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A股的流動性衝擊

本週市場直奔2700點而去,週五創造了2691.02點的又一新低,似乎要“牽手”2016年初的2638點。這樣的市場只能充斥悲觀,尤其是在中美貿易戰、流動性不足等消極因素疊加之際。投資者要保持警覺,對市場對好資產要時刻關注。 ——主持人

本週A股市場繼續下跌,上證綜指週五盤中一度擊穿2700點整數關口,但隨即迅速反彈收復,投資者情緒低落,悲觀情緒在市場中蔓延。

筆者認為,當前市場的持續走低與市場中流動性不足有很大關係,甚至可能是導致連續下跌的關鍵原因。首先,在去槓桿的大環境下,雖然貨幣層面流動性並不緊張,但是信貸層面的流動性卻持續趨緊,特別是信用評級相對較低或者資產負債率較高的公司融資成本大幅攀升。為了獲取更多的流動性,資金趨緊的公司可能質押股票,也可能選擇拋售流動性較好的資產來彌補資金缺口。近期我們看到很多質押率極高的上市公司紛紛在市場下跌中出現跌破止損的情況,而這正是融資趨緊的直接表現。這些公司出售股票或者被迫平倉直接導致市場拋售壓力增加。

其次,本月初為了迎接CDR上市,6家公募基金短期內募集了1000多億的資金成立戰略配售基金。可時至今日,CDR的上市進程已經明顯放緩,因此這1000億的資金也就暫時懸而未決。抽走的資金本來可能在估值不斷下移的過程中成為市場的止跌劑,可現在只能等待。

除此之外,眾多投資者在一季度投入到價值型股票基金中,導致很多基金倉位較重,基金經理難以在市場低位有足夠的資金進行配置。而投資者在市場下跌中積極補倉的做法也使得自身資金消耗殆盡,這也直接導致了A股市場的流動性不足。

儘管如此,我們仍把本輪迴調定義為實體經濟去槓桿對資本市場造成的波及,還遠達不到危機的程度。一方面,與2015年股災不同,本輪的流動性衝擊並非來自於A股本身槓桿帶來的壓力,因此短時間內拋售壓力並不強烈;另一方面,A股的估值已經處於較低的位置,甚至低於股災之後和2008年1664點的估值,下行的空間十分有限。筆者認為,儘管受到多重因素的影響,市場低迷的時間尚不可預測,但是歷史經驗告訴我們在市場低位進場,並能夠持有相對長的時間,賺錢總是大概率事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