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哉,如此救市!焉能有底?

开门见山:本文并不是要否定近期我们所言的“政策底”,近期降准、喊话等一系列举动都说明“政策底”确实如我之前所言已现。本文想吐槽的是,现在政策喊话救市的“水准”,实在让人担忧——完全是小学生水平啊,市场底是否反而会越来越远?!


玩套路,只服我大A股!

相比于股市持续下跌后不少账户开始挺尸麻木,似乎官媒“落后的维稳”套路,更加剧了股民的不稳定情绪,更让股民感到失望,甚至绝望!

相比于昨天沪指时隔两年失守2800点的低迷表现,新华网在昨日早间及晚间连发两篇文章谈A股的“精彩文采”和“积极逻辑”,显然更吸引场内还在坚守的投资者的眼球。

第一篇被财经媒体广泛转载的文章标题叫《中国股市有理由经过历练更加健康发展》,其观点是:

悲哉,如此救市!焉能有底?

第二篇文章叫:《年中节点如何看待中国资本市场?》,其中核心观点是:

悲哉,如此救市!焉能有底?

看看其中的诸多关键词句表述,再对照下当前股市的现实——追涨杀跌是血流成河,价值投资也早已灰飞烟灭!——

有没有一种想笑,然后又想哭,却又欲哭无泪的感觉?

有身份加持的就是有底气呀,从不怕风大闪了舌头。

想我大A股熊冠全球已经数年,但是,没有反思,没有整改,没有真金白银,开口都是没有营养的冠冕堂皇,毫不接地气。

这真的是要演绎“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暗黑戏码吗?


可以说,两篇文章对市场判断的“神逻辑、无脑信心”,再搭配上那全程一本正经胡说八道的态度,实在是充满了另类的喜感。

不过,至少也算是以绝对找骂的“自我牺牲精神”,起到了一定程度转嫁市场愤怒的作用,算是文章的另一种意想不到的效果。

但如此定性当前可以说股市暴跌的真实原因——众所周知,除了贸易战这一外部不可控因素,最主要还是监管失当、制度建设滞后、对一些“创新设想”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估计不足,且对股市赋予了过度的、并非其目前成熟度、规模所能承担的责任,一边截留、一边过度抽水,才导致了股市不可承受之重,只能飞流直下——

真的能够稳定市场的目标吗?

这里要说明的一点是,关于A股落实对CDR、自主创新、服务实体的战略任务,相信股民们当然绝对是认同的股市应有的责任,但是度的问题,是否适当?这就是见仁见智了。

这已经实在不知道是说叫无知者无畏,还是揣着明白装糊涂,还是就是专门来搞黑色幽默的了!

想来想去,只能理解为,也许这又是某个临时工操刀的两篇口水文,但却被无良的社会商业媒体为博眼球需求,硬拿着鸡毛当灵剑地套成了正式的政策背书吧?!

当然,考虑到人民日报曾有过“4000点是牛市新起点”的宏伟论断,再考虑到近期网络传闻的“宣传口通知”强调要多正面报道,只能报以苦笑理解了。

悲哉,如此救市!焉能有底?


所以,以后都当反话理解就对了?否则,如果“砖家”真的是就只有这个分析水平,现在救市就是这种套路,那些还坚守在场内的投资者,恐怕都会有脖子一凉、上了贼船的感觉吧!

这真真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股市发展建设、对股市政策调控要求、对通过投身股市等权益市场实现自身理财增长的期待,与舆论导向、与救市手段根本和市场现实脱节(除了歌舞升平,甚至不断挑战民智,让人不吐槽不快)的严重落伍,形成了尖锐的矛盾啊!

有一句网红语录叫“你叫不醒一个装睡的人”,所以我大A股现在也是在遭遇这样的政策窘境吗?广大股民已经亏的裤衩都没有了,关灯吃面都已经无法缓解愤懑的心情了,监管层还在那自说自话“老百姓没饭吃,为什么不吃肉呢”?


当然,还有一种大胆猜测是,其实现在监管层对股市除了喊喊话,也没有办法。一方面是决策层亟待处理的事情太多,贸易战,房地产市场乱象(七部委整治),每一件都比A股重要多了;另一方面,可能也是无力为之,CDR都暂停了,市场还这么弱,管理层没那么多钱再去填“窟窿”,只能让媒体吹吹水。暂停IPO,降低印花税这种核弹级的政策吃瓜群众幻想一下就可以了——事实上,我们看到,过去两周,除了官媒喊话,除了一次明确跟股市隔离开的降准,决策层迄今对市场下跌的态度基本是“无视”,没有拿真金白银出来的迹象(郭嘉队早已胜利解套赎回了,目前低仓却没有任何入市的迹象)。而现在,一个已然“干涸”的市场当然也非“喊话”所能挽救。

但无论哪一个猜想,都让人有一种哀莫大于心死的不妙之感——不知底在何处!


这也就难怪现在股民都对监管层救市这样看了!

悲哉,如此救市!焉能有底?

因此,虽然我们在近期的文章中一再强调股市的政策底已现,而新华网一日连发两文安抚市场情绪的表现,也再次证明了监管层确实已经注意到股市当前存在的问题,已经行动起来开始维稳救市之举。不过,看到如此“智商捉急”的救市套路,实在是非常担心:

救市不成变添乱!反而产生反效果,让市场对后市更加悲观!

悲哉,如此救市!焉能有底?

当然,考虑到现在的氛围不仅仅是媒体只能用正面报道,说好听的,而是“某某正确”普遍存在于诸多监管部门,现在的奇景倒也可以理解。

但从监管政策所能够起到的作用来看,恐怕与其期望的目标,是南辕北辙的!


比如,再看看下面统计局的这个神奇数据对比图——

悲哉,如此救市!焉能有底?

如果这不是因为“数学是体育老师教的”,如果这不是“临时工小编”的一是笔误,那我们实在也想不到其他理由能解释上述诡异的增长数据是怎么算出来的了?

但问题是,在这样态度下,经济真相何在?5月以来出现的经济下行压力何时才能真正摆脱?股市所依赖的基本面从何让投资者有所谓价值投资的信心?

当然,还有今年来房市在所谓严厉调控下,房价上涨反而蔓延到越来越多三四线城市,也是类似的套路!

悲哉,如此救市!焉能有底?

只想呵呵!

在地方政府如此这般挑战吃瓜群众智商的指鹿为马下,房地产调控越调越涨的命运已经注定了!

更何况,现在还有这么多什么“人才引进计划、棚改民生计划、拉动经济需求、为新经济做配套”之类的冠冕堂皇理由,在“一石多鸟”的目标诉求下,房价泡沫的问题已经被忽略,上涨已经更具“合理性”了!


此前最高决策层一再强调要对经济统计工作挤水分,现在股市的“水分”倒是妥妥滴快被挤光光了,甚至因为监管者的报喜不报忧,只顾媚上,挤的严重“脱水”了。但是楼市调控的真实情况呢?

我们何时能够等到炒楼的泡沫资金退场来股市驰援实体经济转型?何时才能看到价值投资、股市真正的健康发展?

歌舞升平,掩耳盗铃!自欺欺人!望梅止渴,画饼充饥?

但是,股民是会拿脚投票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