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水开缸技术来了,想知道植物在转水时都经历了什么?

无水开缸技术来了,想知道植物在转水时都经历了什么?

水上叶往往更健壮、叶片也更厚实,为什么水上叶和水下叶的差别会那么大?

今天小编就从植物进化历程说起,看看水生植物到底经历了些什么!

无水开缸技术来了,想知道植物在转水时都经历了什么?

请输入图片描述

无水开缸

01

陆地植物怎么来

植物的进化过程相当有趣,他们本是:

水中一个藻,后来进化成苔藓、到蕨类、最后到开花植物。由水中到陆地的这个过程,植物进化出了许多适应陆地的特征:

▷ 纤维:因为失去海水的浮力,所以植物需要形成机械组织支撑起植物▼

无水开缸技术来了,想知道植物在转水时都经历了什么?

请输入图片描述

▷ 根:因为不能直接从海水种吸收营养,需要形成专门的吸收器官

▷ 维管组织:高于地面的植株上端需要一个通道,让营养、水从根部传输到植物上部▼

无水开缸技术来了,想知道植物在转水时都经历了什么?

请输入图片描述

有这三部分,才算是能真正成为陆地植物的关键

02

水生植物怎么来

而我们水中的水草,则是植物从水中到陆地上后再次向水生环境进军的产物(就像哺乳动物的鲸豚类),它们可并不是一开始就生活在水里!▼

无水开缸技术来了,想知道植物在转水时都经历了什么?

请输入图片描述

亚马逊河豚(图源:视觉中国)

返回水中导致原本一些适应陆地生活的特性消失

▷ 有根的植物,则需要进化出新的机制给根部提供氧气。例如有的水生植物带有专门的体内“氧气泵”

▷ 水上植物叶片背面的气孔原本用来在空气中的氧气、CO2的交流,但在水下却会减少或者消失,因为水下CO2和氧气的浓度太低导致气孔功能丧失

▷ 水下叶则减少叶片的细胞层数、增大细胞之间的空间(养分在细胞之间更好地流动)、甚至改变叶片形状,来促进水中溶解氧的吸收▼

无水开缸技术来了,想知道植物在转水时都经历了什么?

请输入图片描述

叶片解剖(图源:菁优网)

▷ 原本叶片表面光亮的蜡质层消失(这些蜡质层的作用是减少叶片水分在空气中的流失)▼

无水开缸技术来了,想知道植物在转水时都经历了什么?

请输入图片描述

珊瑚树叶片发亮——蜡质表皮

(图源:似水流年)

▷ 许多的大型水生植物还缺失了在植物体内起支撑作用的纤维细胞,依赖于浮力或者改变密度从而在水中直立或漂浮

无水开缸技术来了,想知道植物在转水时都经历了什么?

分享来源疯狂水草 文有修改侵删

随水而摇的绿宫廷

03

怎么进行恰当的转水

植物了解了水下草的茎、叶更柔软、而且有不同形状后,我们就可以知道,水草转水要怎么办。

合理控制好光照、水质、温度等等参数,适当加强CO2、肥料的浓度(这正是从陆地到水中变化最大的部分)。转水过程水草叶片会有损耗,留下来的才能适应水下生活,所以需要进行修剪掉溶叶的部分。

无水开缸更为推荐,虽然稍麻烦点,但可以给水草一个逐渐适应的过程,也是目前很多玩家转水的选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