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价暴跌96%!别了,一代手机巨头

股价暴跌96%!别了,一代手机巨头

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滩上!

在手机这个快速更迭的行业,我们看到了很多企业的快速崛起,却也见证了无数巨头的黯然滑落。这其中,有些品牌脱胎换骨,又重新站了起来。

比如诺基亚。

2017年,诺基亚宣布回归智能手机市场,结果,就在这一年里,其功能手机销量竟达到了6000万部,在印度功能手机市场更是跻身进前五名。

但有些品牌显然就没那么幸运了,它们依旧在困境中苦苦挣扎,舍不得丢弃品牌,却又拿不出好产品打动消费者,只能“过一天是一天”。

比如HTC。

7月2日,HTC宣布将启动组织优化政策,裁撤制造部门员工共1500人。

实际上这已经不是HTC第一次裁员了,在过去的五年时间里,HTC的员工就少了近3/4

。截至2018年6月,HTC全球员工总数约6450人(不包括本次裁员),但在五年前的2013年HTC的员工高达19000人。

长期的亏损,俨然让这个曾经的“安卓之王”难以招架,而眼下只能通过不断裁员的方式,来降成本、提高盈利,悲哉!

(一)

遥想当年,HTC的风光程度甚至盖过了三星。

而这又源于一个大胆的决定,在那个主流手机厂商将目光依旧放在塞班系统的年代,HTC慧眼识珠,在2008年推出了全球第一款安卓智能手机HTC DreamG1,结果,市场反应出奇的好,还一举创下了高达150万台的预售数量。

藏到了甜头的HTC,随后搞起了机海战术,并陆续发布了Magic(G2)、Hero(G3)、Tattoo(G4)、Nexus One(G5)、Legend(G6)等一系列产品。

到了2011年,其市场占有率一度达到全球15%,排名世界第四,在Android阵营手机厂商中排名第一。HTC也因较高的定价,给企业的带来了巨大的收入。

然而,太过亮眼的成绩招来了同行的嫉妒,眼红的竞争对手纷纷开始寻找HTC的软肋。由于是代工企业转型而来,

HTC基因中缺乏专利的积累,这在智能手机行业这一专利密集型行业,可谓是“先天不足”。于是,毫无意外的,HTC被拖入了专利战。

而苹果、诺基亚的轮番上阵,更是让HTC部分机型在美国、荷兰、英国等地都遭到禁售;与此同时,面对铺天盖地的官司,疲于奔命的HTC,也没能牢牢抓住火爆的大陆市场,反而被三星、苹果、以及国内的华为、小米等夺取了大部分市场。

相关数据显示,HTC全球市场份额从2011年的21%,迅速滑落至2013年的2.5%,到2017年已经不足1%

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失去市场就等于失去了赖以生存的销路,HTC毫无意外地走上了下坡路,并在大家的视线里逐渐消失了。

(二)

资本市场向来残酷,当你风光得意的时候,它会锦上添花,让你的市值一飞冲天;但当你失势的时候,它又会落井下石,让你的市值跌倒谷底。

HTC就坐上了这样的过山车,因为对手机业务严重依赖,被寄予厚望的VR新业务又未见起色,导致这个曾经市值高达338亿美元、一度还荣登“台湾股王”的帝国,

如今股价跌去96%,市值只剩下13亿美元。

财报显示,2017年该公司亏损169亿新台币(约合人民币36.4亿元),创2002年上市以来最高纪录。

股价暴跌96%!别了,一代手机巨头

就这样,从大红大紫到跌入尘埃,HTC用了十年不到的时间,陨落速度之快,超乎了很多人想象。

更令人唏嘘的是,事到如今,HTC依旧不肯认输。即便在去年9月的时候,其已将手机的部分业务卖给了谷歌,企业还在坚持发布各种新机。

就在不久前,HTC又发布了一款高端旗舰机HTC U12+,很多人将其视为HTC的救命稻草。

但这款售价高达5999元的手机,较于近日vivo和OPPO相继发布的高端旗舰产品,价格相差不大,却在综合性能和设计上存在着一定差距。

毫无意外,HTC也再次错失了翻身的机会。

(三)

商场如战场!

如果说处于行业的红利期,只要你的产品和别人稍有不一样的地方,就可以胜出的话,那么,到了行业饱和期,随着消费者越来越理性,如果产品没有让人眼前一亮的创新,或是超高的性价比,或是新功能,根本不可能得到消费者的青睐!

HTC未能及时改变思维,一直高居不下的售价,并不是特别出色的配置,多年不变的设计风格 ,如此的打法,恐怕推再多的新机,也难以改变困境。

HTC还有机会翻盘吗?

这很难说,毕竟手机行业并没有常胜将军,在这个风云变幻的年代,很多时候玩的是出其不意。

不过,可以肯定的是,面对着腥风血雨的行业洗礼,眼下的HTC,若不能下定决心来场 “壮士断腕”般的变革,就很可能自此被市场彻底的抛弃!

时代的快速运转,早已经容不下没有快速迭代能力的企业,你不主动颠覆自己,别人就会颠覆你!

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公众号立场;文中投资建议仅供参考。

来源:21财经搜索(www-21so-com)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