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軍矽谷來信-03-13-第152封信丨圍繞目的進行資產配置

在基礎的鋪墊之後,吳軍老師開始介紹適合普通人財富增值的方法:資產配置。

如果投資的目的是長期的財富增值,那麼資產配置勝於個股的選擇,是個人投資的最佳策略。

1. 個股選擇的侷限性

對於業餘的個人投資者,即使個股選擇成功,也難以改變個人財富的整體狀況。

  • 集中投資一兩支股票,或者貸款買很多房子,這是賭博的做法長期來看,資產風險很大:

個股不可能永遠上漲,暴跌的風險永遠存在,必須在適當的時候賣掉。

即使明星股票也可能暴跌,如微軟反壟斷官司之後,股價腰斬,15年才恢復。

  • 個股在總資產佔比過低,對全資產收益率貢獻很小
  • 如果購買個股份額很小,即使增長很大,對於整體資產也沒有顯著的貢獻。
  • 例如,吳軍在百度IPO時購入股份,數量較少(100股),雖然增長很大,但不改變整體財富狀況。過低的股票比例,固然可以避險,但對於財富增值沒有意義。
  • 自選投資組合
  • 自選10-20種股票,構建個人投資組合,這是一種正確的投資方法。但是個人研究股票需要的時間、精力投入極高,且頻繁交易付出大量的手續費。
  • 即使個人投資組合成功,也難以顯著超越股指基金。

綜上,作為個人投資者,嘗試通過選股擇時來賺大錢,不可具備可操作性。

2. 個人投資的基本策略

  • 選擇可行的投資方式:工具車(Viehicle)
  • 股票和債券是好的投資項目,因為兩者參與了財富的創造過程,能夠分享經濟發展的成果。
  • 投資基本準則
  • 熊市要有錢買入股票;牛市要懂得止盈,控制風險。
  • 適合個人狀況的投資目標
  • 風險承受能力、用錢的需求不同,應該設定不同的目標。

此為個人投資的基本考量因素。

3. 吳軍投資建議

3.1 放棄不切實際的投資方式

不適合個人的投資方式:

  • 風險投資
  • 如天使投資、私募基金。
  • 金融衍生品
  • 如人壽保險。
  • 高價值實物
  • 如黃金、藝術品。

這幾類投資的門檻高,風險難以把握,不適合個人投資者。

3.2 房產投資

房產首先要考慮使用價值,而不是投資價值。買房要結合自己的經濟基礎:

  • 買房過遲,降低生活質量,不合算;
  • 買房過早,給自己和家人帶來巨大的經濟負擔,也會降低生活品質;

如果在一個城市長期居住,買房是基本投資。

3.3 股票和債券

股票和債券可以長期增長。但不要瞎炒股

3.4 資產配置策略

股票優先選擇交易成本極低的指數基金。選擇的依據以歷史表現為準。如果一支股指基金的歷史表現不好,未來表現未必更好。

要避免中國股市黑五類:

  • 小股票
  • 長期沒有盈利增長的新公司,應當遠離。
  • 差股票
  • 題材股
  • 次新股
  • 偽成長股

中國缺乏債券評級體系,因此國債最可靠。地方債和企業債往往包裝成了理財產品的形式,如:

  • 捜易貸
  • 隨手記理財

3.5 資產分配的比例

資產的分配比例需要考慮的因素:

  • 個人收入情況
  • 風險承受能力
  • 用錢的時間

年輕人可以將80%的資產投入股市,長期增值。老年人必須選擇低風險的投資。

任何股市都有衰退期,可能長達20年:

  • 1929美國股市暴跌,30年後恢復;
  • 2001互聯網泡沫,納斯達克指數暴跌,2016年恢復;
  • 1991日本股市暴跌,至今沒有恢復;

因此年輕人大量投入股市,可能承受長期的衰退期,對沖風險的能力強。而老年人可能無法熬過漫長的衰退期。

3.6 資產平衡

投資初期設定股票和債券的比例(如3:1),隨著市場的變化,市值比例偏離預設。此時宜賣高買低,恢復初始的比例。

當股市大跌的時候,利用現金和債券中的資金可以大量買入低價的股票。

如巴菲特所言:

別人貪婪的時候我恐懼,別人恐懼的時候我貪婪。

資產平衡的時機:

  • 一年一次;
  • 市場劇烈變動的時候;
  • 如大熊市、大牛市;

儘可能降低交易的次數。

4. 啟示

  • 要想獲得長期穩定的財富增長,應該搭乘經濟發展的順風車,分享經濟增長的收益。而不要寄希望於投機和賭博;
  • 通過股票和債券的投資組合,保證較為穩定的全資產收益率;

鏈接:https://www.jianshu.com/p/8c1e63711964

來源:簡書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