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華日軍一八五五細菌部隊成員名冊終於被公開了!

在全面抗戰爆發紀念日來臨之際,侵華日軍第七三一部隊罪證陳列館向社會公佈了侵華日軍細菌戰部隊——北支甲第一八五五部隊的成員名冊,其中包含了1242名該部隊成員的真實姓名和個人信息,這是我國首次大規模實名公佈一八五五部隊成員信息。侵華日軍第七三一部隊罪證陳列館館長金成民說,通過對這份名冊的研究,最終確定一八五五部隊人員共1242人,其中核心領導層16人,部隊下設13個派駐機構,其中5個支部、8個辦事處,分佈在華北多個地區,主要進行人體實驗和細菌戰的研究,並同時為侵華日軍在華北的各個師團配備了專門實施細菌戰的防疫給水班。

侵華日軍一八五五細菌部隊成員名冊終於被公開了!

主要成員

陸軍中將 石井四郎陸軍中佐內藤良一,

日本細菌戰犯 石井四郎

醫生 北野政次 柄澤班 篠冢良雄

日本細菌戰犯 第二任部隊長北野政次

本部支隊

第一部

在活體試驗者身上研究淋巴腺 鼠疫, 霍亂, 炭疽病, 傷寒, 肺結核。一個容納300人左右的監獄為這個目的建造起來。部長菊地齊軍醫少將。

下設:

731部隊的活體解剖

笠原班(病毒):研究濾過性病毒及當地風土病。班長笠原四郎軍醫 大佐[7]

田中班(昆蟲):研究昆蟲。班長 田中英雄軍醫 少佐[7]

吉村班(凍傷):研究治療凍傷的有效方法及 航空醫學。班長吉村壽人陸軍技師[7]

高橋班(鼠疫):研究 鼠疫。班長高橋正彥軍醫少佐[7]

江島班(赤痢):研究赤痢及 血清學。班長[[江島真平]陸軍技師。[7]

太田班(炭疽):研究 炭疽,班長太田澄軍醫大佐[7]

湊 班(霍亂):研究 霍亂。班長湊政雄陸軍技師[7]

岡本班(病理):研究病理、活體及死體解剖。班長岡本耕造陸軍技師[7]

石川班(病理):研究病理及製作人體組織標本。班長石川太刀雄丸陸軍技師[7]

內海班(血清):研究血清、開發疫苗及實行細菌戰時當友軍感染後對症療法。[7]

田部班(傷寒):研究傷寒。班長田部井和軍醫中佐

二木班(結核):研究 結核菌。班長二木秀雄陸軍技師

草味班(藥理):研究藥理、毒劑的化學結構。班長草味正夫藥劑少佐[7]

野口班(斑疹傷寒):研究斑疹傷寒。[7]

肥之藤班(炭疽):研究炭疽,班長肥之藤信三。[7]

碇班(炭疽):研究炭疽。班長碇常重[7]

在田班(X光):研究X光等其他放射線。[7]

特別班:負責特別秘密監獄的管理和實驗動物的培養,負責人石井剛男和石井三男。[7]

侵華日軍一八五五細菌部隊成員名冊終於被公開了!

第二部

研究生物武器的在戰場上的使用,特別是在傳播細菌和 寄生蟲的設備的研究方面。部長太田澄大佐。下設一個分部,下屬一個航空班和在鞠家窯的安達特別實驗場[7]

八木澤班(植物菌):研究植物菌。班長八木沢行正陸軍技師。[7]

大田班(消毒):班長 大田大佐。[7]

第三部

生產容納生物戰劑的炮彈,駐紮在哈爾濱。部長江口中佐,下設兩個工廠,主要是陶瓷彈殼製造廠,用於生產“石井式”陶瓷細菌彈。還有一個運輸班。[7]

第四部

生產各種生物戰劑,部長川島清少將。下設4課進行各證細菌的生產。[7]

第1課

柄澤班:細菌製造 班長柄澤十三夫軍醫少佐

野口班:生產鼠疫菌和炭疽菌。班長野口圭一

第2課:研究乾燥菌和疫苗。負責人三谷幸雄

第3課:研究乾燥菌和疫苗。[7]

第4課(疫苗)[7]

植村班:生產瓦斯壞疽菌和炭疽菌。班長植村肇

有田班:生產斑疹傷寒及疫苗。班長有田正義軍醫少佐[7]

朝比奈班:班長朝比奈正二郎陸軍技師[7]

第五部

訓練教育部,部長園田太郎大佐,後由西俊英軍醫中佐接任。負責培訓從事細菌武器,細菌戰的人才。[7]

第六部

裝備部,部長大谷少將。負責器材,設備的供應。[7]

第七部

診療部,部長永山大佐。負責細菌感染的預防和日本人的醫療。

第八部:總務部,部長中留金藏中佐,後由太田澄軍醫大佐兼任。負責整個部隊的財務管理、生產計劃、人事分配。[7]

石井的細菌部隊(659部隊)除了平房本部(731部隊)外,還有4個支隊:[7]

侵華日軍一八五五細菌部隊成員名冊終於被公開了!

162部隊

(林口支隊):設於林口縣,支隊長西俊英軍醫中佐,後由榊原秀夫軍醫少佐接任。擁有日本研究員226名。[7]

643部隊

( 牡丹江或海林支隊):設於海林鎮,支隊 長尾上正男軍醫少佐。擁有日本研究員200名。[7]

673部隊

(孫吳支隊):設於黑河市孫吳縣,支隊長西俊英軍醫中佐。擁有日本研究人員136名。[7]

543部隊

(海拉爾支隊):設於海拉爾市,支隊長加藤恆則軍醫少佐。擁有日本研究員226名。[7]

319部隊

(大連細菌研究所):設於 大連市,前身為 南滿洲鐵道株式會社衛生研究所,1939年劃歸731部隊[7]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