽略的感覺如影隨形。

爸爸媽媽,劃清界線,我不要那些不應由一個小孩承受的傷害

有意思的是,他們不會將這些“負擔”向下傳遞,他們好像有種本能,知道負累的沉重。

他們將自己作為“小孩”時那種停不下來向外給予的行為模式,停留在了自己的界限內。

這更是美德,真心誠意。

從不要求自己的孩子。

大事小情,老神在在。

那些村鄰鄉舍的難事,被他們一身擋下,已於我們無關。

沒有要求,更沒有責備。

實在擋不住的,主動提出以我們的名義付些車馬費,他們承擔。

他們依然堅挺著年輕力壯的精神,雙肩挑起所有重擔,負重前行已是習慣,操勞費心。只是有時候也會感慨自己已無大用。

怕自己的孩子重複受他們的苦,於是界限分明小心翼翼。

父母傳承給我們最重要的,不見得只是財富,更多的是精神。就這樣一代又一代,我們慢慢懂得如何愛孩子,如何保護孩子。

讓生命更有力量更平安健壯地傳遞,將自己無可奈何的行為模式留在自己的生命裡,這是我向長輩最臣服之處。

我們心安理得的享受著作為“小孩”的自在與愛護。

何其有幸。

4

只做“小孩”又擁有溫情

只做小孩,是不是自私?

當然不是。

只做小孩,是不是冷漠?

當然不是。

能夠管理自己的事務和情緒,已屬能幹。

不去參與別人的煩惱和糾紛,這是禮貌。

你不能干涉其他家人之間的相處,你必須獨立做好自己力所能及的事。

這很難嗎?

當然。

不信去隨訪咯。

能把自己管理的井井有條,規律地上學吃飯處理同伴關係應對學校老師,怡情娛樂,身心康健,不需要父母勞心費神,做好本分,真的不容易呢。

若生命間流淌著愛,孩子自然能感受既有界限又有溫情的美好。

就允許孩子安然自得地只做“孩子”吧。

掃描二維碼關注 霍金坐在弦上

添加我們:HKingBOOK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