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遇「全假」合伙人 七個月被騙100多萬

遭遇“全假”合伙人 七个月被骗100多万

家住文成的王女士最近很鬱悶,原本十分信任的合夥人搖身一變,竟是個套路極深的“老油條”,短短7個月陸續被騙100多萬。當對方表示自己出了車禍要求打錢時,她才有所察覺,如夢初醒。

遭遇“全假”合伙人 七个月被骗100多万
遭遇“全假”合伙人 七个月被骗100多万

1

偶遇“志同道合”之人

遭遇“全假”合伙人 七个月被骗100多万

手裡有點閒錢,每個人都想著能讓錢“活絡”起來,王女士也是如此。

去年6月的一天,王女士通過微信搖一搖添加了一個暱稱為“找工作加我”的人。這名男子張明(化名,下同)聲稱自己是蒼南人,在嘉興一家人力資源公司工作,並且在兩地均有房產,在上海也有投資。張明介紹說,如今開人力資源公司前景好,無需自己打工,為他人介紹工作就能獲得較高的收入。他極力邀請王女士合夥開公司,並表示該公司會寫王女士的名字。對方一再推薦,加上對“錢生錢”的期待,王女士最終和張明一起在嘉興合夥開設了一家人力資源公司。

2

詐騙手段

理由五花八門

匯款如投“無底洞”

遭遇“全假”合伙人 七个月被骗100多万

張明在嘉興,王女士在溫州,因此張明主要負責該公司的運作。平時,雙方通過微信、電話等方式溝通公司運行情況。

決定合夥後的第一天,王女士就給了張明2萬元用於人力資源公司的店租費用。隨後,張明以公司裝修需要購買裝修材料、買設備、請客吃飯、需向環保部門、衛生部門支付各項費用及罰款等理由通知王女士繼續轉賬匯款,王女士相信該名男子所說的內容也按照其所說的要求向其匯款。

公司開始運行不久,王女士表示想看看公司營業執照,張明表示營業執照已在勞動局審批需要一段時間,並通過微信告訴王女士其已經介紹好幾百名學生到其他工廠工作。好景不長,之後張明在微信告訴王女士,自己因病亟需治療,不然會產生嚴重後果,合夥開設的人力資源公司亦有可能無法運營,讓王女士幫忙借款。為保障公司的正常運營,王女士選擇了繼續向張明匯款。

在接下來的幾個月裡,張明一方面穩住王女士,表示自己一直積極為公司服務,並且公司也接到了不少單子,談妥了各項合同,運作良好;另一方面則以

打官司、自己生病住院、公司員工及介紹的務工人員需要開支(包括生活費、保險費、墊付大量工資等)、其母親生病住院、其乾女兒生病住院、自己再次住院、公司需要繳稅等為由,持續向王女士要求轉賬匯款。

基於對合夥人的信任以及對公司正常運營的期待,雖然對方理由五花八門,但王女士仍竭盡所能借到錢款並轉給張明,每次少則1萬,多則5萬,次數已達三十餘次。

3

如夢初醒

近7個月被騙100多萬

遭遇“全假”合伙人 七个月被骗100多万

有投入應當有產出,因此王女士幾次向張明詢問有關公司利潤分成的情況。每次張明都答應會按照約定的日期給付,然而每次到了約定的日期,他又總會以“公司亟需用錢”、“需要先解決其他方面的資金”等為由,不兌現承諾的分成。

2018年1月,王女士多次聯繫張明,其均未回覆。之後,一名自稱是交警隊的人通過張明的微信聯繫王女士,表示自己是張明在交警隊的朋友,張明發生了嚴重的車禍昏迷不醒,需要王女士提供資金將其送往上海治療,否則其公司的所有對外款項以及屬於王女士的那部分利潤分成將無法得到。

這個人通過微信多次要求王女士借款轉賬,然而此時王女士已無處可以借款,看王女士沒有匯款,他又表示不願再介入此事。此時王女士才大夢初醒,意識到自己遇到的是衝著自己錢財來的騙子,立即選擇了報案。

接到王女士的報案後,公安民警第一時間進行偵查,在寧波市抓獲了張明,到案後他仍堅稱有和王女士合夥開設公司。但經調查,張明是個徹頭徹尾的騙子,他所說的一切都是謊言,甚至連名字也是假的。張明有多次故意犯罪前科,無房產,跟王女士所說的合夥開的公司是與本案無任何關係的其他人開設的,所有需要王女士轉賬匯款的理由也都是編造的謊言,案發前那個在交警的朋友也是他自己冒充的。近七個月來,他利用被害人王女士的信任,抓住她希望公司能夠繼續運營的心理,讓被害人自願交付財物,繼續向其轉賬匯款,以騙到更多的錢款。

從案發到報案,王女士已被張明以各種編造的理由詐騙100餘萬人民幣。目前,該名男子已因涉嫌詐騙罪被批准逮捕,案子在進一步偵查過程中。

遭遇“全假”合伙人 七个月被骗100多万遭遇“全假”合伙人 七个月被骗100多万

檢察官提醒

遭遇“全假”合伙人 七个月被骗100多万

如今各種詐騙手段隨著社會的發展而防不勝防,這要求我們在日常生活中要學會謹慎、再謹慎,要學會理智得判斷。如果是與他人合夥開設公司等,自己也應當學習瞭解各類開設公司的基本程序及規章制度,實地瞭解公司的經營狀況及賬目信息等情況,凡是要求轉賬匯款的事情都應當在有紙質材料、切實瞭解情況之後才能將錢款打到安全的公司賬戶,同時應當及時保存短信、聊天記錄、轉賬記錄等材料以備萬一,避免造成自身財產的損失。

相關條例

遭遇“全假”合伙人 七个月被骗100多万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之規定,詐騙公私財物,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遭遇“全假”合伙人 七个月被骗100多万

供稿/鄭麗文 夏靈犀

遭遇“全假”合伙人 七个月被骗100多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