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王傳君一樣選擇!

1

王傳君屬牛,是個很倔的人。

拍《我不是藥神》的時候,為了展現病人對食物的渴求,一場吃包子的戲,他吃了44個包子,吐了3次。後來為了展現病人的虛弱,他又住到病房裡,兩天兩夜不睡覺,虛弱到聽導演講戲的時候睡著了。

他的拍戲守則裡有一條叫“吵贏導演”,如果吵不贏,他就把兩條都演一遍,讓導演自己挑。

2007年,還在上戲讀本科的他以《加油!好男兒》全國20強出道。選秀的熱度來如山倒,去如雪崩,畢業以後,他在上海廣播電視臺當主持人,名不見經傳。

老闆說,你就老老實實當主持吧,你不適合當演員。

王傳君不服,他默默地準備,默默地試鏡,安安靜靜地等待改變發生。

他沒等太久,2009年,韋正開拍都市青春喜劇《愛情公寓》,裡面有個說著蹩腳中文的日本角色關穀神奇,本來打算找個日本人來演,但試鏡的時候,王傳君模仿日本人學得太像了,就定下了他。

《愛情公寓》爆紅,連拍了4季,一直拍到了2013年。

王傳君紅了,但他不開心,在骨子裡,他覺得自己是個文藝青年,演喜劇很苦,老是得笑,逗大家開心,久了就很累。

他想轉型,可《愛情公寓》已經讓他與關穀神奇畫上了等號,就像六小齡童和孫悟空一樣。除了喜劇,沒有別的劇會來找他。

劇不找他,他就去找劇,他聽說《他來了請閉眼》要開拍了,主動發私信自薦,想演裡面的犯罪心理專家,但對方拒絕了,理由很簡單,“你是一個演喜劇的人。”

他只好繼續拍喜劇。

但在心裡,他是很不服氣的,這一點,看看他過去的專訪就知道了。

王傳君的專訪,畫風是很獨特的。

《愛情回來了》裡,王傳君飾演自高自大的知識分子方思齊,採訪時,按理說,該宣傳一下自己這部劇,但他卻一直跟記者強調,自己還是希望能演壞人,大反派,比如變態殺手。

《烏鴉嘴妙女郎》中,他演一個“騷浪賤”的富二代喬逸樵,然後採訪時跟記者聊了半個小時的《請回答1988》,表示1988可真好看啊,上一輩的生活太精彩了,不想演變態了,想演知青,體驗一下“時代變遷時的生活和被摧殘的人性”。

在電影《情遇曼哈頓》裡,他演一個美國長大的華裔嘻哈廚子,然後採訪時表示再也不想拍電視劇了,沒意思,掙了錢之後總感覺在打自己的臉,想演那些性格上有強大缺陷的人。

王傳君一直努力地想在採訪中表達自我,但很可惜,沒人聽,也沒有變態殺手可以演,他的劇都沒什麼反響,第一次當主演的電影叫《3D食人蟲》,影片中,他與“造型好像陰莖和大陰唇的結合體”的怪物搏鬥,最後豆瓣評分只有3.0,不僅如此,就連清一色罵這部電影的影評裡都沒人提到他。

像王傳君一樣選擇!

這段時間的王傳君註定是苦悶的,在《愛情回來了》裡。有一場戲他要給狗餵狗糧,試戲的時候狗很聽話,吃得很嗨,可真正拍的時候,狗大概吃飽了,就是不肯吃,狗看著他,他看著狗,導演也不喊卡。

他只好自己把狗糧吃掉。

他覺得狗糧不太好吃,很油,像是酥米粒。

如果今天再讓他回看那個場景,他大概會說,你看,那個人好像一條狗啊。

俗話說,上帝在為你關上一扇門時,順便還會把窗戶也關上。

2

2015年,他接了一部叫《大仙衙門》的魔幻古裝探案劇,戲殺青以後,他去日本度假,收到消息讓他回去配音,他很看重,幾天後匆忙趕回,卻告訴他配音結束了。

片中又假又low的配音讓他憤怒,採訪時他說,“這簡直就是在強姦我。”

每個人一生中幾乎都有覺得被生活強姦的瞬間,只是在這之後,大多數人開始學習享受,少數人開始學習反抗。

王傳君是後者,他表示再也不接這樣的戲。

然後接下來的11個月裡,他一部戲也沒接到,陷入失業狀態。

在失業之前,有一次在片場,他的大學同學杜江告訴他程耳導演的《羅曼蒂克消亡史》需要一個會說上海話的馬仔角色,讓他給程耳發張照片試試。

經紀人勸他挑張玉樹臨風的寫真發過去,他想了想,舉起手機,平視鏡頭,拍下了染著黃毛,滿臉疲倦的自己。

然後他就得到了這個無關主線劇情的配角,和他人生轉折的伏筆。

失業的王傳君是很慌的,導演,編劇,他什麼都想幹,但什麼都沒成果,就報了個導演大師班,想學點東西。

有一次上完課,他和上課的導演聊天,導演隨口說“你們演員一部戲都有50萬了吧?是不是夠你用一整年還轉彎?”

這句話“像驚雷一樣劈中了他”,那時,有著一百多萬存款卻還內心慌亂的他突然意識到,自己離正常的生活太遠了,遠到他居然從來沒想過,50萬是夠普通人用一年還綽綽有餘的。

然後他賣掉了房子和車子,自那之後,只要通告地點不遠,他就騎自行車趕通告。

11個月後,他終於接到了電影《情遇曼哈頓》

本來看了劇本之後他興趣不大,但那時他的母親身體不好,他一直在家作陪,久而久之,母親感到愧疚,覺得自己拖累了孩子,害得他沒法拍戲,就勸他有戲就接,看到拍攝地在紐約,他就去了。

在紐約,他過著自由的生活,拍戲之餘,他就漫無目的地看劇,看展,然後回酒店喝酒,維持良好的生活節奏。

直到他的摯友,與他同期在《加油,好男兒》

裡出道的喬任梁,因為抑鬱症選擇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這件事讓他震驚,他想到去年在飯桌上見到的喬任梁,口中談論的不是項目就是創作,似乎什麼都想抓住,但又什麼都抓不住——就像他失業時的狀態一樣。

王傳君寫了簡短而真切的微博為喬任梁送行,喬任梁的死極大地震動了他,他開始感受到一種緊迫:人活得太短了,都應該為自己活一活。

從紐約回來後不久,王傳君的母親也去世了。

再也沒人會叫他回家吃飯了。

接連失去摯友和至親給了他巨大的打擊,但也讓他完成了徹底的蛻變。

該經歷的我都經歷了,不想失去的我也失去了,那還怕什麼呢?

在這之後,王傳君學會了放下過去,放下旁人的眼光,徹底為自己和自己的信念去生活。

不再畏懼的王傳君收到了上帝送來的禮物,在殺青近兩年後,

《羅曼蒂克消亡史》終於上映了。

這是部文藝片,雖然有葛優,章子怡這樣的大咖主演,但票房仍然不理想。

而王傳君飾演的馬仔,跟大咖們也沒有對手戲。

他只有三段戲,最長的是一段兩分多鐘的長鏡頭,這段鏡頭裡,他在車上狡黠而又真誠地向剛入行的童子雞傳授“20歲之前那個東西一定要用一次”的道理。

王傳君沒有想到,這段兩分鐘的鏡頭,意義可能比過去三年他拍的所有作品都要大:

愛情公寓的粉絲髮現,這個角色絲毫沒有關穀神奇的影子,許多人甚至看到演員表才意識到這個人是王傳君。

而王傳君也得到了導演程耳的賞識,他們以表兄弟相稱,經常在一起喝酒看片——他終於踏進了他夢寐以求的文藝片和故事片的殿堂。

《羅曼蒂克消亡史》上映一週後,王傳君上了熱搜。

上熱搜的原因,卻是因為另一部電影:王家衛監製,張嘉佳導演的《擺渡人》。

對於王家衛的作品,大家向來寄予厚望,但電影上映以後,風評卻很差,矯情的臺詞和散亂的劇情讓人們不禁懷疑王家衛拍這部電影是不是因為打牌欠了張嘉佳很多錢。

於是王家衛主動發微博聲明說,我沒欠錢,哦不對,我喜歡。

像王傳君一樣選擇!

敢於為飽受差評的作品發聲,本來是件很有擔當的事,王家衛展現了他的名導風範。

但接下來,明星們開始了表忠心般的站隊,除了片中主演,許多沒參演也不一定看過這部電影的明星也加入進來,一時間,幾乎半個娛樂圈都在說“我也喜歡”。

像王傳君一樣選擇!

是啊,法國榮譽軍團騎士,香港銅紫荊星章獲得者王家衛,和2014宇宙第一暢銷書作者,王者榮耀永恆鑽石召喚師張嘉佳,雙劍合璧,奉獻的作品怎麼可能豆瓣評分只有4.0呢?一定是這屆觀眾不行。

在大明星們一片祥和喜慶的氛圍中,百度搜索輸入名字第一條顯示的是“王傳君為什麼被禁”,而實際上沒被禁只是過氣的演員王傳君說了四個字

“我不喜歡”

他說這四個字的樣子,就像《皇帝的新衣》裡那個指出皇帝沒穿衣服的孩子。

最後,他這條只有八千轉發的微博有十三萬贊,而王家衛轉發46萬的微博,贊數卻只有他的三分之一。

說出“我不喜歡之後”,王傳君微博的動態除了《羅曼蒂克消亡史》,就沒有宣傳自己電影的內容,以至許多人以為,因為得罪了王家衛,導致他被封殺了。

其實並沒有,他只是控制了自己接新片的節奏,17年2月,《我不是藥神》就開機了。

3

這是一件有點荒誕的事,在流量小生們一年十幾部電影電視劇的今天,尊重自己的作品,一年只拍一兩部電影的人卻成了異類。

王傳君走出了關穀神奇,但他的粉絲還沒走出來,在《我不是藥神》上映前,點開他的每一條微博,前排評論通常都和《愛情公寓》相關。

連他發《羅曼蒂克消亡史》的宣傳,評論區也表示只關心愛五。

像王傳君一樣選擇!

對此,王傳君的反應是——他可能是最喜歡懟粉絲的演員

像王傳君一樣選擇!

像王傳君一樣選擇!

像王傳君一樣選擇!

王傳君和自己的過去決裂得很徹底,但這也成了他的黑點,許多愛情公寓的粉絲覺得,既然你說愛情公寓抄襲,為什麼還要演?既然演了,為什麼還要反咬一口貶低自己的成名作?這不就是當婊子還要立牌坊嗎?

說實話,這個黑點很難回應,因為在出演愛情公寓第三部時,王傳君還曾為抄襲的傳言辯護,在採訪中說“我們這是用中國的方式把它演繹出來”。

怎麼辦呢?王傳君給出了他的回應:

像王傳君一樣選擇!

為了做自己的機會,我確實做過自己也討厭的事,但不好就是不好,怎麼了?

王傳君絕對不完美,但他絕對真實,也絕對勇敢。

17年5月,他在微博上發了兩張《我不是藥神》的片場照,粉絲問他,你活成自己想要的樣子了嗎。

他說“嗯吶,差不太多了。”

像王傳君一樣選擇!

有粉絲看了他髮長發不修邊幅的照片,問他怎麼成了這樣,他說“我喜歡啊”

像王傳君一樣選擇!

8月,他關閉了微博評論區,最後一條開評論的微博裡,他只回復了文牧野一個“麼麼噠”。

文牧野是《我不是藥神》的導演。

像王傳君一樣選擇!

關評論的原因,或許幾天後他點讚的這條微博可以解釋:

17年九月,王傳君還有一個選擇,就是要不要參演

《終於,又雙叒叕回來搞事情了》。

這個名字看起來比關穀神奇還神奇的電影,實際上是《愛情公寓》的電影版,可能是由於當時深陷抄襲風波,所以就使用了這個絕對不是抄襲,甚至百分之九十的粉絲可能念都不會念的名字。

像王傳君一樣選擇!

王傳君當然沒有去。

後面的故事,就是一個老套的勵志故事劇本:這周,《我不是藥神》上映了,上映三天,票房就破了10億,豆瓣評分高達9.0,毫無疑問將會收穫票房和口碑雙豐收,而王傳君的表演也幾乎無可挑剔。

終於,他不再是關穀神奇,而是呂受益。

其實他也不是呂受益,他是個演員,演員靠作品吸引粉絲,明星靠粉絲換取流量。所以明星需要立人設、買熱搜、討好粉絲,但演員不需要。

如果在未來,他演知青,變態殺手的時候,有粉絲對他說“還我呂受益,給我們一個交代”的話,他一定還是會說,“我沒什麼需要跟你交代的”。

王傳君的故事很可貴,因為我們活在一個逐利者喜歡利用人性弱點的世界裡。

於是我們看到,多次被曝洗稿的自媒體人周衝洋洋得意地炫耀自己的成功經驗:賺傻逼的錢。然後在採訪中強調自己“和咪蒙不一樣”“有種不合時宜的文人情節,總是希望能喚醒一些人,給一些人力量與勇氣”

像王傳君一樣選擇!

於是我們看到,自稱“中國比特幣首富”的李笑來,在錄音裡說

“如果你隨波逐流地認為價值投資是對的,那你註定是個傻逼平庸的人物”“傻逼太多了。共識價值,SB的共識也是共識。”

他們說錯了嗎?

其實沒錯,他們真的發財了,就像《愛情公寓》就算抄襲了,也照樣爆紅了一樣。

但他們做錯了嗎?

錯了,因為他們的財富,是通過讓這個世界變得更糟糕換來的,只是這份痛苦不由他們自己承受罷了。

道德上的譴責對他們而言是不可能有效的——如果他們在意道德的話,也就不會這樣做了。

所以,寫完王傳君的故事,我只想對每一個像我一樣普通的人說,人這輩子,註定會遇到無數次這樣的選擇:是選擇信念,還是選擇私利?是選擇隨波逐流,還是選擇有所追求?

我覺得我們可以像王傳君一樣選擇,畢竟人這一生,真的挺短。

在2014年王傳君爆出自己拍戲吃狗糧,想演變態狂的那段採訪裡,還有一段這樣的對話:

騰訊娛樂 :現在大家都還習慣叫你關谷,害怕被定型嗎?

王傳君 :總有一天會換一個其他的稱號,我覺得。

當你身處低谷,被遺忘,被否定,被短視者稱作loser的時候,希望你也能平淡地說:“總有一天會換一個其他的稱號,我覺得。”

END

成為你自己想成為的,而不是他們所希望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