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歲孩子沉迷漫畫和網絡書,換這35本書試試(科普、人文、文學)

前兩天小閱收到一位媽媽的求救,

說自己的孩子只愛看漫畫和網絡小說

11歲孩子沉迷漫畫和網絡書,換這35本書試試(科普、人文、文學)

仔細詢問過小閱瞭解,

這位五年級的小學生其實非常愛看書

看完了成套《淘氣包馬小跳》、《查理九世》,

但是最近就是愛上了網絡奇幻類的小說,

還有許多日本漫畫,

爸爸媽媽非常擔心會影響她學習。

其實遇到這樣的孩子,家長不用恐慌,

首先她已經養成了閱讀習慣,

應該尊重她的選擇,不要扼殺她的閱讀慾望。

家長應該做一些正向的引導,

推薦她閱讀一些:

高品質的、有趣的、適齡的書籍,

提高她的閱讀質量,

讓她在開心愉悅閱讀的同時,

擴大了知識,構建正確的三觀。

這樣父母也就不必擔心了!

希望以下這些優秀的童書可以讓孩子獲得更全面的閱讀體驗。

第一屆愛閱童書100

精選了2017年最新出版的100童書

分為:低年級、中年級、高年級

每個年級都包括三個類別:科普、人文、文學

11歲孩子沉迷漫畫和網絡書,換這35本書試試(科普、人文、文學)

11歲孩子沉迷漫畫和網絡書,換這35本書試試(科普、人文、文學)

評委推薦語:除了讓孩子充分接觸日常科普知識外,邀請他們一起來了解尖端科技、前沿科學知識其實也非常重要。在目前的少兒科普讀物中,這類讀物非常稀缺。這本書用四個講座的形式展開,非常清晰、通俗地介紹了量子力學的基本原理和應用,最值得稱讚的是非常豐富而且有趣的比喻,讓人很受啟發。

另外,作者的講解很成功地將科學原理與人類歷史結合在一起,同時自然地揉進了科幻文學與流行文化,所以讀起來很輕鬆,視野很開闊。特別適合孩子和大人一起共讀。

11歲孩子沉迷漫畫和網絡書,換這35本書試試(科普、人文、文學)

評委推薦語:提到化學,對於還沒有系統地學習過它的小朋友們來說可能會感到既遙遠又陌生。但是小朋友們有沒有注意到過,秋天的樹葉為什麼會變色?汽水的小氣泡從何而來?為什麼麵包會疏鬆多孔?為什麼沒啃完的蘋果暴露在空氣裡會變成褐色……

這些其實都是化學問題,而這些問題都可以在《化學變!變!變!》中找到答案。這本書會帶領小朋友們從自然中的現象出發,一同認識奇妙的分子和原子,一同瞭解生活中常見的收縮、變色、溶解、燃燒等現象背後的化學原理。

此外,書中還準備了適合親子一起做的趣味實驗,以及為家長準備的專業化學講解。

11歲孩子沉迷漫畫和網絡書,換這35本書試試(科普、人文、文學)

評委推薦語:一本非常美麗、大氣的地球生態科普作品,圍繞環境和可持續發展的主題,向孩子們娓娓道來。

書中巧妙地結合了三種藝術形式:攝影、繪畫和寫作——視覺效果震撼的航拍攝影把讀者帶到地球的各個角落,展現自然環境與人類生存的種種奇觀;中國水墨風格簡約卻傳神的寫意畫與攝影圖片相呼應,描繪人與動物的動作與神態;詩意的文字敘述自然帶出對話,在大幅畫面所形成的氛圍中,讓讀者情不自禁地凝神思考……

人類面臨的生態危機以如此壯美的形態呈現,相信一定能讓孩子們印象深刻,併發願“當地球的眼睛,觀察大自然發出的信號”。書後提供的詞彙表對於深入理解也頗有幫助。

11歲孩子沉迷漫畫和網絡書,換這35本書試試(科普、人文、文學)

評委推薦語:這是一本旨在幫助孩子養成自然觀察習慣的書,是《去野外》的姊妹篇,配合閱讀會更為完整。

全書按照時間順序,展現大自然一年四季從景觀到各種動植物的變化。作者鼓勵小讀者以周為單位,將觀察所得寫在“記事簿”中,並細緻地幫助讀者制訂探索的方案。根據季節和環境變化,作者建議如何觀察、如何行動,並提供可能觀察到的範例。

本書知識點的講述輕鬆幽默,插畫與攝影作品富有藝術感,有趣耐看;所提供的方案也有很強的可操作性,適合有能力的孩子自己摸索,也適合家長或老師引導孩子來嘗試,作為自然教育的啟蒙手冊不可多得。

11歲孩子沉迷漫畫和網絡書,換這35本書試試(科普、人文、文學)

評委推薦語:幾位工作與活躍於一線的科學家和資深科技媒體人為當下的孩子們準備的一系列問題和探討,這些問題有些是非常基礎的,如“宇宙是由什麼組成的?”“生命是如何起源的?”,有些是很前衛的(似乎帶有科幻色彩的),如“我們能永生嗎?”“我們何時可以擁有機器人管家?”“時間旅行會成為現實嗎?”,非常可貴的是,作者們的探討相當有趣也富於想象力,借用了當下最為前沿的科技發現;而且他們給出的“結論”常常是開放式的,讓小讀者在大開眼界的同時也有機會開始更深入的思考。

11歲孩子沉迷漫畫和網絡書,換這35本書試試(科普、人文、文學)

評委推薦語:這本書有意思的地方在於,你可以隨便翻出一個故事就讀得津津有味。每個科學理論,新舊交疊、質疑與完善,都展示了思維碰撞的火花,當然也像一個個“偵探故事”,對立雙方互找破綻。因此,看過之後,你能體會到像拳擊手一樣走上擂臺的科學家的“思維大戰”。

不過,這本書並沒有僅限於此。它著眼於人類獲得知識的方法。我們現在的科學理論是如何得出的?書裡提到一句話:“科學假說,或者說理論,在邏輯上都是可被證偽的”。這就是科學的發展離不開論爭的根本原因。我們用新的技術或新的方法獲得新的數據,提出新的假說,然後假說再被質疑,被推翻和修正,最終讓更多的人接受。

這本書告訴我們,當我們看到科學理論的時候,不要被它所束縛,它並不是一個凝固不變的知識塊,而是一個你獲取更美妙知識的階梯。這個探索過程是人類的本能和進化的結果。也是我們面對現在紛繁的信息,發現問題和處理問題需要的能力。

11歲孩子沉迷漫畫和網絡書,換這35本書試試(科普、人文、文學)

評委推薦語:隨著現代航天科學的發展,“嫦娥奔月”已經從神話傳說變成了寫實故事。

《太空日記》一書由中國的數位航天員編著,以問題為導向,以日記為主要形式,具體生動地為少年兒童上了介紹航天員在天宮所作的數十項有趣的實驗,講授航天科學方面的豐富知識,可謂是一堂天地連講的科普課。

閱讀《太空日記》,無疑會激發少年兒童對於航天科學乃至普遍科學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培養少年兒童心靈世界中不可缺少的科學精神,激勵他們從小樹立遠大目標,做一個敢於追求夢想、實現夢想的人。

11歲孩子沉迷漫畫和網絡書,換這35本書試試(科普、人文、文學)

評委推薦語:《天氣》一書運用科學的原理,闡釋我們身處其中的陽光、雨、雪、風暴等等天氣現象的變化因由,幫助兒童讀者獲得關於天氣的科學知識,思考自然現象與衣食住行生活的聯繫,從更深層次瞭解、理解大自然,進而開始關於如何與自然共存的思考。

作為一本科普著作,其尤為值得稱道之處,是在表現形式上,實現了科學與文學的有機而優美的結合,將科學性、文學性、趣味性熔於一爐。該書中所配的頗有藝術質感的插圖,與自然、優美、形象相得益彰,增強了整體的表現力。

11歲孩子沉迷漫畫和網絡書,換這35本書試試(科普、人文、文學)

評委推薦語:一本帶有童話色彩的科普讀物,畫面的風格也很現代、很童趣,乍一看還可能以為是小孩塗鴉的藝術讀本,但仔細讀一讀,會發現是一本條理清晰、邏輯嚴謹、資料豐富的科普讀本,比較系統地講述了微生物的方方面面的知識,特別是與人類的關聯,可以說是讓人大長科學知識同時又富於藝術感的讀本,將科學與藝術無縫結合。

11歲孩子沉迷漫畫和網絡書,換這35本書試試(科普、人文、文學)

評委推薦語:這是一本實實在在讓人大開眼界、美得令人驚歎的科普圖冊。

常人困在地球上,即使藉助天文望遠鏡也只能看到極其有限的星空一隅,而在這本書中呈現的宇宙圖景,主要來自哈勃空間望遠鏡,通過這架旅行於太空的望遠鏡,人類第一次可以如此清晰而深入地看到宇宙,這的確非常激動人心。

這本書中展現了這架非凡的望遠鏡觀測到的各種天文奇觀,並附上詳盡的介紹與分析,同時也呈現了人類在這個領域探索的歷史與現狀,實在是大小天文愛好者不宜錯過的一本書。

11歲孩子沉迷漫畫和網絡書,換這35本書試試(科普、人文、文學)

評委推薦語:這是一本相當實用的植物觀察與相關活動手冊,以植物分類、葉子、枝幹、花朵、外來植物、生態萬象等主題來展開,有主題知識介紹、相關植物學家的故事、歷史趣聞、遊戲與活動設計,還有開展活動的步驟與貼士。

作者嘗試用風趣的語言,結合圖示,向小讀者展示植物學知識領域的廣博與趣味。書中在每一章節後還為小讀者設置了任務,具體的探索計劃源於上海自然博物館面向小學生的探索體驗活動,讀者可以參考相關鏈接的介紹,與自然博物館展開網上的互動。

11歲孩子沉迷漫畫和網絡書,換這35本書試試(科普、人文、文學)

11歲孩子沉迷漫畫和網絡書,換這35本書試試(科普、人文、文學)

評委推薦語:自1840年以來,國富民豐就是每個國人的夢想,但直到今天,財商教育都非常薄弱。財富是如何產生和運作的?鮮有弄清的途徑,在很久一段年代裡,甚至是禁忌的話題。而財富的問題不僅是天性好奇的孩子們想知道的,更是他們必不可少的生活技能之一。

亞當•斯密的《國富論》,是經濟學的開山之作,由於歷史和社會的原因,對於中國孩子的意義可能更大。本書不僅向小讀者通俗的講解了《國富論》,而且還擴充了《國富論》產生之前的背景及其身後的發展。比如各國取消了金本位之後,如何解決通貨膨脹的問題,這不但是關乎今天每個人的切身問題,更是需要小讀者在將來去解決的課題了。

11歲孩子沉迷漫畫和網絡書,換這35本書試試(科普、人文、文學)

評委推薦語:小孩子也可以上藝術學院嗎?當然行!這本書就提供了很好的範例和途徑。五位藝術教授——創意、圖形、感官、製作、地球,為孩子們設計了40節藝術課程,以簡明、清晰、有趣的形式來講解,並以遊戲的方式來體驗。

作為一本藝術設計啟蒙書,全書體系完整,同時又淺顯易懂,隨著課程推進,由淺入深,層層推進。作者旨在鼓勵思考、激發創意,講解多用對話與發散的問題展開,讀者如能積極參與,會發現自己創意無限,與藝術越來越近。

這本書適合對藝術有強烈興趣的小讀者自己讀,也適合家長或老師與孩子一起閱讀、體驗。

11歲孩子沉迷漫畫和網絡書,換這35本書試試(科普、人文、文學)

評委推薦語:著名的意大利童話作家羅大里為孩子們寫的西方文明史簡綱,從人類起源的傳說一直寫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最後一部分由另一位當代學者補綴二戰後至當下部分,總體上是一部極為縮略的歷史全景圖。

與一般歷史學者的講述不同,羅大里更注重講述的趣味和講述者的感受,所以這樣一本書也不必當做非常嚴謹的歷史讀本來看待,更重要的是講述者的人文情懷。這本小書的確足夠簡明,可以作為閱讀房龍的《人類的故事》之前的過渡讀本。

11歲孩子沉迷漫畫和網絡書,換這35本書試試(科普、人文、文學)

評委推薦語:選這本書是因為它兼具藝術和百科兩種功能。

首先是藝術功能,因為國內的藝術普及比科普還要薄弱!《藝術跑出來了》就像是一部微縮的美術史,不但像傳統藝術普及書一樣展示高清的作品,列舉詳盡的知識,還和移動互聯網結合,通過APP裡的遊戲,孩子們彷彿身臨其境的置身於美術館和藝術課堂。

本次審讀的另兩本藝術普及書,是從實用角度著手,通過好玩的遊戲讓孩子理解色彩的原理,或瞭解某位藝術家的藝術活動和風格。但我更看重《藝術跑出來了》的百科功能,因為我們當下最稀缺的是廣闊的視野,不論任何學科,如果沒有廣闊的視野,光有具體的知識是沒有用的,藝術就更是如此。

《藝術跑出來了》就像藝術的科普大百科,可以提供孩子這樣的視野,而且它如同微縮美術史的特點,還把廣闊視野整理成為一個清晰的知識體系。

11歲孩子沉迷漫畫和網絡書,換這35本書試試(科普、人文、文學)

11歲孩子沉迷漫畫和網絡書,換這35本書試試(科普、人文、文學)

這本精彩的詩體小說以詩歌的形式來敘述一個12歲非洲女孩在戰爭中失去親人、背井離鄉的不幸遭遇和艱難成長,語言凝練、飽含深情。這是一個關於毀滅和傷痛的故事,揭示了戰爭帶來的猙獰以及給無辜的平民帶來的身心創傷。

這也是一個關於親情和希望的故事,愛撫慰了傷痛,也給予重新振作的力量。這還是一個用藝術來治癒心靈的故事,歌讚了藝術創造的力量:阿米拉用爸爸送她的樹枝和得到的救濟品紅鉛筆描繪了她對美好生活的渴望。

作者用她的赤誠之心、博愛之心、正義之心、勇敢之心以及有力度的詩意之心賦予這部書真誠的靈魂,道出了一個民族不屈不撓的精神。

11歲孩子沉迷漫畫和網絡書,換這35本書試試(科普、人文、文學)

《奧吉不做大灰狼》的作者萊恩.史密斯是一位圖畫書作家,其最著名的代表作是《格林爺爺的花園》。

本書是他的第一本兒童小說,充滿了狂放不羈的藝術氣質和性格鮮明的原創特徵。這本書的有如下特點:第一,現代。描寫的是當代兒童的生活,書中有很多網絡時代兒童生活的場景描寫;第二,趣味。書中可以讀到當代美國兒童的生活和思維方式;第三,藝術。

作者在書中的畫不是可有可無的插畫,而是和文字混為一體,密不可分。或者說,作者的創作思維借鑑了很多圖畫書的思維方法。本書帶來了兒童文學的一陣清風,表現了兒童文學的無限創意。

11歲孩子沉迷漫畫和網絡書,換這35本書試試(科普、人文、文學)

劉虎的兒童小說《白鹿》是關於藏族孩子精神成長的故事。以藏族地區的生活為背景的兒童文學作品較為稀少,這部小說將生來就相貌奇特的男孩桑珠嘉措和一頭因基因突變而導致毛色變白的馬鹿之間相似的遭遇紐結在一起,因長相而自卑避世的男孩憐愛和照顧被鹿群驅逐的白鹿,白鹿最後以自信和勇敢成為了鹿群的首領,男孩也歷經曲折,擺脫了心理陰影,接納了獨特的自己。

主人公類似於安徒生筆下的“醜小鴨”,不過最終並沒有成為漂亮的“白天鵝”,但是他對自我的認同體現了直面現實困境的勇毅之美、尊嚴之美。

11歲孩子沉迷漫畫和網絡書,換這35本書試試(科普、人文、文學)

北歐神話是世界古代神話大家庭中非常重要的一支,體系宏大完整,並以其註定毀滅(而後誕生美麗新世界)的諸神戰役而獨具特色,令人興奮的故事情節背後富含對人性的思考。

在面向兒童的各種版本中,多萊爾夫婦整理、重述並繪製插圖的《北歐神話》是公認最好的之一,文字簡潔有力,敘述清晰,而用厚重大塊的石板刻印出來的插圖,樸拙而富有質感,完美地貼合北歐神話所特具的陰鬱粗獷的氣氛。

他們的插圖也富含逗人發笑的幽默元素,因為北歐眾神跟人類一樣,有時也會做些傻事。

11歲孩子沉迷漫畫和網絡書,換這35本書試試(科普、人文、文學)

這部小說以一戰為歷史背景,故事發生在一戰前夕的澳大利亞,主要講述了哥哥丹和有智力缺陷的弟弟埃迪之間感人至深的情誼。為了擺脫兇惡、暴力的父親,丹離家出走,想去入伍參戰打德國侵略者,依戀哥哥的埃迪跟隨丹一起踏上征程。

他們在路上遭遇了形形色色的人和事:他們對付了醜陋而暗懷鬼胎的馬車主,謝絕了一對天主教夫婦收留他們的誠懇邀請,也邂逅了少女格雷西的一家,丹和友好的格雷西結下深厚的情意(這後來也成為少年丹的一種秘密的心事)。他們還和一個溫和友善的中國老商販阿靈同行了一程,見識了阿靈教埃迪使用中國草藥的奇蹟,阿靈告訴丹“信念”的重要。

兄弟倆加入了一支去參戰的隊伍,在這支年齡和性格不同的幾個成年男人組成的隊伍中,他們感受到了溫暖的關懷。年幼的埃迪天真善良、勇敢熱情,給整支隊伍帶來了快樂和活力,得到大家的喜愛和呵護。

埃迪十分信任和依戀丹,丹也把埃迪看作自己的全部,不幸的是,埃迪在途中因腦部出血而離世,丹痛苦地承受弟弟死亡的打擊。

作者把丹失去摯愛的弟弟的悲傷和艱難的告別寫得細緻、充沛而深刻,催人淚下。

11歲孩子沉迷漫畫和網絡書,換這35本書試試(科普、人文、文學)

兒童文學如何書寫苦難?兒童文學如何書寫戰爭?一直是兒童文學界爭論的問題。本書把視角放到了二戰中的荷蘭。在德軍佔領的荷蘭,猶太人面臨清洗。猶太人媽媽朱迪斯帶著自己的女兒碧翠絲踏上了逃亡之路。當她們乘坐電車時,媽媽不幸被納粹發現並帶走,留下的女兒被兩個荷蘭老人說成是自己的侄女保護下來,同時被荷蘭老人收留。有殘酷,更有溫情;有殺戮,更有拯救。這本書如同《安妮日記》一樣,描述的戰爭年代的人性光輝。

11歲孩子沉迷漫畫和網絡書,換這35本書試試(科普、人文、文學)

一本讀來非常親切感人的兒童小說。女孩愛瑪的爸爸要做心臟手術,她不得不去跟住在海邊的比婭姑姑同住兩週,而這位姑姑性格非常乖僻,完全可以說得上“恐怖”的級別,愛瑪怎麼才能與她相處呢?

這個過程其實是一種很特殊的成長過程。作者絕對是講故事的高手,她沒有刻意去解釋或者修飾,而是非常真實可信地描繪了一個身上有一大堆毛病(某種程度上甚至可以說有點變態)的大人形象,以此提供了一個真正的成長難題。這種小說比那種粉飾童年的小說有價值得多,因為孩子可以觸摸到更真實的生活,並在想象世界得到更有價值的歷練。

作家也為愛瑪準備了一位非常和善寬容的姑父和一位同樣富有創造力的同齡玩伴,而且特別難得的是,幫愛瑪在新的視角上體驗到理解和寬恕的力量。這樣的小說其實也很適合大人來閱讀。

11歲孩子沉迷漫畫和網絡書,換這35本書試試(科普、人文、文學)

2006年國際兒童讀物聯盟(IBBY)世界大會上,曾設立過“弱勢兒童的閱讀”議題。但在中國,反映當下弱勢兒童生活的現實主義精品力作一直難得一見。

本書真實而藝術地反映了弱勢兒童和留守兒童現實生活,真誠而精緻,催人淚下又催人奮進。貫穿始終的民謠、童謠親切綿長又清新雋詠,琅琅上口又蕩氣迴腸。這是一部關於弱勢兒童、留守兒童的現實主義詩篇和理想主義頌歌。

11歲孩子沉迷漫畫和網絡書,換這35本書試試(科普、人文、文學)

本書脫胎於馬克•吐溫一篇粗略的遺稿,由一對繪本作家續寫完成,作者把故事寫成與馬克•吐溫的對談中,聽他親口講述出來的形式,作品幽默風趣,新續的情節不但和原有的部分十分協調統一,甚至使作品更富想象力,幽默感,也更加奇幻和曲折。作品的繪畫風格在現代風格中揉入了許多19世紀馬克•吐溫時代的情趣,比如書中插入許多剪影(不鏤空的人像剪紙)和剪紙,使作品既新穎又有時代感。

11歲孩子沉迷漫畫和網絡書,換這35本書試試(科普、人文、文學)

卡嘟裡森林是一座美麗又有趣的森林,森林裡住著卡嘟裡部落,卡嘟裡部落的頭目叫沙書優,沙書優的女兒叫優瑪。故事圍繞著優瑪展開,她在父親失蹤之後必須擔負起保護族人的重任。

危機重重的森林,貪婪的獵人,作祟的大黑熊惡靈,優瑪要如何突破重重難關,帶領族人度過危機?在展現原住民的生活場景中,更蘊含了部落崇尚自由、愛物惜生、萬物有靈的部族文化。原始思維和童年思維的自然融合,是這本書的最大亮點。

11歲孩子沉迷漫畫和網絡書,換這35本書試試(科普、人文、文學)

圖像小說是圖文共敘的小說新形式,給青少年讀者和很多成人帶來新的閱讀體驗,而布萊恩–塞茲尼克是這種光影文學的開拓者。

《造夢的雨果》《寂靜中的驚奇》《奇蹟之屋》並稱塞茲尼克“紙上電影”三部曲,獲獎無數。在這部第三曲中,作者用圖畫敘述和文字敘述的手法分別講了兩個看似獨立的故事,但書中謎團緊扣,情節引人入勝,當讀者根據書中線索破解出兩個故事之間的聯繫,一個清晰的第三個故事便浮現在眼前——於是一部精彩絕倫的劇場家族史由讀者創作完成。

11歲孩子沉迷漫畫和網絡書,換這35本書試試(科普、人文、文學)

曹文芳的《水邊的故鄉》是其“水鄉童年精品書系”中一本優秀的散文集,她的散文呈現“小說化”風格,寫人敘事簡潔有力,寥寥數筆就將人物勾勒得形神畢肖,細節鮮活。

作者以童年之“我”的視角來表達對於周圍人生的懵懂感知,而成年之“我”的溫熱和悲憫之心也不露痕跡地滲透其中。她的鄉土散文常是抒情與敘事交織、清新與滄桑共存、欣悅與感傷相融、天真與深沉並舉、優雅與活潑兼美,營造出一方滋味豐富、意味雋永的鄉土審美時空。

11歲孩子沉迷漫畫和網絡書,換這35本書試試(科普、人文、文學)

英國作家凱瑟琳•朗德爾的小說《屋頂上的索菲》在現實中融合了幻想。故事從沉船海難的懸念開始,善良的查爾斯救起了一歲的女孩索菲,並全心全意養護她。

為了躲避被送往孤兒院的威脅,她和查爾斯從倫敦逃到了巴黎,索菲堅信母親還活著,一心尋找,從不放過任何一絲希望。她在巴黎舊城區的屋頂上邂逅了住在空中的孩子,並最終在屋頂上尋找到了母親。

故事表現了巴黎的人文歷史和景觀,處處流溢孩子對母親的殷切思念,也將無私的父愛和真摯的友情傳遞得溫暖動人。敘述充滿激情,屋頂上的奔跑和尋找這一情節想象奇幻,彰顯了孩子的自由精神以及由愛和希望所激發的勇氣和力量。

11歲孩子沉迷漫畫和網絡書,換這35本書試試(科普、人文、文學)

美國作家傑裡•斯皮內利的兒童小說《想贏的男孩》以簡潔輕巧的筆觸,敘述男孩辛可夫從小學一年級到升入中學的成長軌跡。他喜歡上學,心地善良,樂觀愛笑,對人友好,但因為“笨拙”而遭到同學的冷落和嗤笑。他有著一顆溫柔、體貼、悲憫的心,性格堅強。

辛可夫的身上有著動人心絃的力量,儘管他在各種比賽中常輸,但他善良而執著的心靈終會贏得尊重和喜愛。小說語言乾淨利落,敘事節奏明快,有許多動人的情境和細節如珍珠般散落各處,熠熠生輝。

11歲孩子沉迷漫畫和網絡書,換這35本書試試(科普、人文、文學)

意大利作家葆拉•馬斯特羅科拉的童話《小鴨》是一部非常出色的哲理童話。集幽默與智慧於一身,想象豐富而思想深刻。

故事講述一隻生在拖鞋裡的小鴨不斷去尋找自己是誰的過程,隱喻人在自我認識中的成長,而小鴨所遇到的各種角色的生活和處世狀態則是對社會和人性的比擬,涉及母子親情、存在價值、政治遊戲、家庭養育、友誼和愛情等問題,具有寓言色彩。

小鴨、河狸、蝙蝠、壁虎、鼴鼠、孤狼等形象都各具個性。作家以詼諧的筆調舉重若輕地寫了一個思考自我和人生的哲理故事,風趣,溫馨,意味雋永,讀來令人忍俊不禁且意猶未盡。

11歲孩子沉迷漫畫和網絡書,換這35本書試試(科普、人文、文學)

黑鶴的《馴鹿六季》是動物小說、生態小說和少年成長小說的三者融匯。故事環境是北方大興安嶺,那裡是鄂溫克人和馴鹿的家鄉,經歷了喪母之痛的少年被父親送到這裡。

在靜謐莊嚴的自然叢林的養育裡,在寬厚剛強的鄂溫克老牧人的陪伴下,在和白色小馴鹿一起成長的親近中,少年內心的傷痛得以療愈,走向明朗和堅強。

故事中另一條交叉並行的線索是偷獵者的闖入,增加了懸念感,也使兩種節奏錯落有致。作者和鄂溫克人與森林有著親密的接觸和深厚的情意,東北叢林生猛粗獷的氣質和神秘清新的氣息在他筆下鮮活呈現,情感飽滿,筆力驚人。

11歲孩子沉迷漫畫和網絡書,換這35本書試試(科普、人文、文學)

孫衛衛的《一諾的家風》是一部誠懇之作,家風故事中流淌著善良之心、正直之氣、溫暖之意與和諧之風。主人公小學生一諾跟家人從農村到城裡,以其善良、純樸、熱情、勤奮、通達贏得了同學和老師的信任和喜愛,家中長輩的嘉言懿行也潛移默化孩子的心靈。

小說以“家風”寫及“時風”和“世風”,筆致質樸溫婉,細節鮮活豐富。這一源於個人內心感受而又具有時代性、社會性的家風故事書寫,表現了作者所崇尚的“從小到大”“從裡到外”“從家到國”的美好願望。

11歲孩子沉迷漫畫和網絡書,換這35本書試試(科普、人文、文學)

漁家少年長興父子和水生動物研究所的羅明一起,不顧一切地保護白鱀豚,但卻沒能阻止它的消失。作者以悲憫的情懷,飽滿的激情和嚴謹的科學態度,把一個既感人至深又發人深省的故事娓娓道來。

短短三十年,與大熊貓、金絲猴、揚子鱷齊名的白鰭豚,就已經功能性滅絕,離滅絕只有一步之遙!世界上還有多少種瀕危物種需要地球的“統治者”人類來拯救?作者通過這部小說向小讀者們發出了懇切的召喚。

11歲孩子沉迷漫畫和網絡書,換這35本書試試(科普、人文、文學)

《紙飛機》寫的是抗日戰爭時期,日本對重慶的轟炸。重慶在抗日戰爭時期雖然是“陪都”,但和前線一樣遭受了戰爭的蹂躪,有多起日軍轟炸的慘案。

反映抗日戰爭的兒童文學作品,近年來出版了不少,但讀來總覺得“不夠勁”,遠沒有讀《小英雄雨來》《長長的流水》那樣的感動。究其原因,是缺乏生活實感,寫不出血肉豐滿的人物和緊張曲折的情節。

《紙飛機》的作者生活在重慶,她避開了直接的戰爭描述,重在描述大轟炸之下的童年生活,避免了“主題先行”帶來的故事套路化、人物扁平化的弊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