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要做強「主幹」:構建三大體系 推進高質量發展

落實省委要求,成都要做強“主幹”

不久前召開的省委十一屆三次全會,在四川區域發展歷史上首次將成都定位為“主幹”。省委明確提出,要做強“主幹”,支持成都加快建設全面體現新發展理念的國家中心城市。

落實省委的要求,7月6日-7日召開的成都市委十三屆三次全會對高質量建設全面體現新發展理念的城市作出全面部署。成都的“高質量發展”從三個維度出發,著眼解決成都經濟社會發展的現實問題,圍繞轉方式調結構、保障改善民生、推進現代治理等領域,細化明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思路、目標和路徑。

[數說成都]

到2020年——

●全市R&D投入強度達到3%,科技進步貢獻率達到67%,新經濟增加值佔GDP比重達到25%

●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到77%,城鄉建設用地總規模控制在2847平方公里,生態空間和農業空間佔比達到78%

●單位GDP能耗小於0.36噸標煤/萬元,高效節能產品市場佔有率達85%以上,環境空氣質量優良率達到70%以上

●外貿依存度達40%以上,實際利用外資到位額超過130億美元

●基本建成15分鐘公共服務圈,城鄉居民可支配收入比縮小到1.9以下

高質量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 擺下“萬億級+千億級”產業圖陣

7月2日,世界500強醫藥企業賽諾菲宣佈,賽諾菲中國中西部運營與創新中心和賽諾菲全球研發運營中心落戶成都高新區。成都醫藥健康產業發展環境的吸引力由此可見。

此次成都市委全會上也透露出消息,醫藥健康產業被成都當作萬億級產業“種子選手”進行培育,要在2020年營收突破5000億元,營收億元以上的企業增至500家。

一個地區一個城市的綜合實力從根本上取決於產業的支撐力和競爭力。為此,成都擺出“萬億級+千億級”產業圖陣:到2020年,建成電子信息萬億級產業,培育裝備製造、醫藥健康萬億級產業,壯大新型材料和綠色健康食品千億級產業;培育形成會展、金融、物流、文旅、生活服務等5個千億級產業;形成3個千億級消費市場;加快形成以人工智能、大數據、5G等為支撐的新經濟新動能。

成都首個萬億級產業,鎖定了傳統優勢產業。去年,成都電子信息產業主營業務收入達6393億元,在中西部地區居第一位。不到3年時間裡,如何再增加3000億元?成都鎖定產業鏈條中的關鍵環——主動融入國家“強芯”發展戰略,培育FD-SOI特色工藝,構建完備自主集成電路產業鏈。

產業發展,離不開人才支撐。自去年人才新政頒佈後,平均每天約800名、累計超過20萬名本科以上人才落戶成都。成都市委組織部相關負責人介紹,為了促進落戶人才更加有序流動,尤其是向新城、郊縣流動,成都正在制定新的政策。

高品質公共服務設施體系建設 15072億元、171個項目打響“攻堅戰”

“只要把環境打造好了,市民就會覺得在這個城市生活很巴適。”分組討論中,金牛區委書記金城點贊手中的高品質公共服務體系建設改革攻堅計劃討論稿。

在這份改革攻堅計劃中,項目是重頭戲:未來成都將實施171個重大基礎設施和民生項目,總投資15072億元,分為樞紐功能提升攻堅、市政設施建設攻堅、城市有機更新攻堅、民生服務提能攻堅、生態本底打造攻堅、鄉村振興攻堅等6個方面。

6個攻堅領域中,樞紐功能提升攻堅佔比最大,共計53個項目,總投資達到8315億元。這些項目與資金,承載著成都構建“空中絲綢之路”和“國際陸海聯運”雙走廊、加快建設國際性綜合交通通信樞紐的堅定決心。

民生服務提能攻堅內容也頗受關注,這是成都著力補足的“短板”——

“優教成都”——到2020年成都將新開工建設公辦幼兒園279所、小學171所、中學90所,新增學位28萬個。提質將與增量同步進行。到2020年,成都將重點培育71所領航高中、特色高中和綜合高中,每個區(市)縣至少有一所省一級示範性普通高中。

“健康成都”——到2020年成都三級醫院將達到70家,其中三甲醫院30家以上,省級及以上臨床重點學科專科340個以上。

高效能社會治理體系建設 在企業辦照方面推行“013”工程

部署社會治理體系建設改革攻堅行動時,成都市通報了北京、上海兩座城市的最新動態:北京提高企業開辦效率,將辦理時間壓縮至5天;上海大力實施政務服務改革,相關事項的辦理時間平均縮短一半以上。

在成都市委主要領導看來,營商環境就像空氣、水、溫度對於生命體一樣,是企業生存和人才創業的基本生態。在此前進行的專項調研中,超過6成的企業希望進一步提高政務服務效率。

回應企業需求,成都將通過優化辦事系統、簡化辦事材料、精簡辦事環節,實現工程建設項目審批時間控制在120個工作日內。此外,在企業辦照方面推行“013”工程:零見面、最多跑1次、3天辦結。

得益於國際營商環境的優化,成都已成為外商投資青睞地,落戶成都市的世界500強企業總數已超過280家。

為了進一步提高營商環境的國際化程度,成都將主動對接國際規則和國際慣例完善地方法規,建立健全自貿試驗區重大事項法定聽證制度和行政諮詢體系,探索建立“一帶一路”國際商事爭端解決機制,大力推行外商投資企業知識產權保護直通車制度,打造西部法律服務核心城市。

值得一提的是,成都還將探索建立鼓勵創新、寬容失誤制度和輕微違法行為甄別處理機制,營造寬容親清的營商環境。

此外,以企業和群眾辦件量大的高頻事項為重點,成都將全面推行馬上辦、就近辦、一次辦。其中,“就近辦”原則將打破戶籍或居住地區域限制,推動同一事項在同一區(市)縣任一政務(服務)中心均可通辦,部分事項可跨區(市)縣通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