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和騰訊未來發展前景誰更好,爲什麼?

星仔聊商業

近幾年在百度不斷走下坡路並且沒有什麼好轉的情況下,阿里在電商領域佔據絕對優勢,騰訊在社交遊戲領域一家獨大,那麼阿里和騰訊未來發展前景誰更好呢?我們不妨從以下幾個方面簡單剖自一下,阿里和騰訊未來的發展前景誰更好:

1、阿里和騰訊最擅長的和最不擅長的領域。

  1. 騰訊的社交和阿里的電商。騰訊最擅長的領域是社交,主要產品是微信、QQ,而阿里最擅長的領域是電商,主要產品是淘寶、天貓。在最擅長的領域上,主要做社交的微信基本已經普及中國大陸,但是主要做電商的淘寶是遠遠談不上普及的。

    舉個例子,在很多三四線的城市,基本每個人都擁有一個微信,人群從 16 週歲到 60 週歲不等,但擁有一個淘寶的人佔比可能是非常低的。但我們還需要考慮一個問題,騰訊社交的國際化擴張的可能性是不大的,但阿里的電商在國內和國際化擴張都具備很大潛力。

  2. 阿里的社交和騰訊的電商。騰訊擁有微信這個社交巨無霸,於是阿里投資的微博和陌陌這兩個在社交領域稍微有點名氣的產品,但目前看來基本沒有機會撼動微信的地位。阿里擁有淘寶的這個電商巨無霸,於是騰訊投資了京東,並且京東因其特有的自營模式,頗有對飆淘寶的氣勢,當然,藉助於微信的熟人社交關係鏈,如今在三四線城市正如火如荼的拼多多對淘寶來說慢慢的也有了一定的威脅。

    因此,目前來看,阿里在騰訊的社交領域基本沒有能夠撼動地位的產品,但騰訊在阿里的電商領域的探索卻不曾止步,並且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2、阿里和騰訊的衍生業務領域。阿里基於電商掌控著菜鳥網絡,騰訊基於微信社交掌控著娛樂遊戲,但是前者有來自順風快遞和京東配送的競爭,後者有來自網易遊戲和盛大網絡的競爭。因此,在這個領域,鑑於雙方的侷限性,基本不會出現此消彼長的情況。

但是,論盈利的能力,騰訊掌控的遊戲盈利能力是完全秒殺菜鳥網絡的。前段時間有一個有數據說騰訊的王者榮耀日納稅 1 個億,而阿里日納稅也才 1 個億,雖然這數據略顯誇張,但騰訊遊戲的盈利能力確是毋庸置疑的。

3、騰訊和阿里都旗鼓相當的支付領域。阿里掌控著目前估值 1500 億美元的螞蟻金服,旗下有支付寶、網商銀行等重量級產品;騰訊則掌控著基於 10 億左右用戶的微信支付。說是旗鼓相當,某種程度上,螞蟻金服略佔優勢,主要是螞蟻金服市場份額稍大,儘管微信支付用戶量大也是不容小覷的,但螞蟻金服一旦上市,騰訊立刻被秒殺。

4、大數據雲計算領域。阿里系的阿里雲成立於 2009 年,國內遙遙領先於其他的雲計算技術,後騰訊跟風做了個騰訊雲,儘管阿里和騰訊都非常重視大數據時代的數據處理問題,但目前來看,很明顯阿里雲秒殺騰訊雲。

5、外賣領域。在外賣領域,騰訊投資的美團外賣與阿里控股的餓了麼和口碑外賣,目前來看,儘管騰訊的投資的美團外賣口碑上略勝一籌,但兩者的市場份額相差不大,可以說是旗鼓相當了。

6、出行領域。在網約車領域,阿里投資的快的和騰訊投資的滴滴合併後,快的基本目前基本不復存在,形同虛設,目前滴滴是網約車老大,阿里完敗騰訊;在共享單車領域,騰訊扶持摩拜,ofo 站隊阿里,阿里在網約車市場前車之鑑的思慮下,另外還投資了一個哈羅單車。

目前情況,在摩拜被美團收購,ofo 呈現強弩之末的跡象之時,阿里螞蟻金服投資的哈羅單車強勢崛起,連續融資,頗有共享單車之農村包圍城市的氣勢。因此,在出行領域上,阿里優勢明顯。

7、生活娛樂領域。我們都知道,長視頻領域競爭態勢已經形成,阿里有優酷土豆,騰訊有騰訊視頻,因此短視頻的競爭便顯得尤為重要。短視頻領域阿里有大魚號,騰訊有企鵝號,在不考慮今日頭條的情況下,騰訊投資快手,扶持微視,略佔優勢。但今日頭條究竟會倒向誰,是個很大的變量,目前來看今日頭條基本不會倒向騰訊了,不知道的可以瞭解下「頭騰大戰」。並且,今日頭條 CEO「張一鳴」曾說過:他創立公司並不是為了成為騰訊的員工。因此,倘若今日頭條倒向阿里,那麼阿里優勢則非常明顯。

8、人工智能領域。騰訊阿里都在緊急部署人工智能領域,阿里的城市大腦,騰訊的智能醫療,目前沒有趨勢表明騰訊或者阿里誰更勝一籌,未來只要雙方沒有太大的失誤,相信人工智能領域也將會是旗鼓相當的競爭範疇。

綜上所述,阿里在電商領域佔絕對優勢,騰訊社交遊戲領域一家獨大。雙方在在支付領域、外賣領域、出行領域、生活娛樂領域都旗鼓相當,考慮到遊戲的不可持續性,阿里在大數據雲計算上面的優勢則更加明顯,隨著人工智能時代的到來,阿里未來的發展前景明顯更好。


stormzhang

阿里前景更好,目前來看是這樣的。這跟孟子說“魚與熊掌”一樣的道理,兩家公司齊頭並進、伯仲難分,哪家更有前景呢?

我們分析一下,擺事實講道理,以數據說話。

一、阿里和騰訊各自優劣勢

1、從商業模式,阿里絕對佔優:

阿里做電商出身,這是它的優勢,流量是它短板;騰訊做社交出身,流量是它的優勢,電商是它的劣勢。阿里商業模式更佔優勢。

近日,由美國全球投資數據庫CBinsights發起的全球商業聯賽,阿里巴巴一路過關斬將,接連擊敗美國的諾華製藥、迪士尼、特斯拉、SpaceX、蘋果、亞馬遜,登頂世界第一,成為全球投資者心目中最值得長期投資的企業!而騰訊止步16強。

說明,在國際上不光華爾街等投行包括全球投資者都認可阿里巴巴的商業模式。

2、流量入口,騰訊遙遙領先:

騰訊有QQ、微信兩大流量利器,阿里有支付寶、釘釘兩大法寶。騰訊更佔優勢。

3、產品和佈局,阿里更突出

① 阿里旗下都是重殺器:螞蟻金服(估值6000億)、菜鳥物流、阿里雲(國內第一,全球第二,僅次於亞馬遜),電商平臺:淘寶、天貓、1688國內站、alibaba.com國際站、Aliexpress 全球速賣通。

增值服務業務:網絡遊戲(王者榮耀等爆品撈錢太厲害,一個季度幾十億),直播、騰訊視頻及騰訊音樂等數字內容服務及虛擬道具銷售(比如各種會員紅綠黃藍鑽等)。

廣告業務:媒體廣告(qq.com門戶、騰訊新聞和視頻流量廣告),社交廣告(微信朋友圈及公眾號、QQ空間等)。

在線支付業務:微信支付、財付通支付、還有騰訊雲服務收入。

二、目前的營業額和現金流(以下數據根據我之前文章對兩家的統計)

1、阿里

一年營業收入:大概1900億元人民幣(17年和18年各兩個季度),2017年利潤578.71億元,全年自由現金流達687.90億元。

2、騰訊

包含2017年度三個季度和2016年度1個季度,營業總額2152.32億元人民幣。連續四個季度自由現金流總量863.58億元人民幣。

三、未來的展望

1、從國際化來說,目前阿里走在騰訊前面。阿里的支付寶已經在全球200多個國家和地區使用,阿里巴巴的跨境電商也是影響世界範圍。

2、騰訊的用戶基礎始終是無人可以撼動的,如果能夠把微信的企業應用做起來,那也不可小覷。

3、阿里在金融、移動支付和物流、跨境電商、阿里雲等方面都領先於騰訊,所以更看好阿里。


蔣建華GL

謝邀。沒有可比性,兩家公司都想切入對方的業務但是都沒有成功。

這個問題之前解答過一些,不妨再給你一些我的認知。

市值上來說,此消彼長,沒有可比性

從市值上來說,其實阿里和騰訊的市值誰比誰高,總是在變化的。

我們知道,阿里因為ab股的原因無奈選擇在美國紐交所掛牌上市,而騰訊選擇在港交所掛牌上市。相比之下,在那時的阿里和騰訊在世界的影響力並沒有現在那麼大。香港因為靠近內地,更簡瞭解內地企業的相關情況,自然給出騰訊更好的更高的估值。從投資者角度來看,雖然香港市場和美國市場都屬於成熟市場,但是美國市場投資人更多的在於機構,對於互聯網的估值更加謹慎,且美國市場互聯網巨頭眾多,自然在估值方面,騰訊相對具有一定的優勢。

但,市值仍然不能說明一切。

兩家公司經營文化不同,雖有競爭,但實在難以比較

雖然阿里和騰訊在雲計算,大數據等領域存在多方面的競爭,但是阿里和騰訊的業務重心和文化不同。

騰訊以社交起家,社交數量的增加導致節點的增加,節點增加,使其節點間的連接增加,粘性增加,自然為騰訊樹立了很高的社交壁壘,社交壁壘產生的價值更多的體現在個人業務,個人業務也就是吃穿住行玩,所以騰訊在遊戲,文學等泛娛樂領域是當之無愧的霸主。甚至其騰訊雲更多的服務的是遊戲公司。

阿里以交易起家,其實大家可以發現現在淘寶越來越不如天貓,也證明了b2c的模式相對於c2c的模式更加穩健,而阿里服務於b端市場具有天然的優勢,故在企業服務上,比如雲計算,大數據,企業級應用確實比騰訊做的好。

但b端的業務競爭才剛剛開始,真正的物聯網血戰才剛開始興起。現在說阿里比騰訊做的好那只是短暫的,具體如何,還要看下一步的整體佈局。所以,從一定程度上來說,阿里雖在b端有一定的優勢,但是未來興起的b端市場上誰會保持領先還不一定。

兩家都有清晰的戰略,未來將在各自的領域繼續出色

我相信阿里和騰訊的戰略都比較清晰。

他們都會認識到移動互聯網人口紅利的消失,致使線上流量的缺失,線下流量成為搶奪方向,從摩拜和ofo,從阿里收購大潤發,騰訊合作永輝,家樂福就可以看出。

另外,在紅利轉向,下鄉和出海方面,巨頭也都有佈局。阿里的農村電商,騰訊投資快手都可以看出。

最後,歷史的機遇,以云為代表的b端的機會,巨頭們也在紛紛佈局。我承認現在阿里雲做的確實比騰訊雲好,但在泛在連接,社交,支付等方面騰訊不也一點點在蠶食阿里的市場呢?

所以,在市場大機會面前,巨頭都有清晰的戰略,所以兩家同樣優秀,發展前景都不錯。


芝麻想法筆記

騰訊屬於保守形的公司,阿里屬於激進形的公司,而財富屬於懶癌形的公司。

在我的眼裡,他們都要死的,但是目前還沒有一個家更合理公司代替他們,所以目前該死不了。

至於騰訊和阿里誰更有前景,那要看你喜歡什麼樣的投資方式了。

騰訊屬於尾隨式發展的公司,喜歡走別人的路,讓別人可走,在走別人的路時候,只要保證別人的路是正確的,那麼它就不會有多大的問題。如果帶路黨走的路錯了,騰訊也跟著走,那麼它的危機也是很大的。

而阿里屬於那種第一個吃螃蟹的,只要吃的螃蟹沒毒,那麼它也不會有太大問題。

那家公司更有前景,這個問題都很難說的清楚,有兩種對比,第一種是直線跑的時候,誰跑的最快,第二種是拐彎的時候誰拐的最靈活。

只有從兩種情況上去綜合分析才能確定誰更有前景。

其實誰更有前景那得看,看他們的資金週轉效率比例和在目前資金週轉率情況下備用資金的週轉次數。

打個比方說假如騰訊用一億的資金就可以讓十億的資產運轉。而備用金有十個億,那麼就可以說騰訊目前可以死十一次才破產。

阿里同樣用一億資金去週轉十億的資產,只備用金只有八億的話,那麼它肯定沒有肯定沒有騰訊有前景。

效率公式是

維持資產運行資金÷總資產=效率指數

誰的指數低,誰的資金運行效率就高。

備用金÷效率指數=(?)誰的數值大最就比對方有前景。

這種方法只能用於短期的對比,長期的對比是不能用數學解決的。因為需求是隨著社會變化而變化。抓住下一個時代需求的方向,成功挺到下一個時代,才是最有前景的。

前景這些東西和國家局勢有密切的關係,國家局勢的上東西無法運算。


一號風手

阿里在國際化的路上已經走出去而且走的非常成功,而騰訊除了靠社交微信和qq的流量還有什麼?結果是什麼都沒有。

未來一個是世界的阿里,一個是出不了國門的騰訊。 誰更有前途一目瞭然。

技術上,阿里在投資人臉識別,人臉支付等等上,是中國絕無僅有的幾家願意做技術的公司,包括微信支付其實也根本就是抄襲支付寶。

而騰訊在遊戲的技術上,他沒有任何VR的研究,也沒有人工智能成果,專注抄襲100年的騰訊技術永遠不可能領先世界,記住是永遠不可能。

當然如果騰訊願意像京東一樣,用遙控汽車假裝人工智能冒充自動駕駛。我早就說過京東自動駕駛就是扯淡,他一不像谷歌百度做地圖的,也不是寶馬奔馳做汽車的。拿他媽啥自動駕駛。沒有任何技術積累直接領先世界,騙人而已。

如果騰訊更有前途,我覺得中石油,中石化就可以突破性的賭對一次起碼一次石油價格走勢。

騰訊如果未來比阿里還好有兩個前提,一個是中國的GDP必須佔世界的80%以上,而且必須是有效GDP不是那種把路挖了修,修了挖那種。

另一個前提,阿里自己犯錯把自己搞死。

兩個前提缺一不可。

當然你如果像國內某傳銷教父一樣,認為流量就代表一切,那國內騰訊第一,今日頭條第二,快手第三,阿里可能在10名以後。像中國政府稅收收入應該在美團外賣的1%不到。


真相只有一個pa

騰訊的未來發展前景會更好。為什麼呢?其實道理很簡單,下面我不談他們的主業務如何如何,像股民分析財報一樣去研判這兩家公司的前景,而是從互聯網大勢和潮流去解讀為什麼我認為騰訊未來發展的要比阿里好。

1、用戶+流量,掌握在了騰訊的手中

從互聯網的草莽時代,再到如今的精細化運營階段,不論何時何地得用戶者永遠得天下。更何況現在移動互聯app獲客成本已經翻了幾十上百倍,而且將來只會越來越貴。不過,騰訊的打法依舊很強勢,在社交通信領域,PC時代有QQ,移動時代有微信,兩駕坐擁7-8億用戶的利器,所有的app都能在它們的幫助下開花結果。

可以看到,騰訊只要能預判什麼app火,就能立馬做出一個來,然後藉助QQ、微信瘋狂的推出,很快就能起來。所以騰訊,只要保持內部活力和競爭力,知道與時俱進,幾乎不可能在互聯網行業掉隊,因為用戶掌握在了騰訊手中。

2、開放,兼收幷蓄求同存異

騰訊和360大戰後,騰訊反思了過去12年的發展,走出了封閉和保守路線,轉身打開企業的大門,歡迎所有企業一起共同參與到騰訊的生態體系中。

微信訂閱號,讓數千萬的自媒體人賺錢到手軟;小程序,讓數千萬小遊戲工作室看到了機會等等,還有非常多的開放例子,騰訊商業的盤子做的越來越大,讓開發者和自己共同受益。

廣泛的投資,從過去“這個不錯,我們也要做”,轉變為“這個不錯,我們要投資”。目前,騰訊投資(不算收購)的中外企業數接近1000多家,而2011年之前這一數字還不到10家。騰訊已經成為了全球互聯網企業中的巨無霸,躺著也能賺到錢。

反觀阿里,用戶獲取還是維持在原有的app上,或者瘋狂全資收購其他企業,來獲得日益昂貴的流量。但這種以養代替自力更生的模式,最後在流量枯竭的時候,會變得舉步維艱。

不過阿里在社交領域的探索不斷,如果能找到一條合適的路徑,兩條腿走路,將來幹掉騰訊也不奇怪,但騰訊會給它機會嗎?我們可以拭目以待。


張知悅

謝謝邀請!阿里和騰訊都是世界級的中國互聯網公司,阿里在美國上市,騰訊在香港上市,兩公司的市值不相上下,但兩公司的業務卻差異很大。阿里是一家中國首創互聯網電子商務平臺公司,主要平臺是淘寶、天貓,後來發展到阿里金融、阿里大數據、雲計算幾大業務,現在在推跨境電商業務、新零售和智慧城市、智能汽車、智能醫療等業務。其金融、大數據、雲計算發展都不可限量,都有廣闊的前景。其螞蟻金服要獨立上市的話,市值也不會小,阿里的雲計算已經納入國家重點發展戰略之中。很多大數據公司都在跟風阿里,可以說阿里目前在消費領域的大數據庫是全國最大的。所以,阿里所有業務模塊加起來總市值要超過騰訊很多。阿里還是一個國際化的公司,其跨境電商業務已經做到了全世界,在國際上的業務和影響要大於騰訊。但阿里想發展社交業務來拓展用戶群,做的並不理想,來往最終沒能成功。



騰訊公司的主要業務是即時通訊,主要是做人與人之間的連接,主打產品是QQ、微信和遊戲,及時通訊社交業務極大的方便了人與人之間的溝通和交流,也改變了整個通信業務的生態,使人與人之間溝通交流的成本也大大降低,造福了中國的大眾。騰訊除了及時通訊社交、遊戲外,目前介入的領域但包括騰訊財付通、網絡銀行、智能汽車、智慧醫療、微信公眾平臺自媒體、內容開放平臺、網絡文化視頻業務等,但其業務收入和利潤主要還是靠遊戲,所以這塊也受到很多詬病。騰訊曾經想借助巨大的用戶量發展電商拍拍,但最終沒能成功。騰訊業務的國際化拓展也不如阿里發展的快。


總體來說,筆者個人感覺,阿里未來的發展前景更廣闊,國際化的路子更寬,其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能等業務板塊也更符合未來發展的趨勢。騰訊在這些方面也有所發展,但總體沒有阿里的規模大,沒有阿里的基礎雄厚。在金融方面,微信支付功能和支付寶的功能從金融功能的全面性上比還有不小的差距。但我還是希望兩家公司都能良性健康發展,互相支持,互相協調,共同發展,共同造福中國大眾,共同為中國的發展、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做出應有的貢獻。


言有方

眾所周知,BAT是中國互聯網領軍企業,從當前發展態勢來看百度已掉隊。現在大家都很關心的是,阿里和騰訊誰能笑到最後,馬雲和馬化騰誰會成互聯網最後的王者?下面就來聊聊這個話題。

阿里和騰訊是中國互聯網當中真正構建了生態的企業,雙方通過投資併購等多種手段,構建了寬廣的護城河。騰訊和阿里現在已經各自建好了陣營,擺好了車馬炮,並且劍拔弩張,隨時準備大戰一場。下面從幾個具體的角度進行對比分析,包括用戶、戰略、投資併購、朋友圈及業務佈局五大部分。

  • 拼用戶,騰訊略勝


互聯網產品的核心在於用戶,無論是TO C還是TO B都需要用戶去使用。騰訊的兩大社交產品微信和QQ穩居在金字塔頂端,微信佔據了大學生、白領以及更高的年齡和社會階層,QQ佔據了青少年。騰訊的用戶優勢是阿里所無法比擬的,包括之前大家討論的淘寶和微信互相封殺的問題,都從側明證明了阿里對於商家流量無比重視,淘寶擔心流量源頭被騰訊所控制。

用戶活躍度是社交的另一重大優勢,即用戶數量越大且越活躍,就可能產生更多行為(遊戲、視頻),帶來更大價值。阿里的根基在電商,主要是一種交易行為,整體用戶的平均停留時間會短很多,且用戶女性較多。兩個公司的基因不同,也就導致的發展方向上的差異。但是騰訊手握巨大的用戶流量,佔據了一定的優勢。

  • 拼戰略,旗鼓相當


阿里提出新零售、新金融、新制造、新技術和新能源的“五新戰略”。馬雲將集合包括阿里巴巴、螞蟻金服、菜鳥網絡等生態體系內的所有力量,在未來3-5年堅定推進“五新”戰略。以“五新”戰略為指導,馬雲希望阿里要做到“五個全球”,即全球買、全球賣,全球付、全球運、全球遊。“五新”打造的是商業基礎設施,將會重新定義很多產業和行業,但同時也會加速阿里巴巴“五個全球”目標的實現。

騰訊則提出“連接一切”的戰略。社交是連接人與人的產品,而這個社會的核心就在於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在人與人關係基礎之上,去發展人與商品、人與信息、人與企業、人與服務之間的關係是具備很大的可能性。近年來,騰訊施展財技陸續投資了京東、搜狗、滴滴、美團、58等眾多的公司,且把他們拉入到騰訊系的陣營中。騰訊將自己的用戶流量導入到各個領域的優秀公司,同時利用資金來扶持他們的成長,大大加速了這些小巨頭的發展。

從上述的分析來看,騰訊的“連接一切”和阿里的“五新戰略”各有偏重,不好說哪個更好,可以說是旗鼓相當。

  • 拼投資,騰訊佔據先機

近幾年,阿里和騰訊都在瘋狂“買買買”,幾乎買下了中國互聯網的半壁江山。海量的用戶,巨大的流量,鉅額的資金,強大的背書,豐富的資源,每個創業公司都想要這些。看騰訊投資或併購的企業,目前很多都如日中天,廣為用戶所知,例如美團和滴滴已成為新一代小巨頭,可見騰訊投資眼光非常好的。

反觀阿里,之前投資了快的,結果滴滴和快的合併,滴滴佔據主導地位,騰訊也獲得了領先優勢。還有就是阿里收購的企業有一個很有趣的現象,創始團隊都不見了。相對而言,感覺阿里在投資上看得不太準,或者會慢一些。

  • 拼朋友圈,阿里更高端國際化

這是一個講究“朋友圈”的時代,政府都希望擴大在國際上的“朋友圈”,每個人也不例外。從外部來看,馬雲的朋友圈越來越大,政界、商界、演藝界等等,馬雲用他情商爆棚的天賦,贏得一張極有份量的全球權力通行證,而馬化騰則比較低調。因此,從朋友圈層面來看,阿里顯得更高端國際化。

  • 拼業務佈局,阿里技高一籌


阿里從電商起家,逐步向支付、金融、物流、大數據和雲計算進行發展,還通過投資併購發展了視頻、微博、瀏覽器、應用商店等業務。

而騰訊從社交起家,逐步向娛樂、支付、金融、瀏覽器、安全、應用商店和雲計算進行發展,通過投資併購扶持了京東、滴滴、美團、58等知名公司。

應該說兩家企業勢均力敵,都是中國互聯網行業的佼佼者。從個人來看,我更傾向於阿里。那麼,未來十年,您覺得馬雲和馬化騰誰會成為最後的王者呢?


創客幫

很高興能回答你的問題,新思界以阿里騰訊泛娛樂行業佈局差異讓你知道哪個前景好,未來他們的發展趨勢是什麼。

在5000億規模的泛娛樂行業裡,阿里巴巴和騰訊兩家獨大,佔領動畫、漫畫、文學、影業、遊戲、音樂、體育、電競、視頻各個泛娛樂細分領域。二者儘管有著同樣的目標,卻採取不同的做法,二者差異到底在哪兒?

在泛娛樂6年的發展歷程中,騰訊和阿里巴巴通過併購或內部孵化的方式,成立了自己的泛娛樂矩陣,騰訊IEG統管泛娛樂,阿里以大文娛佈局,兩家公司形成了目前的泛娛樂生態。

騰訊的IEG發展歷程

2011年1月底,騰訊成立50億元的產業共贏基金,3Q大戰帶來了騰訊的開放,騰訊提出泛娛樂概念;

2011年,騰訊4.5億元投資華誼,次年成立“互動娛樂事業群”(IEG);

2012年,騰訊和動視暴雪達成戰略合作,獨家代理COD OL,此後2014年開始,騰訊加大第三方投資併購,其中騰訊投資和收購的遊戲公司已達60多家;

2013年,微信電影票上線,和併購格瓦拉昇級為微影時代,2017年微影併入格瓦拉,成立貓眼微影;

2015年3月,騰訊文學併購盛大文學,成立閱文集團,囊括了起點中文網、創世中文網、瀟湘書院、紅袖添香、雲起書院、QQ閱讀、中智博文、華文天下等知名網文平臺。

2015年9月,騰訊成立了兩家電影公司,騰訊影業和企鵝影業。2016年12月騰訊投資博納影業;

2016年12月,騰訊電競成立,泛娛樂五大業務矩陣成型;

2017年1月,QQ音樂業務和中國音樂集團合併,更名為騰訊音樂娛樂集團,酷狗、酷我、QQ成為一家;

2017年,騰訊完成了對十家動畫漫畫公司的投資,期中包括玄機科技、動漫堂、鑄夢文化、繪夢動畫等;

2017年騰訊投資二次元視頻平臺B站,此前投資鬥魚、映客、全民直播、龍珠直播等直播分發平臺,同時投資了短視頻平臺快手。

阿里巴巴大文娛的發展歷程

2006年阿里入股華誼,此後再次入股;2015年3月,阿里入股光線,2016年12月阿里投資博納影業;

2013年,阿里成立了數字娛樂事業部,收購蝦米音樂。2014年收購天天動聽,此後升級為阿里星球;

2014年3月,控股文化中國宣佈向阿里發行,參投《西遊降魔篇》;

2014年4月,馬雲和史玉柱成立的“云溪投資”投資電視網絡運營商華數傳媒,佈局阿里家庭娛樂佈局的一部分;

2014年4月,阿里投資優酷土豆,次年10月全資收購;

2014年6月,阿里成立遊戲分發平臺,收購UC旗下的UC九遊,次年3月九游完成阿里遊戲的整合;

2014年6月,阿里巴巴收購阿里影業,次年4月淘票票和娛樂寶資產注入阿里影業;

2015年阿里文學成立,2013年被UC收購的書旗小說和UC書城是主要組成部分;

2015年9月,阿里體育成立,此前曾入股恆大,2016年3月,阿里電競成立;

2016年12月,阿里應用分發成立,整合豌豆莢、九遊、PP助手、UC應用商店、神馬搜索,並聯合YunOS應用商店等應用分發平臺;

2017年3月,阿里巴巴收購大麥網,9月成立文娛現場娛樂事業群;

2017 年9月,阿里巴巴收購詹鍾暉所在的廣州簡悅,併成立遊戲事業群,簡悅業務以自主研發、合作開發、代理運營並重;

因此可以看出,騰訊靠之前十年的借鑑產品積累再用買買買組成了現在的IEG;阿里巴巴靠買買買撐起了自己的大文娛版圖,二者形成了差異化的成長路徑。

騰訊以遊戲和社交起家,關係鏈和IP是核心,所以騰訊的泛娛樂以IP為主,再借由騰訊的影業和流量分發平臺進行IP變現和孵化。對騰訊而言,沒有IP就沒有泛娛樂。

而阿里以淘寶起家,買貨賣貨流量平臺,此後併購也多以流量平臺為主,所以阿里的核心是流量分發,大文娛也以流量分發為基礎開始佈局,此後再通過買買買補齊上游IP和影業票務,所以流量分發是阿里的核心。

新思界產業研究中心發佈《2017年中國泛娛樂行業報告》顯示,從騰訊和阿里巴巴的泛娛樂板塊來看,騰訊最初的泛娛樂策略規劃明確,最初提出了以IP為核心的泛娛樂戰略,此後拓寬IP護城河並向下遊的內容和遊戲影業變現拓展;阿里則在不斷的併購和新業務整合中探索出了以內容分發和衍生品銷售為依託的泛娛樂模式,二者的模式都是根據原有的優勢業務的自然延伸,騰訊和阿里巴巴誕生時的基因決定了二者泛娛樂策略的差異性。

在泛娛樂的目前發展趨勢下,騰訊和阿里巴巴儘管各有所長各有軟肋,但已經在泛娛樂領域形成事實上的壟斷,其他公司已經成為大行業內的陪襯。

新思界行業研究員分析稱,對於泛娛樂來講,最終的核心都是通過娛樂用戶的生活方式來變現,最終核心的都是變現,作為變現優質渠道的遊戲和影業來說勢必成為阿里巴巴和騰訊的主要戰場。

騰訊未來的做法或是最大化的IP產業鏈打通,將IP全產業變現;而阿里的核心優勢是流量和分發,淘系的產品銷售渠道是阿里安身立命,而優土、華數、淘票票都是排名第一的分發平臺,阿里勢必用自己的優勢來孵化泛娛樂產品。

新思界提供最新、最全面、最有深度的行業分析及投資建議。


新思界網

如果我們將阿里和騰訊分別對標美國的亞馬遜和Facebook的話,答案就很清晰了,阿里的未來明顯更加看好。為什麼這麼說,我們下面就和大家詳細比較下:

阿里業務對標亞馬遜

我們看到亞馬遜前天盤中創下1714.5美元的歷史新高,公司市值現在已經超過了8140億美元,成為市值僅次於蘋果的美國高科技公司。

阿里巴巴集團的業務與美國科技巨頭亞馬遜非常類似,二者都在電商零售和雲計算方面獨領風騷,成為中美兩國各自領域的絕對王者。但現在亞馬遜的人工智能與智能硬件方面比阿里巴巴強,但阿里巴巴去年成立達摩院後,在人工智能和其它科技前沿領域的基礎研發能力不斷提高。

且阿里巴巴旗下支付寶做到支付行業全球第一,雖然其將獨立上市,但是給阿里整個集團帶來的影響力提升將不容小覷。

騰訊的業務則更像Facebook

其實騰訊最強的就是社交軟件和遊戲,雖然其近年也開始佈局新零售和高技術,比如與京東和永輝的聯盟,又比如這兩天和吉利一塊投的“動車網絡”,但是規模和影響力仍然難以與前面的兩項業務相提並論。

而美國科技巨頭中與騰訊業務最為相似的就是臉書公司了,二者都擅長社交應用和遊戲。但是我們看到臉書公司的市值只有5447億美元,與亞馬遜公司差距不小,有些東西是行業屬性決定的。

而對於新興業務,像人工智能等方面阿里巴巴的動作相對騰訊來說,動作更快,力度也更大,已經具備了一定的領先優勢。所以未來,我個人更為看好阿里巴巴公司。

(版權說明:本文為一牛財經編撰,轉載前請獲得授權,轉載請註明出處!)
“一牛財經”,每天帶來有趣、有料、有態度的財經、股市背後的故事,關注“一牛財經”。我們不止是專業,就怕你不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